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都亚男 王鑫
提到血液透析,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很多人听说过,但对做血液透析的这个群体却是陌生的。其实,在我们身边患者的数量并不低,截至目前,需要做肾脏替代治疗的慢性肾病患者有150多万,并以每年新增12万~15万的趋势持续上升。
雷打不动的一周三次透析疗程、对水和食物要按重量限制摄入、不再拥有的远途旅行,这些听起来很难做到的事情,却是血液透析患者的日常生活。除了这些生活习惯要克服之外,悲观的心态也是这个群体厄待解决的“通病“。
其实,在这种非常的日行安排中,济南中心医院2楼血液透析室里,也能产生出不一样的情谊,甚至有病人称呼之为“超乎友情的情谊”……
余生的“二分之一”
这是翟英英(化名)日常的一天。
周一8点钟,72岁的父亲带上自己的水杯、英英的脸盆和凉拖,和英英乘坐1个半小时的公交车赶到济南中心医院,在2楼血液透析室外的长椅上开启这一天的等待。12点20分,英英随着下午第一批患者进入血液透析室,刷一下写着自己名字的白卡,先量血压再测体重,在床上躺下,英英全身的血液由此开始了4小时的旅程。
从27岁被医生通知必须进行血液透析的那天起,英英进行血液透析已经有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英英的工作也因生病被“主动”辞职,家庭全部收入只有父亲每月3800元的退休金和自己的低保金。而英英一月两千元左右的透析费用,结合来回医院的交通费与饭费算下来,占据了全家收入的超七成。
在交谈中,英英没有吐露过任何情绪,对于患病、失去工作、经济压力,一直是很平淡地讲述,用她的话来讲,“已经是这样的,何必发愁呢?”
文章插图
蒋茗(化名)比翟英英来得更早,是周一清晨7点20分准时踏入2楼血液透析室的第一批患者之一。在4个小时的治疗过程里,蒋茗没有像其他患者一样耍手机、看电视剧、睡觉,而是在发呆。蒋茗在床上常常盯着像手指一样粗的仪器“血管”发呆,她从没想过余生的二分之一生活要这样度过。
蒋茗今年60岁,丈夫和自己都已退休,在2年的血液透析生活里,4小时治疗之外的时间几乎全在家中度过,蒋茗说自己害怕邻里的询问和丈夫的回答。
因为毒素无法及时排解而越发黑黄的皮肤、出门目的、在医院遇见的熟人招呼,面对着种种提问,蒋茗惧怕说出原因,每每丈夫回答时,对于蒋茗来说都是一种折磨。丈夫的时时劝导,也没能让蒋茗在闲余时间里自愿走出家门。血液透析对于蒋茗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思想负担。
据统计,中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达10.8%,患者人数超过1亿,相当于在我们身边差不多每14个人就有一位是这个群体的一员。这其中,需要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有150多万,并以每年新增12万~15万的趋势持续上升,然而末终期肾病患者治疗率仅50%。
“50%”这一数字的背后,多是来自于患者的心理恐惧、经济因素。
四小时之外的生活
除了时间问题,一周三次的规律带给终末期肾病患者生活的变化还有很多。
和英英血液每隔一天就要经历一次“体外旅程”相比,一周三次的小周期让英英不能随便远行,长达3天以上的探亲、旅游,都已从英英的行程表中永远地除去,一日周边游是英英的最优选。
“多喝水“也成了他们的奢望。
患者在透析时易出现并发症,需要严格控制机体的水量,保证血液透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血容量稳定,达到保护心功能的目的,否则会对患者身体造成很大影响。
每一个终末期肾病患者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干体重“,在两次透析之间的时间里干体重增长不应超过3%~5%。例如,一位体重60kg的患者,在这个周期里饮用的水和食物只能在1.8kg~3kg范围之间。
文章插图
一个普通人一天饮水量在2L左右,相当于2Kg的重量,这意味着每一位做血液透析的患者常常”口渴“而不能大口畅饮。除了喝水受限、食物称重,患者能吃的食物种类也有限制,对高钾、高钠、高磷食物的摄入要严格的要求。
在治疗4小时之外的生活,病人相处时间的就是家属。做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属,除了日常的陪护接送,心灵上的陪护是他们面临的终极难题。每一位坐在血液透析室外的家属,都会观察病人走出透析室时的表情。如果病人表情不开心,那么直到下次透析前,整个家庭的气氛都会是不开心的。
李瑞(化名)讲述自己丈夫在家的状态时愁容满面,丈夫在化疗的1年多时间里因为心里不能接受这种落差而患上了焦虑症,一年住了5次院。儿子每来到家中看望父亲,丈夫总是不爱搭理,渐渐地,儿子来的次数也减少了,“没人想触他的霉头“。李瑞说,透析病人的情绪所最难关照的,安抚很难起到效果,自己的丈夫是总闷着不爱说话,还有的病人是爱发牢骚、打骂自己,甚至生起自杀的念头。如何让病人打开心结、走向室外、理解家人,这是李瑞和血液透析室外多位家属所共同想化解的难题。
“不做废物”
和同病室拥有15年透析史的洪杨(化名)相比,英英是这间病室的“小学生”。洪杨在31岁的时候开始做血液透析,从未有家人陪护,一周三次雷打不动地来医院,洪杨把这种自律称之为“自救”。
这场规律的“自救”活动是所有肾衰竭患者不得不面对的选择,而血液透析是最常用、有效的治疗方法。
肾衰竭,在国际上统一使用慢性肾脏病(CKD)的名字,并以肾小球滤过率(GFR)为标准对其分为CKD1期、CKD2期、CKD3期、CKD4期、CKD5期共5期。通俗的说,CKD5期就是尿毒症期,到了这一期,肾衰竭患者面临着肾脏移植、腹膜透析、血液三种肾脏替代治疗方法。有限的肾源和可操作性,使得血液透析成为更多患者的不二选择。
文章插图
洪杨是血液透析患者群体中少有的乐观主义者。洪杨曾经是一名大学教师,后来选择自主创业做教育。2007年做建瘘手术的当天,洪杨就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自从继续教书15年。洪杨说自己喜欢这种“被需要着“的感觉,走到现在,即便体力不支仍选择继续做教育,不全是为了赚钱,能过好生存着发散余热的每一天,也是他坚持做血液透析的动力。
”我生了病,也能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社会价值,不要做废物,这样感觉没有白活。“洪杨觉得打败血液透析患者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患者的心态,”有很多人得了这个病后缺乏勇于直面的精神,要自己看得起自己,不要自卑。“
超乎友情的情谊
病人一呆就是数年,血液透析室里存在着患者与护士之间别样的友情。
有4年血液透析史的江婉(化名)早就和这里的护士打成了一片。在江婉感到不太舒服的时候,护士常会送给她一份“小礼物”——一颗大白兔奶糖,用缓解她低血糖时的痛楚。在江婉的病床旁边,经常会有护士和她聊天,分享近期的所见所闻。离开时,江婉也要和护士们笑闹几句再去测体重、量血压。在江婉眼里,这是超乎友情的情谊,“好朋友也做不到每周见三次面吧“。
文章插图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病人一来就对护士敞开了心扉。令济南中心医院2楼血液透析室副护士长余惠丽印象最深的是,之前有一位病人从第一次来做血液透析开始就没吭过声,对于护士的询问也不理睬。知道有一次,这位病人在开车时突发心力衰竭,心率降至每分钟20次,在千钧一发之际,120及时赶到,经过医生和护士的抢救,脱离了危险。或许是这份尽心尽力打动了这位病人,自此后,这位病人常与护士主动聊天,有时还会开玩笑。
【 洪杨|春节前,血液透析患者的4小时内外:多喝水成奢望,告别远途旅行】这种“过命”的交情,也是这间病房里独有的情谊。下午5点钟,白天最后一批患者陆续离开济南中心医院2楼的血液透析室,护士开始清理床铺,收拾仪器,做好血液透析室一天中最后的清理工作,而整理好的床铺和仪器在静待明早的另一批患者。
- 交响音乐会|《原神》将推出交响音乐会特别篇「映春华章」:含 7 首精选曲目
- 玩家|好评率92%的独游《纷乱深渊》新春史低、免费更新
- 低血糖|醉酒呼救同比增近4成 市急救中心提醒市民春节饮酒须适度
- 贵州省|贵州省疾控中心:春节长假及周末持续开展核酸检测及疫苗接种服务
- 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欢度春节 专家最想提醒您这些“健康事”
- 新春走基层 | 我有话对您说
- 慈溪市人民医院|春节打好“保胃战” 消化内科医生教你在家健康吃喝
- 生长发育|迎春节、送健康——哈医大一院口腔专家提示:儿童牙齿不齐,需要及时矫治!
- 玩家|一周神评论:原神节前搞事?甘雨返场火上热搜,还上架吴京运动服
- 春节|春节期间,医院这些科室最忙!医生提醒:过年少做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