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书生字(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生字(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

文章插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材分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往事的叙事散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本文是一曲谱写童年往事的优美乐章 。在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文笔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 。本文通过对百草园中美丽景物和奇闻趣事的描写及对三味书屋中学习生活的记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生活的心理,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采用默读的方式,一气呵成地读完全文,了解课文大意,归纳内容要点 。
2.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品味关键词句,感受“百草园之乐”和“三味书屋之乐” 。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 。
【过程与方法】
1.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中所写的主要事件,体会在这些事件中作者的态度 。
2.通过合作探究,学习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的写作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味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 。
◇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学习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②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品味关键语句,感受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美好与快乐 。
2.难点:①精读“百草园”段落,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②精读“三味书屋”部分,理解“先生”这个人物形象,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人物的写法 。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生字(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

文章插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那上面,你可以栽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飞所有的希望,可以播撒一生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 。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留在心中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解鲁迅先生的童年记忆,思考鲁迅是怎样把童年时自己对美丽的自然景物的爱,对读书学习的爱,真实动人地表现出来的 。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
本文写于1926年,这是鲁迅人生中充满变动,心情“空洞、芜杂”的一年 。所以“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的鲁迅把目光投向了旧事,希望借回忆旧事来排除苦闷,寻求慰藉 。这些回忆性散文以“旧事重提”为总名,陆续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结集时改题为《朝花夕拾》 。“朝花”,即清晨的鲜花,指鲁迅在青少年时经历过的事;“夕拾”,是说直到中年以后才在回忆中把它们写出来 。
2.检测生字词 。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
确凿(záo) 菜畦(qí) 蟋蟀 (shuài)
皂荚(zàojiá)桑椹(shèn)油蛉(líng)
斑蝥(máo)缠络(luò)竹筛(shāi)
渊博(yuān) 鼎沸(dǐng) 锡箔(bó)
脑髓(suǐ) 蝉蜕(tuì) 秕谷(bǐ)
倜傥(tìtǎng)鉴赏(jiàn) 攒成(cuán)
(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
菜畦: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种蔬菜的田地 。
渊博:(学识)深而且广 。
方正:正直 。
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
倜傥:洒脱;不拘束 。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生字(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

文章插图
三、学习新课
步骤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 。
默读是一种很重要的读书方式,与朗读相比,默读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利于较快把握文章大意 。默读时,请大家注意: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如果遇到生字词,可以猜读或者暂时跳过去 。默读有速度的要求,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我们可能暂时还达不到这个速度,但可以试着使用这种读书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
2.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结构 。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明确:文题出现的两处地名“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作者童年生活、学习的场所 。作者用“从……到……”的词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可推断出课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
(2)文章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明确:第一部分(第1~8段):回忆在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
第二部分(第9~24段):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
步骤二:再读课文,提高升华
仔细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8段)的内容,从以下角度进行引导学习 。
1.内容理解 。
第1段的作用是什么?第1段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句话矛盾吗?
明确:第1段总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
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不矛盾 。前一句话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的 。“确凿只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表明已经隔了多年,印象淡薄,对这断定有踌躇 。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光来看的 。对“我”而言,百草园中的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充满着诱惑和吸引力,儿童无拘无束的天性在这里得到自由发展,对于周围世界的探求欲和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因此,“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所以这句话不矛盾 。
2.景物描写 。
(1)作者是怎样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乐景)
明确:
①从句式上看 。
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突出强调了下面“单是”的内容 。
②从观察的角度来看 。(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视觉:(颜色)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黄蜂与菜花;(形状)高大的皂荚树、肥胖的黄蜂,何首乌有臃肿的根,“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的覆盆子 。
听觉: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触觉:有光滑的石井栏;有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的斑蝥;有可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的何首乌的臃肿的根 。
味觉:有又酸又甜的覆盆子 。
③从写景的顺序来看 。
先写整体的绚丽多彩,后写局部“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整体与局部相互映衬 。每一层内部的条理顺序也很讲究 。第一个“不必说”写的是植物,顺序是由低到高;第二个“不必说”写的是动物,顺序是由高到低;写“单是”的内容是先写动物,次写植物,再写“我”的活动(四件趣事: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根、摘覆盆子) 。整段文字条理分明,言之有序 。
④从季节上看 。
桑葚、菜花在春末,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后才叫,与后文冬季合成完整的四季图,构思极精巧 。
⑤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 。
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写出了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由衷的喜爱之情 。
3.写作分析 。
(1)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乐闻)
〔若学生回答不了,教师可通过以下问题点拨:童年的鲁迅对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感兴趣?这个故事对作者阐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是否有帮助?〕
明确: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我”,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增加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写出童年的“我”的心目中世界奇特的色彩 。
(2)文章是怎样描写捕鸟的?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雪天捕鸟?(乐事)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生字(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明确: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 。运用的动词有扫、露、支起、撒、系、牵、看、拉、罩 。写雪天捕鸟也是为了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生字(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

文章插图
四、课堂小结
写百草园,作者抓住了一个“乐”字来写:乐景(优美的景物)、乐闻(迷人的故事)、乐事(有趣的游戏) 。洋溢着生机和活力,情趣盎然 。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的生活的主题 。
五、布置作业
1.将第一部分内容中优美的词句摘抄下来,并注意积累 。
2.做《课时A计划》相关题目 。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作者在百草园中的生活,这可以用一个什么字来概括呢?
明确:乐 。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作者在三味书屋中的读书经历 。
二、学习新课
步骤一:内容研读
1.齐读“三味书屋”部分,思考:第9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之情 。
2.对三味书屋的生活,作者主要写了几件事?
明确:三件——拜师、问师和读书 。
3.想一想,对于三味书屋的陈设布置及拜师(第10~11段),“我”当时是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不同于百草园戏耍的新奇感 。
4.怎样理解先生不回答“怪哉”这虫的问题?
明确: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学生读他们所指定的书,书外的问题是不予解答的,况且提问者又是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如此“不务正业”,这大概是先生不作回答且动怒的原因 。(至于这种态度是否正确,不求一定,只要合理就行,若学生没提出也可不讨论)
步骤二:人物分析
1.“他有一条戒尺 。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说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打手心、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 。有戒尺、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出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 。
2.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一是方正、质朴、博学,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二是教学认真,不断增加教学内容;三是很“和蔼”,开始严厉,后来好起来,不太束缚也基本上不体罚学生 。
步骤三:感情揣摩
1.三味书屋的生活有哪些趣味?
明确:一是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二是趁老师读书入神,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等 。
2.“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对比关系 。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多么适合儿童心理发展,表现了儿童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 。另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衬托关系 。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摧残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贯串全文的,是甜美、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
〔对本文结构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表现了对文章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解 。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有不同理解,言之有理即可〕
三、课堂小结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对儿时生活的一段美好回忆 。这段生活经历对鲁迅先生的人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们要像鲁迅先生一样,保持儿童纯真活泼的天性,要有求知的欲望和进取心 。今天,时代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也变了,我们的思想行为也应当随之改变 。我们应努力学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让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
四、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朝花夕拾》,思考童年生活对鲁迅成长的影响 。
2.采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写一段自己的童年生活 。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生字(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

文章插图
◇教学反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时期生活的一篇文章,本身充满着浓浓的童真童趣,有着淡淡的失落和怅惘 。在学习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发掘文中的童真童趣,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与回忆童年生活,感受到童年无拘无束的生活的美好和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同时在课堂上通过对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探讨,让学生体会到百草园是乐园,但三味书屋也不是苦屋 。不足之处是学生们讨论不多,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
最新部编版语文备课(7-9年级),教案、课件、学案免费下,私信我回复【福利】
老师福利:
课件教案试卷,上个厕所的时间全配齐?这个免费神器老师必须get
最新!部编版1-6年级语文备课:教案、说课、习题、音视频配套送
老师免费领!200套课件PPT模板+2018年中考试卷+全套班级管理资源
2019小学教材改版!1-6年级,部编版电子课本免费送!语数外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