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常言道“你爱的人往往是伤你最深的人” 。
往往我们不会在意陌生人对自己的作为,然而亲近的人仅凭言语就能摧毁自己精神 。
这不是说自己玻璃心了,而是在无神论的大环境下,关系亲密的人就是自己的信仰,信仰对自己的不认可很容易让一个人失去存在意义 。
心理学家鲍尔比的依恋理论便可以阐释这个问题,他认为婴儿在离开母体后会产生从抵抗到不得不接受最后完成独立的意识 。
文章插图
在抵抗阶段,婴儿的直观表达就是哭泣 。刚见人世的哭泣是为了呼吸,而随后的哭泣就代表了从母体剥离出来后的不适应和抗议 。
此时的婴儿已经具有感知的能力,所以对非母体的人抱有排斥态度 。
随后进入不得不接受状态,他们明显发现自己已经回不到曾经的环境,并随着时间过去逐渐适应了拥抱与床的触感,身边的声音也变得丰富起来 。
这使他们逐渐萌生好奇心,这时婴儿们对附近的环境适应力越来越强,只会在排泄、睡觉这种有实际需求的时候用哭声来示意,对于不是母体的触碰也可以接受 。
【心理学与人际交往(人与人之间最怕的是对比)】最后拥有独立的意识,这里并不是可以独立生活的意思,而是作为不和母体随时在一起的完整的个体,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世界 。
注意力不再全然围绕母体,而向物品转移,吃手、喜欢有声响的小玩具,并对玩具产生占有欲,完成重心从人到对物的转移 。
文章插图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孩子从小接触的关系便充满爱与信任,孩子成长后也会将这种关系延伸到其固有人际关系里,建立自信 。
反之,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情感没有被重视,他对自己会产生错误认识 。
例如认为自己与父母间没有爱,并且将之带进自己的交际圈中,有点风吹草动就认为自己被排斥了,内心变得脆弱、敏感、多疑,并且伴有自卑的现象 。
幼时没有得到父母足够重视的人,长大了不懂如何处理对亲密关系,在友情上,容易变成“老好人” 。
文章插图
一味付出最后被耍的团团转,丧失交友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
在爱情上,采取一味宠溺的态度,自身边界感薄弱,感受到对方的好却想要逃离 。对方真的离开了便一蹶不振,认为自己无能 。在职场上,卑躬屈膝、曲意逢迎,极度在意别人的评价 。
难辨亲密关系的真伪一个人唯独不能缺少的就是陪伴,有些所谓痴情的人,即使被伤害的再深也会毕生追逐每段关系刚开始的美好 。
这种感觉在爱情中尤甚 。
当一个男孩初识一个女孩子时,两个人都是小鹿乱撞,脸红心跳的,彼此都是初识的暧昧,这是每段关系中最值得回味的一刻 。
但随着了解的深入、感情的增温,就会为了未来去思考其他因素,物质、三观等 。
往往一段没有确定关系的感情,说辞都是不合适,进而认为对方并不是认真的,或者觉得自己有必要为了自己的实际利益着想 。
文章插图
而其中最为致命的,叫做我配不上你 。
抛开客套的说辞,这句话本身就代表了一个人对一段亲密关系的惶恐,这个人渴望一段亲密关系,却又害怕可能带来的伤害,只沉浸在初识的暧昧中不再有所进展 。
然而这只是代表一个人内心的保守,却不耽误其行为的开放 。
为了重温暧昧带来的心跳,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撩而不负责的人,部分人制造了假性亲密关系的现状,为了自己的感情不受伤而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不断的用他人试错 。
然而习惯带来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 。
当这个人遇到真的想维持和延续关系的人,他还是会下意识的采取和曾经相同的做法,最后关系破裂后陷入绝望,进而又开始找他人试错,进行错误的无尽循环 。
文章插图
可以看出和现在的许多关系一样,几个人在对应关系中都完美的维护了自己的“人设”,该履行的角色义务一项不少,但是彼此默契的设立了情感边界 。
都知道彼此并不熟稔,只是共同虚伪的叙写一本给别人看的小说 。
综上,如果遇到一段真心要维护的关系,不要害怕受伤,不要在事情未发生前消极猜测、恶意揣度他人,并把自己的不安“降罪”给对方,而需要尽自己的能力维护 。
让自己最后发出的声音是自己已经做到了,而不是幸好自己没全部投入 。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ocial Psychology》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