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了我想原谅(原谅爸爸)

有书君说:
有人的思维、情感活动的地方就有心理学 。
相较于对身体的重视,我们对心理真的忽视了太多 。
了解心理学,拥有智慧人生 。
我们的新栏目《有书心理》,和书友们又见面啦!




原谅了我想原谅(原谅爸爸)

文章插图
一个人的原生家庭
就是一个人的宿命


把“原生家庭”拿出来说事的电视剧,这两年可真是爆满 。


《欢乐颂》里的樊胜美,《都挺好》里的苏明玉,还有孙俪新剧《安家》中的房似锦 。


要说出生凄惨,房似锦可以评选“年度最惨女主角” 。


房家三个孩子都是女儿,家里人盼着生个儿子,见第四胎又是女儿,干脆扔到井里打算淹死,结果这个命大的孩子被爷爷救下来 。




原谅了我想原谅(原谅爸爸)

文章插图


后来,取名“房四井”,意思是“扔到井里没淹死的家中老四” 。


长大后,房四井将名字改成房似锦 。


没爹疼没娘爱的房似锦,从小就活得像个奴隶.


姐姐们常常虐待她来撒气,父母不断逼迫她辍学打工,供弟弟上学 。


顽强的房似锦硬撑着一口气,她渴望和原生家庭划清界限,揣着一千块钱背井离乡来到上海,指望靠自己拼出个名堂 。


啃馒头、住地下室、忍饥挨饿,房似锦为生存吃尽了苦头 。


好不容易奋斗成为房地产公司经理,没想到依然逃不出童年的牢笼 。


父母将她当成摇钱树,时不时打电话要钱 。


房似锦给不出,就去她公司门口撒泼,当着全公司的面让她难堪 。




原谅了我想原谅(原谅爸爸)

文章插图


童年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 。


童年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


从房似锦身上,你能看到原生家庭深深的烙印 。


由于从小忍饥挨饿,她吃东西的时候,总是一个包子两口就吞下去,还意犹未尽地舔舔指头;


由于从小没被父母疼爱过,她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心,对待员工极其苛刻,一言不合就火冒三丈 。


弗洛伊德认为:
“一个在妈妈怀里受宠的孩子,终生都会保持一种征服欲,那种成功的自信,往往会带来真正的成功 。”


小时候父母给予孩子的情感支持,会潜移默化进生活习惯里,支撑孩子不断前进 。


如果父母的爱不足以使孩子感到自信,终其一生,她都将寸步难行 。




原谅了我想原谅(原谅爸爸)

文章插图




原谅了我想原谅(原谅爸爸)

文章插图
原生家庭欠我的
我要自己找回来


从房似锦身上,你能看到摆脱原生家庭有多难 。


从小就被父母追着打,为了活命,房似锦只能让自己跑得快一点,再快一点,结果一不小心就得了长跑冠军;


童年吃苦挨饿惯了,房似锦的上进心无比强烈,她靠着埋头苦干当上金牌销售,年入六位数,在一线城市混得有头有脸 。


尽管出落得如此优秀,房似锦也没有多开心,因为她的父母始终看不起她 。


父亲出车祸第一时间赶回家,全家人无视了她,只有男主贴心煮了一碗面 。


可是相比同样情况、同样家庭的孩子,房似锦已经算是“逃出生天”,靠自己的本事,拼出了一片天地 。


作为房似锦的扮演者,孙俪的原生家庭也是出了名的“糟糕” 。


12岁时,父母就离异了,母亲靠着每月两千多抚养费,每天打两份工,历尽千辛万苦才抚养孙俪长大 。


孙俪亲眼看着母亲吃尽苦头,一度仇恨父亲 。


她在自述中说:
“他(父亲)一定忘记了我和妈妈吧?


他一定在和他的新妻子过着幸福的生活吧?”


年幼的孙俪幻想自己事业有成,开着跑车路过父亲,然后扬长而去,狠狠给自己和母亲出一口恶气 。


老天爷仿佛听到了孙俪的心愿,孙俪父亲的生活每况愈下,过得并不好 。


【原谅了我想原谅(原谅爸爸)】孙俪知道后,幻想了无数遍的解恨并没有如期到来 。


一股复杂的情感悄悄浮出,像蚂蚁一样撕咬着她的心 。


在邓超的鼓励开导下,孙俪渐渐意识到:


她对父亲的感情并不是仇恨,而是对父爱缺失的委屈与遗憾 。


为了让自己从原生家庭的阴影里走出来,孙俪主动迈出了和解的第一步 。


她接济父亲,探望父亲一家,陪妹妹玩耍,还给父亲买了一栋大房子 。


频繁来往之下,有采访人员盯上了孙俪的原生家庭,采访她的父亲,问他是否对当年抛下女儿感到愧疚 。


父亲郑重其事地说:
“我对女儿孙俪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她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全靠她自己的努力,和妈妈的付出 。


看她现在很好,我很欣慰 。”


看到这段视频后,孙俪嚎啕大哭 。


迟来的道歉虽然无法弥补多年缺失的父爱,却也足以让孙俪放下心理包袱,真正释怀 。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当人们吃饱穿暖之后,就会渴望爱和归属感 。


如果此刻身边缺乏关爱,沉睡在心底的原生家庭的伤害,就会重新浮现出来 。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


即便孙俪有一个悲惨的原生家庭,但她现在事业有成、婚姻美满,毫无疑问是人生赢家 。


每个人的原生家庭都不完美,但这不影响我们拥有更好的人生,区别在于:


你如何应对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




原谅了我想原谅(原谅爸爸)

文章插图




原谅了我想原谅(原谅爸爸)

文章插图
如何应对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



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提出,每个人都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将会影响他的一生 。


但世间万物都不会永恒长存,原生家庭的伤害也是如此 。


所有的创伤都是刻在沙滩上的印记,海水冲过之后,就会消失无踪 。


因此,能够把原生家庭的烂牌打好的人,都有同一个特质:


学会和自己和解,学会和父母和解 。






原谅了我想原谅(原谅爸爸)

文章插图
“三分钟心理学”充电时间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在与童年伤痛搏斗 。


但这种敌意并不是针对父母,而是针对童年时那个无能为力的自己 。


学会和自己和解,就是放下内心的敌意,停止和内心幻想出来的那个自己搏斗,改为给她一个拥抱 。


这份拥抱如同一束曙光,点亮我们内心那个缺爱的世界,照亮我们内心的小孩,让她不再焦虑惊恐,慢慢变得平静 。


和自己和解,能够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态度 。




原谅了我想原谅(原谅爸爸)

文章插图


学会和父母和解,则是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原生家庭的关系 。


它需要我们做到三点:


给父母写一封长信

心理咨询中有一种家庭作业:


将你所受的伤害和压抑的情绪写成一封信,寄给你想要寄给的人,通过这个举动使你放下过去、迎来新生 。


写信给父母,甚至面对面与父母沟通、说出心里话,并不容易 。


因为父母不一定认为他们错了,尤其是双方思维差异太大,更是难以沟通 。


这时候,写信就是更合适的方式 。


你可以考虑将写好的信递给自己的父母,也可以将信件藏起来 。


如何处理信件,并不特别重要 。


重要的是,你能否通过写信,将心里压抑的感受全部释放出来,并且意识到自己总是反复地爱上不该爱的人、做一些不该做的事 。


如果有,你就走出了和原生家庭和解的第一步 。


理解父母不是完人,任何人都不完美会犯错

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在孩子心里,他们认为父母应该围着自己转,不应该犯错,更不应该离开自己 。


但父母并不是孩子眼中那么完美的人,他们有缺点,有自私的一面,也会不经意间伤害孩子,因此每个孩子内心都会有原生家庭的创伤 。


任何人都可能犯错,何况是自己那并不成熟的父母呢?


当你对父母感到愤怒、恐惧、厌恶,不妨在心里想想:


任何人都不完美,我的父母也不完美,但我可以选择关注、学习、效仿他们好的一面 。


正如这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天下也没有绝对糟糕的父母,任何人都是优缺点并存一身的 。


你的父母是好还是坏,并不绝对取决于他们自身 。


而是取决于,你更加关注他们的优点还是缺点 。


学会划清界限,不要把父母的错怪在自己身上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的一件事,是与父母分离,在心理上与原生家庭划清界限 。


3-5岁幼儿处于“自我为中心”阶段,会将父母犯的错归咎于自己,认为“都是自己不对”,父母才会伤害自己,但这种想法其实并不真实 。


稍微长大一点后,孩子会为这种想法感到迷惑:


真的是我不对吗?难道父母就没有任何问题吗?并且慢慢理解:孩子不必为父母承担过错 。


这种想法推动孩子心智成熟,成年后,孩子就能学会分离 。


将父母的错归于父母,自己的错归于自己,不再把所有罪都扛在自己身上 。


唯有实现心理上与父母的分离,孩子才能成长起来,过好自己人生的同时,也能打从心底理解父母 。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不够完美的原生家庭 。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原生家庭的相处模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未来走向 。


但孩子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原生家庭只占一半,另一半取决于孩子自己的努力 。


越是原生家庭不幸的孩子,越要在心理成熟的旅途中不断探索、前进 。


要相信:


父母遗留在自己身上的创伤,终有一天会平复 。


内心隐隐作痛的黑暗过往,终有一天会变成春天的鸟语花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