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念母恩的歌曲(感恩母亲的诗句)
史铁生 , 是我一直都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 。他的散文语言清新、平淡 , 优美隽永却又意蕴深沉 , 充满哲思 。
除此之外 , 他的写作手法也是登峰造极 , 尤其是象征的手法 , 在散文中的运用可以说是出神入化 。
王又平说:史铁生绝对是新时期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 他不是通过作品传达思想 , 而是引导读者自己探索生命的意义 。史铁生文字的魅力就体现在他众多的作品中 , 其中《合欢树》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 艺术成就突出 , 语言平易浅近、朴素自然 , 实则暗含玄机 。
《合欢树》这篇散文不到二千字 , 形象饱满生动 。文章前面部分采用蒙太奇手法 , 以跳跃性思维和对比的笔墨 , 重点描写了儿子突然残疾的灾难性事件给母亲带来的打击和巨变 , 呈现了母亲艰辛的命运 , 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 。通过平淡朴实的语言 ,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真挚的思念和“子欲养而亲不待”沉重的悲痛之情 。
【关于感念母恩的歌曲(感恩母亲的诗句)】现在让我们深度拆解史铁生的这篇《合欢树》来学习吧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拆解 , 分别是叙述与抒情、结构、语言和写作手法 。
一、叙述与抒情
![关于感念母恩的歌曲(感恩母亲的诗句)](http://img1.shadafang.com/211218/0J43U3V-0.jpg)
文章插图
初读这篇文章 , 内心是有许多疑问的 。本篇文章明明写的是母亲 , 却为什么以合欢树为题?而以树为题 , 文章前半部分却不提树一个字 。直到了第七段 , 才由邻居提到“合欢树” , 才开始追溯树的来历和树的成长过程 。到最后却都没有看到树 。
有些句子不能理解:为什么“悲伤也成享受” 。为什么说“但他不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 , 是怎么种的 。”这又有什么寓意呢?
文章开始以跳跃式的时间线写了10岁 , 20岁 , 30岁 , 作者与母亲的生活片段 。文章用平淡的语调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了作者10岁那年作文得奖 , 而引发的母子之间一场小冲突 。20岁时母亲想尽办法给他治病和鼓励 , 帮助他完成写小说的梦想 。30岁以后对母亲那种压抑在心底 , 让自己又悲痛又愧疚的思念 。
在这篇怀念母亲的散文中 , 只写了一句“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来描写母亲的外貌 , 但呈现给我们的人物形象却是非常生动、丰满 。史铁生对人物的刻画和摹写准确 , 却并非面面俱到 , 而是直击要害 , 抓住人物的精髓 。
本文一开头就写了“我”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 , 这里的小冲突表现了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气的性格 , 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率真可爱 , 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过度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构成对比 。还展现了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快乐的生活气氛和轻松笔调 , 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压抑的气氛形成对照 。这样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如此开头 , 非常别致 , 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吸引力 。
可是到了二十岁 , 我的两条腿残废了 。
'为了我的腿 , 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 。医院已经明确表示 , 我的病情目前没办法治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 , 到处找大夫 , 打听偏方 , 花很多钱 。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 , 让我吃 , 让我喝 , 或者是洗、敷、熏、灸 。”在这平淡无奇的叙述中 , 却蕴藏着多少母子共历的希望和失望 , 渴望与绝望 。这些各种治疗方式的陈述 , 就极为准确地描述了母亲用尽所有可能的方法 , 来挽救儿子双腿残废的命运 。从不甘心接受命运的摆布 , 到接受儿子双腿残废的事实 。这里实际上描摹的是母亲的执着和无私的爱 。
虽然母亲内心受到重创 , 对治好儿子的腿终于绝望 。但仍然对儿子充满希望 。
“她到处去给我借书 , 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 , 像过去给我找大夫 , 打听偏方那样 , 抱了希望 。”这些陈述笔墨不多 , 文章的语言平淡、自然、节制 , 当真是“不能增减一字” 。每一个字都在为塑造一个更加立体的人物形象而服务 。将一个用尽全身力气来爱我的慈母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
两个段落分别用这样两种形象充满对比地出现在读者 , 就更突显出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
表面上看是平铺直叙 , 只着重于事情本身 。实际上 , 前几段通篇都融情于事 , 娓娓道来深切的母爱和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
文章后半部分 , 作者把镜头推向了“若隐若显”的合欢树 , 从另一个角度来表现母爱 。母亲对合欢树也倾注了很多心血 。她从路边将合欢树捡回家中 , 开始植入花盆 , 后来又移栽窗前 。合欢树第二年没有发芽、几近夭亡 , 对此 , 母亲虽然“叹息了一回” , 但“还不舍得扔掉” 。正是在母亲的爱护和照料下 , 小合欢树终于“起死回生”并茁壮成长 。可以说 , 没有母亲的呵护、没有母爱的濡养 , 就没有合欢树的生机勃勃的今天 。然而 , 当合欢树开花、枝繁叶茂的时候 , 母亲已去世多年 , 同样没能看到亲手培育的希望 。合欢树仿佛是“我”的患难兄弟 , 又是母爱的象征和化身 。“我”对合欢树那种既渴望相见 , 又刻意回避的复杂情感 , 正是“我”对母亲无比怀念之情的深刻表现 。
母亲走后 , 尽管“我”事业有成 , 蜂拥而至的采访人员们“好心好意”采访使“我”“心烦” , 让“我”宁肯“在街上瞎逛" , 也不想回家 。热情友好的街坊邻居虽然关心“我”的工作和生活 , 但并不能理解写作在“我"生命中的意义 。合欢树给那个小男孩留下美好的童年回忆 , 但小男孩永远无法理解合欢树的生命和故事 。这种个性化的独特思考 , 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母爱内涵的深入挖掘和对伟大母爱的高度赞美 。在这些段落里是显而易见的借物——合欢树抒情 。
整篇文章里 , 叙事与抒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这就是我从中拆解的最主要的一点 , 这也是整篇文章的基石 。
文章语言淡雅、朴素 , 就仿佛和读者在聊天似的不经意地谈起母亲 , 说起合欢树一般 , 内心的深情没有像蓄势待发的洪水喷涌而出 。仍是如涓涓细流 , 闲话家常一一道来 , 怀念、悲痛之情潜藏于字里行间 , 思绪所至 , 笔触所到 , 深切隽永的真情蕴涵其中 , 等待有心人去细嚼 。
![关于感念母恩的歌曲(感恩母亲的诗句)](http://img1.shadafang.com/211218/0J43UY1-1.jpg)
文章插图
二、结构
在文学作品里 , 构思愈是大胆 , 创作愈应无懈可击 。如果你要有与众不同的理由 , 你的理由就应该十倍于人 。——雨果史铁生认为散文的结构是更内在的 , 更自然的 。
《合欢树》这篇散文 , 从结构上分析分成两部分 。母亲去世前和母亲去世后 , 前面以写人为主 , 后面以写树为主 。这篇文章乍一看 , 是写的很散 , 但这样的结构却是作者匠心独具的地方 。
如苏东坡所说“但常行于所当行 , 止于所不可不止 。”非高手 , 做不到这一点 。散文 , 讲究的是形散神聚 , 看似简单的描述下 , 其实藏着作者极为精细的构思 。
《合欢树》文章前三自然段是写母亲和我之间的一些小事;第4、5自然段是写母亲去世了 , 我作品获奖 , 却心无所依 。
文章以第六段“我摇车离开那儿 , 在街上瞎逛 , 不想回家 。”作为过渡段 , 承上启下 , 非常自然 。前部分是追忆母亲 , 后部分是思索合欢树 。对母亲的回忆为合欢树的意义作好了铺垫 , 打下了感情基调 。两部分衔接流畅 , 浑然一体 。直到第七段才有邻居口中“终于”又提到母亲 , 提到树 , 当时”我心里一阵抖“ , 然后追溯这棵合欢树的来历 。
这棵合欢树 , 是在母亲从劳动局为我找工作回来的路边挖来的 。这时 , 我的双腿已经残废 。母亲在这样的境况下 , 从路边挖回一株以为是含羞草的合欢树 。表现了母亲仍然热爱生活 , 对生活抱有希望 。
在当老邻居们“终于提到母亲“的“终于”饱含了多少时间的等待、头脑的酝酿和行动的努力 。
而“我心里一抖”意味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 怕流露出最初面目的情感 , 因此从此开始情感发展趋于理性 。
看到开花的合欢树可能是安慰 , 也可能是痛苦——瞩物思人 , 这会把他很多感情带出来 , 尤其是为母亲的遗憾而倍感遗憾 。这就是作者如此害怕见合欢树的原因 。
结尾说:“但也不知道是谁种的 , 是怎么种的 。”小孩儿不知道 , 作者本身却再清楚不过 。对他来说 , 合欢树是自己和母亲最痛苦岁月的见证者 , 也是他自己和母亲之间遗憾故事的写照 。如果说 , 作者和母亲的遗憾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 如同“风从树林里吹过” , 那合欢树的出现是把这个遗憾从虚化到物化的转变 。从这个意义上讲 , 合欢树的出场必须在我和母亲的故事之后的 。铺垫越长 , 让读者对母亲的形象越丰满 , 母亲去世就让人越惋惜 , 作者在这里终究没有看到这棵合欢树 , 给读者留白 。从而让人展开想象 , 诗人的遗憾就更深 。
作者始终对合欢树怀着一种复杂的感情 , 一方面找借口不肯去看 , 另一方面“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也许是他不知如何去面对失去这一份厚重的母亲吧 。也许他只想把这一切深深地藏在心底 , 独自咀嚼 , “悲伤也成享受”吧 。被赋予了如此多的意蕴之后 , “合欢树”也终于成功地浮现出了它作为文章题眼的功能 。
文章自始至终都没有正面描写过“合欢树” , 只是借回忆之手 , 托他人之语 , ——交代“合欢树”的情况 , 不着一笔 , 却尽显风采 , 果然不愧是大师手笔 。
文章的核心主题是母爱 , 前半部分实写 , 后半部分虚写 , 虚实相生 , 文章安排很见功底 。
这就是我从文章中拆解的第二点 , 写作需精心构思 , 真正做到情景交融 , 物我合一 , 才能更具表现力 。
![关于感念母恩的歌曲(感恩母亲的诗句)](http://img1.shadafang.com/211218/0J43S1Q-2.jpg)
文章插图
三、语言和写作手法
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 , 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 。本篇文章还在许多地方使用了单音节词语 , 如:“非疯了不可”“躲了出去”“她的心里太苦了”“受不住”“光扯些闲话”“忙扯到别的”使文章语言生动、传神 , 具有日常口语平易浅近的自然、朴素、淡雅的韵味 。尤其是“我心里一抖”的动词用的非常精彩 。把作者极为复杂的内心情感表现得细腻而传神 , 朴实的文风中蕴藏着深厚的感情 。
——汪曾祺
“一个写散文的人得训练自己的语感 , 要辨别的出 , 什么语言是无味的 。”同样的话 , 这样说 , 那样说 , 多几个字 , 味道便不同 。《合欢树》的语言充分了体现史铁生文章的语感 , 语言平实拙朴、又回味无穷 。
文采是一支魔杖 , 它可以点石成金 。文章行文简洁 , 表现力强 。文章前面部分采用了类似电影蒙太奇手法 , 对“我”10岁时、20岁时、30 岁时自己和母亲的生活状况进行概括性描述 , 突出重点 , 略去枝节 , 选择富于感染力的精彩画面 , 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 同时 , 也给读者带来强烈震撼 。文章写合欢树的部分行文也很简洁 。通过“那年”“第二年”“第三年”“又过了一年”“再过一年”几个镜头迅速勾勒出合欢树成长“历程” , 突出展示了合欢树“变化”之大 。
——史密斯
对比手法是本文的重要特色 。本文是通过儿子与母亲的对比来表现母爱的 。“我”双腿残废之后心情沮丧 , 对母亲四处奔波的辛苦不仅不予理解 , 反而认为这是浪费时间的徒劳之举 。对此 , 母亲依然坚持奔波 , 直到那次危险事件发生之后 , 母亲才对药物治疗“终于绝望” 。当发生危险之后 , “我倒没太害怕 , 心想死了也好 , 死了倒痛快”;母亲却“惊惶了几个月”, 差点儿发疯 。文章通过这些对比 , 有力地表现了母爱的博大、深厚与无私 。
在整篇文章中有许多心理活动的描写 。当大院子的邻居们提到“小院子”的时候 , 作者以手摇车进去不方便为托词来掩饰;但当邻居们提到合欢树的时候 , 作者却“心里一阵抖” , 这种独特而剧烈的心理活动 , 深刻表现了“合欢树”在作者心中非同寻常的意义 。
合欢树在作者心目中占有特殊位置 , 它是有象征意义的 。因为合欢树曾经寄托着母亲的希望 。文章写道 , 第二年没有发芽的合欢树第三年竞然长出茂盛的枝叶 , 为此 , “母亲高兴了很多天 , 以为那是个好兆头” , 并因而更加精心地照顾它 , “不敢太大意” 。合欢树的“死而复生”使母亲似乎看到了希望 。从这一点上看 , 合欢树象征着作者本人 。
合欢树是作者心中最大的遗憾 。但从其内心深处而言 , 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不愿”去 , 而不是“不能”去 。作者宁愿让这份遗憾成为永恒 , 也不愿意让别人背着自己再次踏进那熟悉的小院 , 看看那棵合欢树 , 作者显然是在刻意回避某些东西 , 或者说 , 在着意保留某种想象中的完美和幸福 。这与此前的“推说"、托词完全是同样道理 。这种“优柔寡断”、欲行又止、“瞻前顾后”的矛盾心态 , 正好说明作者对那个小院子、合欢树都是非常在乎的 。
再看文章结尾处的心理描写 ,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 , 会想起童年的事 , 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 , 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 , 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 。但他不会知道是谁种的 , 是怎么种的 。”这种细腻而深刻的心理描写 , 表现了作者对合欢树的特殊情感 , 合欢树是母爱的化身 , 这是别人永远无法知道和理解的 。
这些心理描写 , 细腻准确 , 生动传神 , 又合情合理 , 使文章读来极具表现力 , 且回味无穷 。
合欢树是母亲亲手栽下的 , 是母亲亲自料理过的 , 它的身上有着母亲的影子 , 凝聚着深沉的母爱 。母亲虽已逝去 , 而合欢树仍在健康生长 , “年年都开花 , 长得跟房子一样高了” , 合欢树也象征着母爱长青 , 母爱永恒 。
这些写作手法是融合在一起呈现给读者的 , 所以我们阅读时需要仔细分辨和学习 。这就是我从《合欢树》拆解出的第三点 。言而无文 , 行之不远 。这正是我们需要仔细揣摩和锤练的地方 。
结语
我们从史铁生的文字里看得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时 , 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宁静 。――蒋子丹史铁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 , 他的散文虽然寥寥数语 , 但是语言准确、拙朴 , 将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进行细致的描摹 , 并在平淡拙朴的艺术语言将事物赋予了灵魂和深度 , 引人思考、发人深思 。
这就是史铁生的散文看似短小平凡 , 却是很多巨著无法超越的 。他创作贴近现实的语言及毫无斧凿痕迹的巧妙构思 , 是他人无法比拟的 , 因此也是后人努力追求的 。
- 关于单身狗的说说(单身狗图)
- 关晓彤多重(关于关晓彤的歌有哪些)
- 关于错过的爱情的说说(关于伤感爱情的说说)
- 关于恋爱的文艺说说(谈恋爱比较文艺的说法)
- 恋爱行为学(关于恋爱)
- 爱情的照片带字(关于爱情句子的图片)
- 感情纠葛有哪些行吗(关于情感的句子)
- 关于婚姻故事(婚姻故事 豆瓣影评)
- 机能|给宝宝一个安全的“家”,关于宫颈机能不全的这些知识你一定要知道
- 恋爱难还是婚姻难(关于结婚难的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