现在年轻人不想谈恋爱(越谈恋爱越想结婚)
知乎有一个热榜话题:为什么现在大学的男生宁愿在宿舍里面打游戏也不愿意找对象?
给你30秒,想一想,你觉得为什么?
本来对于这个问题,我是避而不答的,对于现在大学生的心理我已经把握不住了 。
我的年轻时代是这样的:
喜欢上人家 就死缠着不放
那是十七、八岁才做的事
衬衫的钮扣 要故意开几个
露一点胸膛 才叫男子汉
总以为自己已经长大
抽烟的样子要故作潇洒
总以为地球就踩在脚下
年纪轻轻要浪迹天涯
哦 年轻时代 年轻时代
会唱这首歌的请到评论区报个道!
文章插图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晃我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已经潜伏二十年了,从一个小青年变成中年大叔 。以前公司都是香港人台湾人之中才有单身主义者,现在十几岁的小屁孩就嫌结婚太麻烦,年轻人宁愿打游戏也不愿意找对象;有了对象也不认真地谈情说爱;结婚也不愿意传宗接代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我觉得最深层的原因是“年轻一代对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成年人的抗拒 。”
由于社会结构、个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等这些方面的剧变,导致仅仅在这几十年间,越来越多的人在不知不觉间选择了一种消极的生存策略 。
孩童时期就被要求表现的像个大人一样,不允许玩耍,总是被迫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他们被过早地开发了,又被过早地封闭了,因此这样的一代人容易变得脆弱 。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拒绝长大”也许就是他们最后的抗议 。
日本曾做过一项针对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有约四成的人属于“回避型的依恋人格 。
这个群体的增长,既受生理遗传改变了脑结构的影响,也受个人价值观的改变 。
孩童时期的生活环境将会决定后叶催产素受体的数量及其分布 。
从特定的养育者那里收到很好的照顾的人,其脑海中的后叶催产素受体将会很丰富,结果就是,后叶催产素也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这类人更能从与人交往和养育子女方面获得快乐的感受 。
相反,如果孩童时期是在缺乏爱与照顾的环境下成长的话,后叶催产素受体的发育水平就会变得很低 。这类人将无法从与人交往和养育子女等方面感知到快感,而是更倾向于接受那些能直接刺激大脑伏隔核区域的物质或行为 。例如游戏、赌博、药物、饮食、购物等,只有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才能让自己体会到活着的快感 。
社会的现代化,不仅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而导致社会结构所发生的变化,同时,生活在其中的人,其内心的价值观和心理状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个人主义”的渗透 。
在以个人的自由与自我实现为最大价值的个人主义社会里,一般认为个人不应该被集体所束缚,过去那种为父母、配偶甚至子女不惜自我牺牲的意识也不再被提倡 。
当一个社会中所有人都以自我为有限考虑时,这种环境就会对那些“首先想着他人”的人非常不利,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也开始考虑自己的事情,即使是家人也不再看的那么重要 。这种不看重家人的生活方式下,生育的子孙后代可能也成为一种“不利”因素,因为对个人主义者来说,个人就是一切 。子孙过得好不好、家人过得开心与否,这些都不重要,自己是否幸福才是一切 。
谈恋爱、结婚、生孩子,这些事情都是很麻烦的事情,为了避免陷入这些麻烦当中,于是避免了一切开始 。
【现在年轻人不想谈恋爱(越谈恋爱越想结婚)】离婚率不断上升也是“社会现代化”的结果 。夫妻之间的爱往往都始于甜蜜的美梦,而终于残酷的现实,而孩子又让这个破碎的梦雪上加霜 。
村上春树说,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 。
如果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对他人的亲切和关爱不报期待的“回避型”的生活方式,就不会做那些无用的美梦,当然也就不用承担”梦碎“的悲伤了 。
冰冷的个人主义社会,就像寒冷的山丘地带一样充满了杀机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环境以让自己生存下去,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在对他人报以善意或温情 。
环视我们的四周,人类正仿佛朝着这个方向进化 。
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我们每个人都在轮上,但是我们总还是可以有选择,为孩子营造大环境之下的小环境 。为孩子提供一个尽可能安稳可靠的心理“安全基地” 。安全基地能否发挥作用,将决定一个人是变得坚强,还是变得懦弱 。
有人可能会说,个人价值的彰显是时代进步的标志 。但是,家的意义本来是个人价值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很少有人不渴望拥有,个人价值如果是迫于“压力”而放弃,其中又有多少心甘情愿的成分?
当然,就如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当家庭的价值从个人价值中越来越被刨除,基因被改写,或许某一天我们真的无感了 。但,我们为它找到了代替品了吗?
同样在知乎上,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问,我们为什么活着?人活着是为了读书,上班,缴纳房贷,结婚生娃的吗?
我们都是追求意义的生物,必须面对被抛入无意义宇宙的困境 。为了避免虚无主义,我们必须有两个使命:第一个使命是发明或发现生命意义的计划,让我们足以为它奉献一生;第二个是努力忘却前方才发明的行为,说服自己并不是发明而是发现了生命意义的计划,它原先就独立发生在“存在”之外 。
虽然我佯装接受每一个人对生命的意义的解答,不做判断,但其实却偷偷地把它们分为铜、银和金三层 。
有些人一生都执着于报复式的胜利;有些人则在绝望的束缚下,只能梦想和平、超越和免于苦痛的自由;有些人为了成功、富足、力量和真理而奉献生命;也有些人追求自我超越,为某种信念或其他生命,比如所爱或神祇倾其所有;另外也有人在奉献、自我实践或创意表达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
尼采说,我们需要艺术,以免因真相而死亡 。因此我认为创造力是黄金之道,转变了我全部的生命、所有的经验、整个的思想,化为心灵的沃士,让我不时能由其中塑造美丽新事物 。
然而我的梦却透露了另一层看法,它指出我的一生都在追求另一个目标——争取已逝母亲的认同赞许 。
心理治疗大师欧文-亚隆寻找属于他的生命的意义:创造力是他的黄金之道,追求母亲的认可是潜意识里的人生目标 。
另一位心理学和哲学大师阿德勒也有相同的一段话:人生最后的考验就是害怕年岁增长与死亡 。如果通过养育小孩,或是意识到自己对文化作出贡献,就能确信自己不会消失,就不会害怕年岁增长或死亡 。
工作和爱使生命值得过 。——据说这句话是猫王和弗洛伊德共同说过的话 。
前段时间,天天妈问天天:你觉得你读书是为了谁?
天天说:为我自己 。稍顿,他又补充一句:还为了给你们养老啊 。
小小的年纪就知道心疼人!
孩子不仅需要爱,还需要学会施爱与人 。很多家庭教育问题的根源是缺乏真正的爱,因而也就缺乏因爱而生的内驱力 。教育的智慧在时间长河里总会显出其狭隘,唯有爱才是星辰大海 。
圣经中应许之地被描述成“流奶与蜜之地”,“乳汁”是爱的第一方面的象征,即关系和肯定的象征 。“蜜”象征着生活的甜美、爱和生存的幸福 。大多数母亲有能力贡献“乳汁”,只有少数母亲能同时贡献“蜜” 。为能提供“蜜”,一个母亲不仅必须是个好母亲,还必须是个愉快的人——许多人达不到这一目标 。人们是能够在孩子和大人中分辨出谁仅仅是得到了“乳汁”,谁得到了“乳汁和蜜”的 。——《爱的艺术》
喜欢读书的朋友,我整理了愈300本私家阅读书单(文学、心理、育儿),按内容、阅读难度、推荐指数作了评分,以后会不定期分享书单,分享亲子阅读、育儿经验,欢迎关注“古读”,和我一起读书、育儿 。
- 周润发电影(保密局的枪声)
- 老年人|不想老了拖累子女,父母在六十岁前要做好这几点,晚年会更幸福
- 相亲女不想交往的举止(相亲女冷淡要不要摊牌)
- 只想恋爱不想结婚怎么办(只想和他在一起不想结婚)
- 不想谈恋爱了怎么办(程潇是谁)
- 叶酸|为什么现在“胎停”的人越来越多?多数和这4点有关,早知早好
- 为什么有些男生不想谈恋爱(男生不谈恋爱正常吗)
- 文艺复兴定义(江苏球迷)
- 在不该的年纪承受句子(不想分手)
- 人家不想理你就别去打扰她了(远离不搭理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