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的一首《观书有感》,寥寥数语便道破了读书的底蕴与美妙,说出了阅读中那份难以言表的收获与快乐 。书,不仅是一种无声的思想交流,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依恋 。牛津大学教授约翰·凯里在他的《读书至乐》一书中这样说过:“读书的特别之处在于——书籍这种媒介与电影电视媒介相比,具有不完美的缺陷 。电影与电视所传递的图像几乎是完美的,看起来和它要表现的东西没有什么两样 。印刷文字则不然,它们只是纸上的黑色标记,必须经过熟练读者的破译才能具有相应的意义 。”
我赞同他的说法 。对于今天我们读书而言,格外具有现实的意义 。他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如今的读书已经成为一种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读出书本中相应的意义,当然还有其中的乐趣 。这种乐趣和意义,更注重心灵与精神的层面 。
传统的纸面阅读,毕竟有着不可取代的独特魅力 。它古典式的宁静和在白纸黑字之间弥散着的想象力和慰藉感,是任何其他阅读方式不可比拟的,从而成为现代生活选择的一种美好的方式 。它起码让我们的情感和心绪以及心灵,有了一个与之呼应而充满着悠扬回声的空间 。好书总能够让我们仰起头,不在只注意自己鼻尖底下那一点点,而重新看一看头顶浩瀚的天空,太阳还在明朗朗地照耀着,只不过太阳和风雨雷电同在 。不要只看见了风雨雷电就以为太阳不存在了 。
【我修的可能是假仙88读书(读书可修身)】我国是一个拥有热爱读书传统的国家,读书应该成为我们民族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成为这个社会的良心,成为我们所有人感情、思想和精神的一种滋养 。
读书确实是需要能力的,这样的能力,谁都需要学习,需要锻炼和培养 。而这样的学习、锻炼和培养,首先需要跳出实用主义的泥沼,需要从孩子开始,从青春开始才行 。因为读书和种庄稼一样,也是有季节性的,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 。孩时读书,是最好的季节,是容易感受和吸收,最有利于自身心灵与精神的丰富和成长 。我常会想起我小时候到青春时节的读书经历和那些读过的书,便会想,如果漫长的岁月里我没有读过这些书,会是什么样的状况?也许,日子照样的过,依然活到了今天,但总觉得会缺少点儿什么 。什么呢?我又说不清了,因为与看得见摸得着的过于实际的相比,它看不见摸不着,又不会那么实际实惠实用 。细想一下,大概缺少的应该是少了阅读带给我的那种美感、善感和敏感,以及无穷的快感和乐趣吧?会让我的心粗糙而变成一块千疮百孔的搓脚石了吧?是让我的精神贫瘠而变成荒 原一样荒芜了吧?
至今,有这样两句古语我一直喜与朋友津津乐道,也常以此告诫自己 。一句是放翁的诗:“晨炊躬稼米,夜读世藏书” 。它能让我想起我们的先人的读书情景,那时读书只是一朴素的生存方式,自己一边煮自己躬身稼穑的米粥一边读书,而不是现在伴一杯咖啡的时髦或点缀 。另一句是北京永乐年间开业的老药铺万全堂中的一幅抱柱联:“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说的虽是医德,其实也可作读书的座右铭,读书也是一种修合,不是给别人看的,也不是为别人读的,更不是为功名利禄的 。读书人的德性,心知书知,天知地知 。
读书是涵养儒雅之气的基础,儒雅之气是阅读过程中汲取书中精华而生成的 。养成经常读书的习惯,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脱俗、高雅的气质 。曾国藩认为:“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性难变,唯读书可变气质……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欲求变之法,总须先立坚贞之志 。”他还说“书味深者,面自粹润” 。意思是说,读书体味得深的人,面容自然纯粹,滋润 。乾隆曾有一段精彩的论述:“至于 书气 二字,尤为宝贵,果能读书,沉浸酝酿而有书气,更集义以充之,便是浩然之气 。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 。”人要想身清气正、气宇轩昂、目光高远、思维敏锐、工作有方,就必须坚持长期读书学习,萃取百家之长,做到品德与能力之修合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