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怪相:
男女对立 , 成了流量密码 。
无论明星八卦 , 还是普普通通的社会新闻 , 只要沾上性别 , 就能被骂成爆款 。
这些天 , 华东理工大学发生了一件小事:
女孩食堂占座 , 打饭回来发现旁边的空座被一个男孩占了 。
女孩气不过 , “拿走”旁边座位上的耳机充电器 , 却在学校论坛发文内涵男性恶心 。
受害者成了罪人 , 施暴者反倒站上道德高地 。
偏激?扭曲?荒唐?
这早已不是个例 。
其实不知何时起 , 利用性别引导舆论 , 成了一种风气 。
厌男、厌女情绪空前高涨 , 正殃及普通人 。
文章插图
如今互联网上的敏感点全部围绕男女问题 , 性别焦虑、亲密关系焦虑蔓延 。
面对这股舆论洪流 , 时常会想:
为何性别对立那么容易被挑起?
我们要如何保持清醒的思考和判断 , 才能不被裹挟?
终于 , 通过她 , 我找到了答案 。
文章插图
01▼
她叫沈奕斐 , 被当代年轻人称为:
人间清醒、亲密关系导师、反毒鸡汤达人 。
沈奕斐老师是复旦大学社会学副教授 , 从事性别研究20年 。
她还是一位B站up主 , 拥有百万粉丝 。
打开沈老师的主页 , 话题一个比一个尖锐 。
聊彩礼 , 她说:
“只谈彩礼 , 不谈嫁妆 , 那是耍流氓 。”
文章插图
聊小三儿 , 她指出:
“在亲密关系里劈腿的那个 , 才最有问题 。"
文章插图
聊性教育 , 她讲出弊端:
“性教育常常是让我们了解自己 , 却不是了解对方” 。
文章插图
聊全职太太 , 她又提醒道:
“基层女性想做全职太太 , 一定谨慎再谨慎 。”
文章插图
越是涉及性别对立的话题 , 她越敢讲 , 观点更是一个比一个大胆 。
可奇怪的是 , 不仅没有人骂她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成为她的支持者 。
文章插图
因为她的发声不为博眼球、骗流量 , 而是摆事实、讲道理 。
讲理性思考 , 讲女性独立 , 讲男女平等 。
她从社会学的角度剖析两性关系 , 让大家看本质 , 看清现实 。
文章插图
听她的“课” , 大概就是两个字:
解毒 。
用知识为焦虑解毒 。
02▼
关于两性关系 , 沈老师有个结论:
我们正越来越不相信亲密关系 。
文章插图
或者说 , 我们本就不够懂亲密关系 。
一语中的 。
其实何止男女容易对立 , 当代人还苦恼:总之 , 很多问题一旦涉及到性别 , 处理起来总是那么困难 。
为何恋爱那么难?
为何婚姻经营那么难?
为何亲密关系那么难得到?
……
首先是性 。
沈老师有一期关于成年人性教育的视频叫做:小黄文有多离谱?
文章插图
为什么要讲小黄文?
因为即便在2021年 , 多数成年人对性的认知仍来自情色电影、小说 。
一个女孩 , 从小被父母教导洁身自好 , 却从未接受真正的性教育 。
她对性的了解全部来自“小黄文” , 深受其害 。
这个女孩因性知识缺乏而产生心理障碍 , 一直认为“人的第一次是极其痛苦的” , 甚至因此厌恶异性 。
试想 ,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都不了解 , 怎么要求她理解异性 , 正常地谈情说爱?
文章插图
而我们大多数人 , 也不懂得描述性 , 羞于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和感受 。
这又怎么能让另一半真正了解自己?
其实在我们的两性文化中 , 直白的表达一直欠缺 。
有多少亲密关系 , 因为不会表达自己而毁掉?
文章插图
然后是性别 。
去年 , “男人普通却自信”大火 。
因为这句话 , 性别对立彻底达到高潮 , 大家用“普信男、普信女”互相攻击 。
直到今天 , “自信”竟成了一个贬义词 。
但如果我们能懂一些社会学常识 , 多一些对异性的了解 , 这句话根本掀不起什么波澜 , 反而可能成为一种良性的反思 。
沈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
“普信男” , 本就是一种过时的性格刻板印象 。
况且 , 普通人为什么不可以自信?
文章插图
我们要做的不是用“普信”攻击异性 , 而是要破除偏见 。
不仅男人要自信 , 女性“更应当向前迈一步” , 勇敢地表达自我 。
说到底 , 当舆论被一种性别偏见轻易操控 , 更能说明一个社会对性别认知的不足 。
文章插图
再就是两性 。
沈老师最初靠一堂大学恋爱课走红网络 , 主题就是脱单很难 。
为什么亲密关系可望不可即?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无论男女 , 容易把自己困在一些固定的恋爱模式、爱情框架中 。
只想索取 , 不想付出 。
文章插图
所有的网络信息都在告诉我们:
你的另一半要做到哪些事才是爱你的 。
而不是:
我们要付出什么 , 才会收获爱情 。
比如现在常说的仪式感 , 情人节他一定要送红包、送花、送礼物……
可这些模式都是外界帮我们设定好的 , 未必是我们内心深处渴望的真爱 。
长久以来 , 也就导致:
男人只想结婚 , 不想恋爱;
而女性只想恋爱 , 不想结婚 。
文章插图
为此 , 沈老师专门罗列出一些经典毒鸡汤语录 , 比如:
爱你 , 就一定有时间回消息如果每个人的对亲密关系的看法都如此统一、如此标准 , 也就不难理解:
我负责赚钱养家 , 你负责貌美如花
爱情是奢侈品 , 普通人消费不起
……
为何现在两性矛盾如此突出?
为何我们总是容易对异性不满?
我们又为何难以收获真正的亲密关系?
文章插图
03▼
看完沈奕斐老师的一些观点 , 你可能想说:
她怎么好像都在为男性讲话呢?
细看之后 , 你会发现 , 沈老师是一位坚定的女性主义者 。
她一直都在鼓励女性独立和成长 。
只是忠言从来都是逆耳 。
有句话我特别赞同:
“把所有人的口封起来的时候 , 反倒是剥夺了女性成长的空间 。”
文章插图
许知远讲:
“若批评不自由 , 则赞美无意义 。”
如果所有人只能讲女性的好 , 那女权只会变成换汤不换药的男权 。
文章插图
例如在谈到“彩礼和嫁妆要平衡”时 , 本质是在告诉女性要如何在亲密关系中谈钱 。
文章插图
提及“女性要不要当全职妈妈”时 , 其实是在呼吁社会要为女性提供更多接受教育、平等就业的机会 , 鼓励基层女性勇敢走出舒适圈 。
文章插图
还有男女对立 。
比如更早之前发生的霍尊&陈露事件 。
沈老师既指出了男方的错 , 也申明:
如果一个人为了一己私欲 , 利用性别红利 , 肆意动用水军 , 占用公共资源 , 这一定是有问题的 。
事实上 , 在这样的事件中 , 最无辜的 , 往往不是当事人 , 而是被煽动起情绪的大众 。
这也是在提醒大家 , 不要被错误示范误导 。
更不要因为网络上的极端事件 , 轻易相信两性关系的崩坏 。
文章插图
作为成年人 , 要正确看待两性关系 。
这是一门贯穿人生的课程 , 是我们独立价值观的体现 , 更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基础 。
就像沈奕斐老师所讲的:
“我们希望把男人、女人 ,
首先还原成一个人 ,
把人还原成一个独立的个体 。”
文章插图
如果人人都不能独立思考 , 被负面情绪所裹挟 , 那幸福可能真的会越来越奢侈 。
【复旦大学的陈平教授(如何评价复旦大学的陈平教授)】而亲密关系 , 也真的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