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情感主旨(散文主旨和小说主旨的区别)

【文章情感主旨(散文主旨和小说主旨的区别)】


文章情感主旨(散文主旨和小说主旨的区别)

文章插图
主旨(情感)概括
主旨,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作者对人、事、景、物的认识和态度,以及由此表现出的感情倾向 。


[典例] (2014·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
粮 食
学 群
①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样问了 。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 。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
②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动物,用不同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 。它们就是我们的粮食 。人类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 。无处不在的粮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视被糟蹋甚至被篡改的东西 。
③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至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前,让人参与其中 。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粒,那是天和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 。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需要将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 。稻子长成了,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 。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当它来到餐桌上时,人怎么会随随便便对待呢?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 。
④养一头猪是一个家庭屋顶下的大事件 。一个“家”字早就说出了一头猪在家庭中的地位 。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喂它养它,为它搔痒,为它梳理毛发,清除上头的虱子 。当年,我的爷爷奶奶就这样在家里养猪 。
⑤猪养大养肥了,整个村子都知道 。一头猪大了,就得送往肉食站,就像男儿大了就得出门,女儿大了就得出嫁一样 。送猪的头天晚上,奶奶特意往猪潲里多放了些红薯皮和糠,爷爷奶奶一齐过去,看着它吃 。看它吃得那样开心,两位老人都有些于心不忍:它不知道这是它的最后晚餐 。
⑥送猪用的独轮车已经备好,奶奶特意在上头垫了一只麻袋,这是她能够为她的猪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 。独轮车转动起来,一路上的坎坷,全都通过那只上了辐条的木轮来到猪身上,在它腹部和臀部的肥膘上颤动、晃荡 。猪跟着颠簸一路哼哼唧唧,起伏大叫得也响,叫得响肥膘也荡得汹涌一些 。那不是一般的肥膘,那是春荒时的粮食,一家人的命根 。路的一端传来奶奶的呼唤:
“猪娃子耶,回来哟!”
⑦像是招魂,又像在呼喊着粮食 。
⑧大机器时代,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被切断 。来到人们面前的,只剩大米、面粉和肉食 。甚至连这些都不是,只是米饭、面包和精美的菜肴,或者干脆就是一包包袋装的食品 。一头接一头的猪或牛,被倒挂在流水线上,就那么嗞的一下,顷刻被一分为二,分别流向两边的生产线,被切割被包装,成为食品流向市场 。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只有喧腾与暴力,再加上冷血与不可一世的狂妄 。机器颠覆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 。吃饭成了工作,成了闲暇,成了友谊,成了角力场,成了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
⑨化肥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通往食物的路变得简单快捷,变得容易 。农药又恰好可以代表人类的贪婪与凶恶在这个世界上出席,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 。人对于食物不再怀有敬意,有的只是贪婪的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快感 。饥饿已经远去,食物因多而贱,没有了饥饿,我们拿什么去尊敬食物呢?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我们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
⑩小的时候,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饭粒放进嘴里,一粒,两粒,缓缓地咀嚼,仿佛在从事一项极其庄严、极其神圣的事业 。是啊,这是我们一生都要从事的事业 。我们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来,生命也会随之停顿 。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晚餐的情景:整个屋子只为这样一件事情而存在,油灯因为它而照耀,地球为了它从白天转到了夜晚!那时候,我们吃得最多的是红薯;那时候,我们讨厌红薯 。但恰恰是这些红薯,还有少量稻米把我们喂养成人 。红薯、麦子和稻米,正是它们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 。后来我们看事物想问题,都带上它们的痕迹 。
?从一粒稻米身上,我听到一条江的流声,听到雪山在冬眠,又听到阳光在催它上路,听到云在飘,风在吹,雨水和泥土在窃窃私语 。由此我知道,世间万事,人心的重量,全都可以用一颗麦子或是一粒稻米来称量 。我知道,粮食不但进入血肉,也成了我们的灵魂 。
(选自《散文》,2013年第10期 。有删节)
题目: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




[解析] 解答本题,需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标题“粮食”直接点明文章的话题,不难看出作者借助写“粮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解答第一问“概括全文主旨”时,可运用“串联层意法” 。第一层(①~③段),从“问候语”写起,引出本文的话题“粮食”,显示出粮食对人们的重要性;第二层(④~⑦段),通过“养猪”这个农村生活场景,表达出珍爱粮食、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第三层(⑧~?段),写科技发展的时代,人们对自然的不尊重,对粮食的“篡改”,对食物不再怀有敬意 。
解答第二问“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时,需根据第一问概括出的主旨,联系现实谈自己的看法,即该文主旨对自己的启示或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粮食 。
[参考答案] ①文章充满温情地叙写了农业时代粮食与人的血肉联系,并以之与大机器时代粮食生产、消费方式进行对比,表明了粮食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和全部,表达了应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 。②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们应该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在黄土上,烈日下,风雨中,农民播种、拔草、收割,一年又一年,腰弯了,背驼了 。那一粒粒饱满的粮食里,流淌着农民的汗水、农民的心血 。爱惜粮食,是对农民的尊重,对劳动的尊重,更是对自然的敬仰和对生命的敬畏 。惜食惜福,从我做起 。




(一)主旨(情感)概括“三方法”
方法一分析关键法
对文章的中心而言,文章标题、开头、结尾,文中的抒情议论句、某些情感倾向明显的描述词句等,或直接表露情感和观点,或暗含中心意思,都是关键部分,抓住了这些关键部分,就抓住了文章主旨 。
方法二串联层意法
先归纳每段或每层的意思,再将每段(层)的中心联系起来,在整体上找出它们表达陈述的集中点,从而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
方法三因文而异法
①写人叙事类:什么人,什么事,表达了什么精神、人格 。要对人物做出评价,或赞美,或揭示、评价事件的意义,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 。②写景状物类:写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感情或阐发了什么哲理 。③议论说理类: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明了什么观点 。






有注解的一定不要忽视注解,注解对了解相关时代背景具有重要作用,可由此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 。


(二)主旨(情感)概括的答题模板
概括主旨的格式一般为:概述文章内容(本文通过记叙……,塑造了……形象)+写作意图(表达了……,抒发了……情感愿望) 。




 (2012·山东高考)你认为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6分)
[品思路]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主旨的能力 。根据文中的关键信息“甚至他们更相信后者”,可知作者对城市生活的批判与厌恶;根据“完全符合自然的悠悠节奏”,可知作者对古村按部就班生活的向往;根据“已经足够让人震惊”,可知作者对农村贫穷落后的同情与忧虑 。
[品答案] ①对生生不息的乡土文明和从容恬淡的劳作生活的敬重(或“赞叹”) 。(表示肯定的方面,2分)②对奢华、喧嚣的城市文明的排斥与反感 。(表示否定的方面,2分)③对城市文明冲击乡村生活的现状深表担忧 。(表示担忧的方面,1分)④对贫困落后的农村生活的同情 。(表示同情的方面,1分)




阅读《端午的阳光》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
端午的阳光
熊红久
①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
②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父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 。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
③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 。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之中的 。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 。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 。一个普通的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 。
④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 。
⑤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子 。在结束自己的物理生命——肉体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 。被江水濯洗的灵魂,犹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 。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行吟,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 。
⑥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
⑦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陨落,唤醒了一种文化的崛起,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 。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 。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 。
⑧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楚辞”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黏软的糯米联系起来 。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苞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 。
⑨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神上抵挡艰难生活的盾牌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闾大夫叩谢 。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舌津 。
⑩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殇》和汨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江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
?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汨罗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 。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对三闾大夫而言,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 。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 。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 。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情会沉重许多 。
?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 。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 。好在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 。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聆听到了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 。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 。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映像 。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请概括文章的主旨 。(6分)
答:






参考答案:文章从“端午的阳光”这一意象入手,叙写屈原投江殉国的历史事件,评说屈原与端午文化的密切关系,(2分)表达了对屈原伟大人格的赞美,对端午文化之光的敬重,对历史名人带给历史文化影响的沉思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