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表达诗人远大抱负(杜甫望岳这首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望岳表达诗人远大抱负(杜甫望岳这首诗)】荡胸生曾云,决雌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赏析:
像盛唐时期的其他诗人们一样,从少小时起,杜甫的立志就是很高的 。他后来曾经说到自己“七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可谓立意不凡,出口不凡,属于从小就抱有远大志向的人 。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当然我们也不能仅仅视作诗人写写诗弄弄辞藻而已,应当视作是他内心世界之表露 。
青年时的杜甫,也真有一股子冲劲与热情,是直上云霄,不屑庸俗的 。他有《画鹰》诗云:“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旋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与其说是在咏画中之鹰,不如说是借此以抒发胸中不平之气 。这与我们今天不少人心目中的杜甫形象,有很大距离 。一般以为杜甫无非是差不多整天在那里忧国忧民,一副悲天悯人心肠 。其实杜甫也曾豪迈过,也有他洒脱放达的时候,他并非是生来就立意使自己走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一路中去的 。应该说是时势造就了后来的杜甫 。
如果看杜甫早年的诗,“却倚天涯钓,犹能掣巨鳌”(《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滥,堤防之患,簿书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这样的句子,也真要令我们疑心是出自浪漫主义诗人之手 。然而他晚年《短歌行赠王郎司直》那首诗的开头:“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也还是一副非常的豪放不羁相,说是至老不变,至死不变,也未尝不可 。他四十七岁那年写的《洗兵马》,以“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长不用!”来作结,读之也是令人神往的 。老实说如果杜甫不是内心有这么丰富的感情及其想象力,要想写出被后世奉为“诗史”那样的作品来,实在是不可能 。而有此等感情和想象力,其人立意决不至于庸下,其人志向一定是在高超之境 。
杜甫《望岳》诗,某种程度上就是他言志抒怀之作,也是历来无数读者得窥诗人胸中半径的一面镜子 。说到杜甫志向的定位,一般都以为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仅仅指的在文辞方面而已,是他“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同上)的基础,其实他也有政治抱负 。除上面所引“致君尧舜上”外,他还在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中写到“窃比稷与契” 。稷乃周代祖先,曾被认为是教民学会耕种的,而契乃是殷代祖先,曾被认为是推行伦理道德教育的先行者 。由此,我们可以较全面地理解杜甫内心所向往的目标,他的理想以及他对自己所定的标准是什么了 。
杜甫二十五岁时所写的《望岳》诗是脍炙人口的 。当时,他究竟有没有登上过泰山顶?这个历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可以暂时不提 。问题在于他这一“望”,已经定下了他今后人生的大调子,这就是积极向上,奋发有为,乐观豪迈,充满自信而又善于自为,有一股等闲之辈不可比拟也无从捉摸的凌云之志 。历来都把这首诗置于杜甫诗集之首,应该说是极其惬当的 。
- 感受爱的方式(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
- 委婉表示爱的句子(拒绝别人的委婉句子)
- 亲子关系|希望孩子爱思考、会表达、情商高?家长要学会和孩子多聊“废话”
- 妈妈|三个月大的宝宝边喝母乳,边用手推妈妈,他想表达什么呢?
- 宝妈|宝宝边吃奶边用手推妈妈,其实表达了4种诉求,宝妈接收了几个?
- 妈妈们|宝宝的这四种“婴语”宝妈都懂吗?他虽然不会说话但也会表达需求
- 表达爱意的诗句(感情诗句)
- 小朋友|这种“冷暴力”正在幼儿园流行,孩子不会表达,家长要多加注意
- 不轻易流露自己的情感(表达情感的句子摘抄)
- 表达能力|想要孩子更聪明,就要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可以在这几点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