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咨询(个人公益心理咨询热线)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首席采访人员 赵丹/文图
一位年轻女孩坐在高层顶楼打来电话 , 讲述自己应聘未果 , 临时起意“顺走”一部手机被“请进”派出所的遭遇;
一位爸爸不满儿子的表现采取殴打的方式 , 他不解 , “我经常用尽全身力气打他 , 打到自己都吓到了 , 为何他还是不改?”
一位在车站执勤的小伙子看到来来往往的同龄人产生落差 , 为什么他们可以用苹果手机 , 有好工作好生活……
这仅仅是郑州市心理援助热线收录的部分咨询 。
【心理健康咨询(个人公益心理咨询热线)】近十年来 , 有人一言不发上来就哭哭了就挂 , 也有人倾吐涉及性问题的难以启齿的过往 , 还有惊恐症、抑郁症患者试图找寻救命稻草 。
电话这端 , 多位女心理治疗师如同“心灵捕手” , 聆听人们在亲子、婚恋、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烦恼 , 并给出专业建议——上述年轻女孩倾诉后从顶楼下来决心开始新生活、打孩子的爸爸决定反思自己失控的行为、年轻小伙开始正视自己失衡的心态 。
在焦虑放大的当下 , 一条条热线呈现的是都市人内心隐秘的角落 , 而心理治疗师在见证悲欢离合的同时 , 也从疏解别人的困惑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
文章插图
挽回崩溃边缘的人
电话在六月一个很热的下午响起 , 当天值班的心理治疗师朱润瑞迅速拿起话筒 , 先听到一阵年轻女孩的哭声 。
文章插图
接过很多类似电话 , 朱润瑞没有慌乱 , 她的柔声细语 , 让对方止住了抽泣 。
女孩告诉朱润瑞 , 她现在一处高层顶楼坐着 , 烦恼在于找工作 。第一份工作是餐厅服务员 , 没干好;第二份工作应聘某单位 , 去了一上午 , 人家明确说不合适 。走的时候 , 她“一时糊涂” , 临时起意“顺走”一部手机 。之后 , 对方报警 , 追回手机但没有追究她的其他责任 。
她打来电话就是觉得找工作有挫败感 , 其次是明白自己犯了错 , 愧疚让自己父亲、哥哥失望 , 也不敢告诉家人 , 不停陷入自我攻击 。她还查出患有甲状腺疾病 。
工作、疾病、生活 , 多重问题在一瞬间击垮了女孩的心理防线 。
朱润瑞从女孩的倾诉中敏感地抓住了一点 , 女孩平时觉得嫂子比较懂自己 。于是 , 她鼓励女孩 , 可以多跟自己的嫂子沟通 , 任何时候家人的关爱一直都在;找两份工作失败不代表就没有工作机会 , 完全可以再来 。时隔多日回忆这通来电 , 朱润瑞称 , 当女孩告诉她身处高层顶楼这种危险的处境下 , 需要的不是说教 , 而是让她明白家庭支撑体系还在 , 同时认识到错误 , 一切就有重头再来的机会 。“挂电话时她恢复了平静 , 跟我说感谢 。”朱润瑞才松了口气 。
心理治疗师张凤林也记得一个紧急电话 。
大概是在去年11月份某天夜里10点多 , 一个年轻男孩打来电话 , 开头大意是 , “我想告诉你一些事情 , 我不想活了 。”停顿一下又称 , “我已经准备好东西了 。”
张凤林反复问他所处位置 , 对方答 , 如果在半小时之内找到自己 , 就放弃 。然后挂了电话 。
张凤林赶紧向领导汇报紧急情况 , 接着拨打110求助 , 把对方的来电号码提供给警方 。她后来了解到 , 警方迅速找到了这个男孩并成功劝阻 , 疑因情感问题产生轻生念头 。
后来 , 这个男孩不止一次又打来电话 , 不同的是他打开了自己 , 细述感情困惑 , 心理治疗师们接纳了他的情绪 , 通过聆听、建议 , 帮他走出这段难熬的日子 。
无法安放的情绪
有些来电 , 映射的是都市人的焦虑 。
朱润瑞记得 , 有个20岁左右的男孩隔三差五就会打来电话 , 感慨自己的原生家庭条件不好 , 称自己的境遇不佳 。几乎每位心理治疗师都接过他的电话 。
男孩在车站做执勤 , 每天见识来来往往的人 。“他总觉得有心理落差 , 比如为什么同龄人能拿苹果手机 , 别人看上去都风风光光 , 自己却一无是处 。”朱润瑞回忆 。
文章插图
孕期5个月的心理治疗师朱润瑞一直坚持在接听心理援助热线
每次来电 , 朱润瑞都静静听着 , 可以感觉到男孩背后没有太多支持 , 无论是家庭的爱还是其他 , 他的眼界和见识困在一方小天地里 。治疗师们没有笑话他 , 而是专注听着 , 引导、鼓励他看到自己的优点 , 并告诉他在不为人知的角落 , 还有很多条件不如他的人充满信心的活着 , 起码他有健康的身体 , 也有养活自己的工作 。
朱润瑞还告诉他 , 随时可以来电 , 永远有个地方可以安放他的情绪 。
后来 , 男孩明显改变了很多 , 决心改善自己失衡的心态 。“他后来再打电话 , 第一句话往往会是‘我就是想汇报下自己的近况 , 不让你们太担心” 。”朱润瑞回忆 。
心理援助热线负责人李丽则记得 , 他们曾经接到120的一个电话 , 称接到一个病人 , 怀疑自己有心脏病 , 经常感到胸闷、呼吸困难等 , 但是做了各种检查也都正常 。
“我们听了转述 , 推测这是不是‘惊恐障碍和抑郁症‘患者 。”李丽介绍 , 这种症状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普遍 , 人们也越来越重视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在医学上 , 确实有这个病症 , 表现为突如其来的恐惧感 , 有濒死体验 , 会不断强化自己得病的意识 , 且此种恐惧感来势突然 。前不久 , 一位知名演员曾公开讲述自己患急性惊恐症 , 长期服药 , 近期乘飞机时又突然发作 。这种病症需要专业治疗 。
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就在一瞬间 , 他们来电的目的很多就是为了倾诉 。
心理治疗师赵泽透露 , 疫情期间 , 她们接到很多类似来电 , 讲述失业、工作不好做 , 面临房贷、养孩子等经济压力 。赵泽还发现这类人群还有个特点 , 对自己要求完美 , 有很强的责任感 , 总觉得没法背负 , 导致失眠、暴脾气 , 和孩子互动不耐烦 , 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 。
文章插图
心理治疗师赵泽
遇到这类电话 , 赵泽的做法通常会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明白他们就是想倾诉焦虑状态 , 而她能做的就是帮助来电者识别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 。“其实男性也会有倾诉的需求 , 他们不允许自己垮掉 , 又太想拔出来 。”赵泽也想给这类人群的亲属提个醒 , 可以多些宽慰 , 不苛责 , 主动带他们走出来 。
困在情感里的女性
河南南阳50岁写诗农妇韩仕梅用写诗对抗“包办婚姻”带来的焦虑、河南郑州50岁阿姨逃离家庭自驾游、在杭州工作的女孩小吴持续追责诬陷自己出轨的陌生男子 , 没有忍气吞声 , 直至案子受到最高检关注……
过去一段时间 , 类似新闻事件层出不穷 , 这也被解读为女性意识的觉醒 , 可以看到她们的感情观、人生观也发生很大改变 。
透过郑州市心理援助热线 , 也可以窥见一斑 。
文章插图
心理治疗师赵泽曾经接到一个20多岁女孩的来电 。女孩称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 自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 和亲人之间的感情淡漠 , 现在她毕业了 , 谈了个男朋友 , 一心想有个属于自己的小家庭 。
没想到 , 婚事遭到父母亲人的劝阻 , 通过要彩礼等方式逼迫她分手 。比如给男方要30万首付房款以及25万彩礼 , 比如说男方丑、穷 , 后来发展到限制她的人身自由 , 父亲有时会打棍子打她 。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 , 男孩在这种压力下开始退缩 , 动摇了继续和她在一起的念头 。
在女孩看来 , 自己孤立无援 , 家庭完全凌驾于自己的意志之上 。
抛开其他 , 为什么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支持她的选择?在安慰女孩的同时 , 赵泽也提出自己的疑问 。
“她更多的是倾诉 , 同时寻求帮助 。”赵泽回忆 , 她当时帮助女孩细致梳理家庭、感情方面的种种 , 后来得知女孩和男孩是网友奔现 , 年龄、文化程度等都有差异 , 能够满足物质 , 但是经常会打她到身上青一块紫一块 , 眼睛也是肿的 。不仅父母 , 闺蜜也反对他们结婚 。
讲着讲着 , 女孩突然说出内心的深层恐惧——她其实也担心和男孩走到一起后会不会被家暴 。
“挂电话时 , 女孩说好像确认了 , 自己不能嫁掉 。”赵泽称这也是令她牵挂的一位来电者 。
文章插图
赵泽在接听热线
心理治疗师朱润瑞曾接到一位50多岁女性来电 。她沉浸在母亲去世的悲痛中 , 无法接受的是 , 几个兄弟姐妹因为遗产生间隙 , 不知是否因这个心结 , 后来姐姐缺席了拜祭母亲的仪式 。
“她就觉得突然感觉亲情淡漠 。”朱润瑞介绍 , 这位来电者还谈到丈夫在国外 , 女儿从家里搬离 , 留她一个人独居 , 就觉得好像在一瞬间 , 所有的爱都远离了自己 , 说着说着崩溃大哭 。
来电者现在打热线 , 但是背后的问题一定不是现在才发生 , 一个小小的导火索 , 足以引燃隐藏已久的问题 。朱润瑞深知这一点 , 这位女性就是在一个时间段看到亲子、夫妻等亲密关系爆发的问题 , 一下子接受不了 。
朱润瑞还发现 , 女性咨询者问题多集中在婚恋和感情 , 有的甚至直接问“我是不是该离婚?”而身为女性 , 又是专心心理治疗师的她们 , 更易于共情 , 给出建议 。
文章插图
家长烦恼的 , 同时也是孩子的
33岁的朱润瑞同时是一位5岁孩子的妈妈 。出于一个年轻妈妈的本能 , 她对于反映亲子关系的来电比较敏感 。
她记得一位爸爸的来电 。对方烦恼孩子教育问题 , 经常对孩子采取殴打的方式 。他告诉朱润瑞 , “我经常用尽全身力气打他 , 有时还用皮带抽 , 打到自己都吓到了 , 为何他还是不改?怎么很快还嬉皮笑脸?”
这位爸爸一连串的疑问 , 让朱润瑞印象深刻 , 他觉得再这么下去有可能出现很可怕的后果 。朱润瑞从他的讲述里看到一位意识到自己行为失控的爸爸 , 有些想摆脱 , 同时困惑的点还是在于孩子不改 。所以 , 她通过引导 , 让这位爸爸意识到问题的根源 , 从而寻求更好的亲子沟通方式 。
文章插图
心理治疗师赵泽也接到一位妈妈的电话 。
这位妈妈历数关于孩子的烦恼:不听话 , 顶撞自己 , 不好好学习 , 比如爱玩手机这个毛病 , 说多少遍也不改 。急切想改变孩子 , 又无从下手 。
隔着电话 , 赵泽也能感受到这位妈妈的焦虑情绪 。“她想改变孩子 , 其实也体现了她的焦虑 。”赵泽回忆她的处理方式是 , 先去共情这个妈妈 , 理解她爱孩子 , 希望孩子理解自己好意的初衷 。“在共情时 , 这位妈妈觉得被理解了 。之后分析她的行为 , 她慢慢讲出小时候 , 自己的父母也是经常这样说教、挑剔 , 当自己做了母亲 , 无形当中沿用了这种方式 , 把这种情绪转嫁到自己孩子身上 。
通过聊天 , 赵泽让这位妈妈梳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 看到内心深处那个苦恼不被父母信任的小小的自己 , 也看到自己对待孩子不恰当的方式 。
家长烦恼孩子的问题 , 而孩子其实也有来自于家庭和周边环境的烦恼 。心理援助热线也接到很多青少年本人打来的电话 。猛犸新闻采访人员采访时 , 就遇到一位青少年倾诉被同学排斥的心声 。
热线负责人李丽记得 , 曾经有个家长带着孩子过来寻求帮助 , 说孩子懒散 , 有拿刀划自己的行为 , 当通过问诊 , 心理治疗师称孩子有抑郁倾向时 , “那个孩子当时‘哇’的一声就哭了 , 说终于有人看到了 。”后来这个孩子及时住院治疗 。
李丽称 , 现在青少年心理问题比较突出 , 好现象是 , 跟父辈们比起来 , 孩子们愿意表达 , 这更需要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共同面对 。
“心灵捕手”们的价值感
鲜有人知道 , 官方支持的郑州市心理援助热线(现升级为967886)已开通近十年 。多位心理治疗师像“心灵捕手”一般 , 努力对每通来电做到倾听、理解、关注、支持、陪伴 。
文章插图
7月6日 , 猛犸新闻采访人员实地探访设立在河南省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的援助热线办公地点 , 不大且安静的房间 , 唯有办公桌上多部电话彰显着与别处的不同 , “叮铃铃”来电声此起彼伏 。这部24小时开通的热线 , 夜晚也有人在办公室值守 。她们说话轻声细语 , 温文尔雅 , 让人如沐春风 , 又能精准捕捉来电者的困惑 , 聆听人们关于人际关系、感情、亲子等方面的烦恼 。
这支队伍的带领者李丽 , 同时也是郑州市九院心理医院副院长 。
“心理问题已经成为‘时代病’了 。”李丽称 , 事实上 , 如果不是生物性的疾病 , 一般心理问题也需要早发现 , 早干预 , 早治疗 。
李丽称 , 这里的心理工作者基本都是是应用心理学硕士毕业 , 均通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 , 也是专业的心理治疗师 。目的就是用专业去帮大家答疑解惑 。多年来 , 她们在一方小小的天地 , 见识的是大大的世界 , 倾听各种各样的人生 。
当然 , 也有时不时地骚扰电话 。往往发生在深夜 , 要么反复拨打不发一言 , 要么谈论性话题——非求助、非倾诉的目的 。心理治疗师一般以“换个男治疗师接听”或“有录音”来提醒对方自重 。
文章插图
聆听这么多负能量 , 或见识各种悲欢 , 心理治疗师会不会产生心理问题?
李丽称 , 这个问题不会存在 , 大家是专业的心理治疗师 , 她们会对咨询者共情 , 但也会树立边界感 , 同时她们也有良好的辅导机制 。平常姑娘们最多也就是会跟她反馈接了某个电话不舒服 , 仅此而已 。
“有的来电者把我们当做妈妈、爸爸、姐姐的角色;有的会直接问自己要不要选择上学、离婚 , 该怎么办 。”李丽称她们只能说给大家多个建议 , 最终是要来电者自己去选择 。
“心理治疗师相当于来电者暂时的拐杖 , 也像一面镜子 , 把来电者自己的内心问题投射出来 。”李丽说 , 治疗师只起分析、引导、启发、支持、促进来访者人格成长的作用 , 无权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愿望强加给电话那头的人 , 更不能代替对方去思考、去改变、去作决定 。
聆听多年 , 这群女“心灵捕手”们五味杂陈 , 在陪伴中也找到自己的价值 。
“感觉自己其实还是能帮助一些人的 。”心理治疗师朱润瑞在回忆自己接触的案例时由衷感慨 。比如 , 那位顶楼哭泣的年轻女孩跟自己道谢 , 平静下楼 。
她 , 还有她们 , 将继续这份隐秘而伟大的工作 。
新闻/民生/维权热线:0371-65830000 / 16603712315 。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今报传媒】所有 , 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 , 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 , 不得转载 。
- 恐婚的人是什么心理(不想结婚是什么心理)
- 喜欢你的人一定会主动吗(一个人喜欢你却不联系你)
- 女心理师小说(女心理师书评)
- 我忘不了他(她)(我忘不了一个人)
- 如何看懂博弈树(恋爱心理博弈)
- 感受爱的方式(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
- 爱情心理学百科(爱情心理学之不联系)
- 一个男人爱你的8种表现(爱上一个人是什么感觉)
- 一个人打拼(打拼7)
- 一个人不爱你的说说(他根本不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