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裤子怎么分前后(怎么剪小孩秋裤)
又到了“你妈喊你穿秋裤”的秋天了 。
一到秋天 , 天气降温 , 父母就会觉得孩子冷 , 让孩子穿秋裤 。即使孩子已经明确表达“我不冷 , 我不需要” , 父母依然固执地认为“你肯定需要 , 你只是不肯承认 。”
当A把观点强加给B , 这是“投射” , 当B认同并接受了A的观点 , 这就是“认同” 。所以 , 投射性认同其实是一种关系互动 。
在长期的投射性认同之下 , 孩子会用行为去“迎合”父母 , 穿上秋裤 , 并且在认知上慢慢认同这一行为 。
不仅仅是“穿秋裤” , 还有父母脑海或者潜意识中关于社会、自我或他人的信念和规条 , 往往都会在孩子身上产生“投射性认同” 。
简单来说 , 就是孩子会慢慢地长成父母所认同、期待、描述的那个样子 。
1什么是“投射性”认同【婴儿裤子怎么分前后(怎么剪小孩秋裤)】投射与认同 , 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心理互动机制 , 是我们的内在的关系模式相互影响的主要途径 。
而投射性认同 , 是一个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 , 一个人(A)把自己认为的或是感受到的情感投射到另一个人(B)身上去 , 这另一个人(B)接受到这个信息后 , 在某种压力之下 , 真的会变成投射的人(A)认为的那个样子 。
![婴儿裤子怎么分前后(怎么剪小孩秋裤)](http://img1.shadafang.com/211218/15244Q519-0.gif)
文章插图
简单来说 , 投射性认同:我将我的东西投射给你 , 你认同了我的投射 , 并表现出我的意识或潜意识所渴望的行为 。
而亲子关系中 , “投射性认同”往往更加明显 。
有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一个棒球冠军到监狱与罪犯见面 , 其中一个犯人问冠军:
“我从小也非常热爱棒球 , 我想知道你是怎样成为全美棒球冠军的 , 这曾经也是我儿时的梦想 。”
冠军说:
“小时候我在打棒球时 , 不小心将球打到玻璃上 , 爸爸说:‘打得好!照这样练下去 , 你一定可以成为美国最棒的棒球选手!’所以 , 我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
犯人听后 , 幽幽地说:
“我小时打球时 , 不小心把球打到玻璃上 , 爸爸说:‘你再这样打下去 , 将来会进监狱的!’所以 , 我就来了 。”
两个人小时候都有过同样的行为 , 但冠军父亲和犯人父亲看待孩子的行为时有着不同的“投射” 。
那位犯人父亲把“打破别人玻璃会进监狱”这一认知投射到孩子身上之后 , 这层认知渐渐被孩子接受 , 并用“行动”来认同这种认知 , 最后 , 孩子也就成为了父亲所“投射”出的样子 。
2“投射性认同”典型现象:越对孩子管得多 , 孩子越不成材在很多家庭中有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越对孩子管得多孩子越不成材 。
这是因为 , 父母对孩子的严格管理来源于对孩子自主发展能力的不信任 , 所以无法放手让孩子自主 , 不相信孩子有能力照顾好自己 , 发展好自己 , 而这种“不相信”“担心”就会投射到孩子身上 , 孩子在这种投射的压力下 , 也就真的抑制了自己的发展 , 从而证明了父母对孩子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投射性认同的过程 。
孩子认同了父母的投射 , 并且渐渐变成父母潜意识里想象的样子 。
意识上 , 父母会说 , 我当然想孩子好呀 。
但是潜意识上面 , 父母可能会把孩子想得很弱 , 很糟 , 很需要帮助 。
孩子都是通过父母的眼睛来了解和定义自己 , 父母的“反馈”就是孩子的镜子 , 孩子从这面镜子里不断了解和认识自己 。
父母看到镜子上不喜欢的“污点”(比如孩子被别人打了一下没反应 , 父母解释为“孩子太胆小 , 容易受人欺负”) , 就希望能擦掉这个“污点”(让孩子变得胆大 , 不被欺负) 。
经过父母的多次“投射” , 孩子就会在认知上逐渐认同 , 即:我是一个容易被欺负的人(这将来大概率会变成现实) , 我最好能够变得强势起来 , 才会避免吃亏 。
这个结论是孩子透过父母看到的 , 父母对孩子的信念/意识 , 会在不知不觉中“强有力”地塑造着孩子 。
3善用“投射性认同”让孩子成为更好的样子1961年底特律 , 课堂上 , 老师让同学交换课堂小测验并询问正确率 。
前面的孩子都是25题、30题、全对...... , 到了黑人小男孩小本这里 , 却是“None——一个都没对” 。
![婴儿裤子怎么分前后(怎么剪小孩秋裤)](http://img1.shadafang.com/211218/15244Q056-1.jpg)
文章插图
面对老师无奈的神情 , 和全班哄堂大笑 , 小本只好怯弱地埋下了头 。
课后 , 同学们又团团围住他 , 嘲讽他是“全球最笨的小孩” 。
![婴儿裤子怎么分前后(怎么剪小孩秋裤)](http://img1.shadafang.com/211218/15244V307-2.jpg)
文章插图
这样的情况多了 , 小本也认为自己很笨 , 不可能跟得上学校的课程 。
但是妈妈却坚定地告诉他“你是个聪明的男孩” , 说这话时神情和语气都非常笃定 , 因为她就是这样觉得的 。
即使被校长叫去谈话 , 妈妈也没有轻率地给孩子贴上“笨”的标签或者表现出焦虑 , 她相信信念的重要性 , 她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孩子:
“你不笨”
“你是个聪明的男孩”
“别人能做的 , 你也能做到 , 而且你能做得更好 。”
渐渐地 , 小本开始相信:任何事情 , 只要努力 , 我也可以成功 。
正是妈妈对他充满了信心 , 乘法口诀表 , 小本用了2个月的时间就背会 , 而且在测试中 , 从“F”拿到了“D” 。
![婴儿裤子怎么分前后(怎么剪小孩秋裤)](http://img1.shadafang.com/211218/15244QE1-3.jpg)
文章插图
渐渐地 , 小本一路“开挂” , 考上了耶鲁大学 , 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医院 , 成为世界知名的儿童神经外科医生 。
在医院里 , 面对一例又一例十分棘手的患者 , 提出一些首创性的治疗方案 , 挽救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
有位小女孩 , 医生检测说可能患有“智障癫痫症” , 35种、高剂量药物不仅没有让小女孩减轻痛苦 , 反而丧失了说话、行动和记忆力 , 在这种情况下 , 是小本大胆地提出了直接切除受损的左脑 , 因为大脑是有无限可能的 , 右边健康的大脑会帮助整个大脑自愈 。
面对世界上第一例枕骨相连的连体婴 , 也是他想到了让两个孩子心脏停止1小时的方案 , 以停止供血来制止出血 , 为分离手术的成功创造条件 。
![婴儿裤子怎么分前后(怎么剪小孩秋裤)](http://img1.shadafang.com/211218/15244T1M-4.jpg)
文章插图
并且在从医多年后 , 在2015年 , 他与特朗普同台竞选总统;2017年-至今 , 任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部长 。
![婴儿裤子怎么分前后(怎么剪小孩秋裤)](http://img1.shadafang.com/211218/15244T2M-5.jpg)
文章插图
小本从底层贫民到精英人士的逆袭成功 , 离不开母亲一次次“你不笨”“你很聪明”“别人能做到的 , 你也可以 , 并且还能做得更好”的投射 。
潜移默化中 , 小本开始“认同”母亲的“投射” , 相信自己一点也不笨 , 特别聪明 , 能做到很多事情 , 从而走向成功 。
写在最后:
戈培尔说:
“谎言说过一千遍就成为真理” 。
同样的道理 , 当父母不断地强调“你是一个坏孩子”“你不听话”“你没有自律性”“你就喜欢玩手机”“你就是笨”时 , 孩子会渐渐认同这些 。
父母的每一个心起念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 父母不是用某一部分影响孩子 , 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 , 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塑造着孩子的现在和未来 。
你正在给你的孩子“投射”哪些东西呢?你的孩子“认同”了你的“投射”吗?
- 情侣怎么聊天才不无聊(情侣有必要每天聊天吗)
- 犹如近义词(烧水壶不烧水怎么回事)
- 丈夫|17年前,生完孩子后“一夜变老”的80后宝妈,现在怎么样了
- 过去一年的收获(错过了怎么办)
- 试管|中国首例“试管婴儿”已31岁了,如今怎样了?只怕让很多人失望了
- 移植|国内第一个试管婴儿,现今已经31岁了,那么她跟普通人有何不同
- 风头|最美外婆产房外走红,风头盖过婴儿,外婆:看我不如看我外孙
- 弟弟|“闺女,你有孩子也得养4岁弟弟”“妈,我是全职妈妈,怎么养”
- 韩商言和佟年哪集在一起的(亲爱的各种语言怎么说)
- 孩子|6岁哥哥总被1岁弟弟咬,无奈出“奇招”,孩子总咬人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