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品第(陈群忠)
《邂逅霍金》这篇文章记录了作者葛剑雄在剑桥访学期间偶遇霍金的所见所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霍金本人的形象,还有周围人面对霍金时的那份平静、剑桥大学那种看似冷淡却隐藏着人间大爱的人文环境 。学生是否能准确把握文章主旨,体会到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呢?笔者布置了一项预习作业——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读完此文,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从预习作业看,学生都能读出作者对剑桥人文环境的认同和赞美,但各自理解的角度又有所差异 。代表性的有以下两种:有学生说“作者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因为那里没有鲜花、掌声,没有各种无聊的会议,霍金能够专心做科研,这就是剑桥精神的价值所在 。”有的说“本文号召我们要营造平等的社会环境,让残疾人也有和正常人一样的权利,这才是对他们真正的尊重 。”学生能提出剑桥精神,就说明了他对文本的把握程度,可是“剑桥精神”的核心关键词是什么呢?此外,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以霍金为例来号召大家平等对待残疾人吗?作者文中针砭的对象又岂限于知识界?预习提问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问到:“课文结尾最后一句话中的其他‘霍金’指的是哪些人?”可见学生对于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其他‘霍金’”认识不够清楚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阅读的草率 。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直接将重点放在文末的议论抒情上,忽略了前文的记叙描写部分隐藏的信息 。
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字背后,体会到语言背后蕴含的深刻道理呢?经过反复思考,笔者顺着学生的思路,从语言形式入手,直接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文章结尾的议论部分,讨论霍金的“幸运”和“不幸”,并追问为什么要突出霍金的“幸运” 。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文本,抓住了“不幸的”、“幸运的”、“更庆幸”、“愿”、“更愿”这些词语,并得出其层层递进的关系 。这样,就顺利地将学生的思路引向“结论是怎样得出”的道路上 。
在此基础上,再提问学生为什么作者欣赏、肯定剑桥的人文环境?剑桥的人文环境有什么特点?笔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即葛剑雄的《学术、科普还是明星出场》,以及《我写<邂逅霍金>》 。结合材料和文本,学生不难得出作者由剑桥自由、平等、平静的和谐人文环境联想到国内的现实,而这种环境正是我们国家所缺乏的,所以文末的议论、抒情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的结论 。但是,剑桥环境的“自由”、“平等”、“平静”又具体体现在哪里呢?学生再回到文本中:
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目送着他静静地过去 。
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的热情表现 。
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人都毫无异样,就连照料他的老护士也不靠近他的轮椅,只是默默地跟随着,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以此引导学生沉浸到文章的字里行间,有理有据地得出自己的结论 。
走到文字本后,探究葛剑雄看似平常的语言背后隐藏的深刻内涵是本节语文课的关键 。文章前半部分的记叙、描写容易被学生忽视 。由此,笔者提出一个问题:前文的记叙、描写中哪些内容已经暗含了作者的价值取向?
学生在阅读前文的记叙、描写时,首先注意到了“洛阳纸贵”一词,作者用这个极具中国文化特征的典故来描述霍金《时间简史》一书当时在国内引发的热潮 。青年学人争先恐后,而作者却对此书“敬而远之”——“有自知之明,未必看得懂”,还举出那位攻读西方哲学的博士朋友也没看完此书 。作者和青年学人对《时间简史》一书的态度形成对比,那“洛阳纸贵”的争先恐后,实则是理性的丧失,理性的丧失又必然导致人文关怀的缺失 。其次,学生找出了一处动作描写“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生活在国内社会环境中的作者,见到霍金这样的名人,下意识的动作就是上前拍照,却被周围的氛围所感染,很快否定了自己的行为 。这一动作描写是勾连前后文的关键,正是这一下意识的拍照动作和周围人的反应形成对比,才引发了作者后面的思考和议论 。
只有在具体语境下,学生对语言背后的丰富内涵的体会才是生动、到位的 。预习环节提出的问题,此时方迎刃而解 。在课堂反思环节中,有学生说道,其他“霍金”未必都是像霍金这样的残疾人,他们是在各自的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代表,比如刚刚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那个辞去“隆平高科”董事的袁隆平,还有被家中采访人员叨扰,而想出去静一静的史铁生……更有学生提到,鲜花和掌声也是对人的尊重,只是当事人未必需要这样的“尊重” 。的确,鲜花、掌声代表的是世俗的尊重,对于当事人而言,他们需要的尊重是把自己当做一个“正常人”,给予他们平常人拥有的自由空间 。我们姑且可以将对人的态度分为“俯视”、“平视”和“仰视”,对待像霍金这样的名人,我们要在内心仰视,在日常生活中平视才是对他们的真正的尊重 。
只有走到文字背后,方能完成对文本核心价值的认识 。
(作者:陈群玉,上海向明中学语文教师,来源:作者投稿 。)
葛剑雄:《邂逅霍金》
霍金,1943年生,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主要致力于黑洞量子力学的研究 。
自从《时间简史》〔《时间简史》〕霍金所著的科普作品,1988年初版,讲述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的科学探索成果 。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 。青年学人争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洛阳纸贵〕东晋左思《三都赋》写成后,轰动一时,豪贵竞相传抄,使得洛阳纸价上涨 。后来比喻有价值的著作风行一时 。之势 。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一则太忙,二则有自知之明,未必看得懂 。但我对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能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的精神和业绩,却是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
我知道霍金是剑桥大学的,想不到在来剑桥的第二周就见到了他 。
7月15日下午,一位青年朋友约我一起去那家有百年历史的ORCHARD(果园)茶室,走过剑河边时他告诉我,傍晚霍金常在这里散步,有时可以遇见他 。于是霍金成了我们的话题,我问这位学西方哲学的博士生是否看过《时间简史》,他说看过,但也没有看完 。这使我颇感自慰,我的选择看来是明智的 。
六时半,当我们从茶室回家又经过剑河边时,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的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 。
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目送着他静静地过去 。
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靠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上 。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见不到他有其他动作 。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可以看成极度冷漠,也可以视为显示着超常的魅力 。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
或许是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 。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的热情表现 。
或许是周围的人感染了我 。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人都毫无异样,就连照料他的老护士也不靠近他的轮椅,只是默默地跟随着,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
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 。
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要不,凭着他的才华和毅力,他完全能为人类作出更杰出的贡献 。
霍金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他的轮椅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殊的键盘,这是IBM公司专为他设计制造的,所以他才能自如地操纵轮椅,才能传达自己的思维,才能延续他的生命 。
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可贵 。
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更愿世界上其他“霍金”能像他那样幸运 。
【霍金简介】
【陈群品第(陈群忠)】霍金,1943年生,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主要致力于黑洞量子力学的研究 。霍金自1962年起就患有严重的疾病,长期被禁锢在轮椅上,不能写字,只能讲出一些只有几个亲友才能听得懂的话语 。但他凭着超人的意志和智慧探索宇宙的奥秘,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的当代最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
- 穿山甲|新一届的孕妈迷信行为大赏,第一个就是重灾区
- 睡觉|孕妇不要这种姿势睡觉,对腹中胎儿影响很大,尤其第一种
- 南書房|还记得“第一巨人”鲍喜顺吗,曾不顾医生反对生下一娃,现怎样
- 移植|国内第一个试管婴儿,现今已经31岁了,那么她跟普通人有何不同
- 鲍喜顺|中国第一巨人鲍喜顺:不听忠告57岁生下一子,儿子现状如何?
- 鲍喜|我国第一巨人鲍喜顺,不顾医生劝阻生下孩子,如今怎样了?
- 男生初恋和第二次恋爱(第一次恋爱与第二次恋爱区别)
- 亚硝酸盐|儿科医生提醒最伤孩子的4种早餐,千万别再吃了,尤其第一种
- 胎动|“孕28周”, 产前第一道坎, 5件重要事情都发生在这个时期
- 第二性征|45岁后的女性,黄体酮流失较快,常吃6物,补充黄体酮、美容养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