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内心强大的方法(怎么让自己的内心变强大)



让内心强大的方法(怎么让自己的内心变强大)

文章插图

是什么让我们内心不得安宁

练习自我关怀的首要原则是:直接面对我们的困惑而不是压抑它 。为了做到这一点 , 我们有必要从根本上正视自己的内心 , 看看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 并让各种情绪按照它原本的样子进入我们的情感世界 , 而不是想着该如何马上改变它们 。

我们需要练习冷静的觉察 , 并借此创造出内在的空间 。我们所想所感所体会的一切 , 你无须改变它们原来的样子 , 如此便能够享受这个空间中的一切;而要想使这个空间始终保持足够的开放与宽敞 , 则要求我们用爱和关怀去填充它 。

不然的话 , 整个空间就会冷却乃至萎缩 。然后 , 我们便不得不和自己所有的想法、情绪与感受挤成一团 , 紧接着 , 整个人也陷在狭小的空间中动弹不得 。这样 , 我们将会失去能够俯瞰全局的视角 , 进而陷入各种忧虑与自责这样看来 , 内心不得安宁原来是先天的内在空间与温暖不足造成的!

当我们经受了剧烈的情感打击 , 被痛苦、悲伤恐惧脆弱、羞耻或绝望等等情绪包围侵袭的时候 , 就会发现 , 陷在其中其实很难保持内心空间的开放 。

我们的知觉无论从能力还是意愿上都会大打折扣 , 甚至在瞬间被冻结 。这一刻能帮我们的 , 就是有意识地用爱来关怀自己 。自我关怀会协助我们 , 给自己的知觉“加温”直至情绪恢复到出入畅通 。

以佛教精神为核心的心理学中 , 人们描述了四种无可度量的情感特质 , 即四无量心 , 它们的功能就是填满开放的知觉空间 。慈( Maitri),悲( Karuna),喜( Mudita),舍( Upeksa) , 这四个不同的侧面描绘了所有生物和谐共处、密切联系并相互影响的精神基础 。而培养这四种情感特质 , 就是实践自我关怀的坚实基石 。


让内心强大的方法(怎么让自己的内心变强大)

文章插图
真正的慈爱是共享 , 而非占有

慈爱 , 或者具体说是出自内心的善意 , 指的是一切生物希望与他人和谐而舒适共处的美好意愿 。当然 , “一切生物”也包括我们人类自己 。这种情感的根本来源基于一个基本的认识 , 即所有生物从出生开始 , 就时刻希望自己可以自在安宁地享受生命 。有谁不曾怀有这一美好愿望呢?

当我们说到慈爱这个概念时 , 谈论的并非那种以占有与独享为特征的罗曼蒂克之爱 , 而是一种更类似于母亲对新生儿的那种无条件且毫无保留的爱 。从这样的爱出发 , 她自然会将精力与注意力全部投射在所爱的对象身上 , 在不由自主地亲近他之余 , 设身处地地理解他的要求与感受 , 而不对他预加任何回报的期待 。

只要我们心中还保留着那份希望大家都过得好的原始愿望 , 就不会在其他人身上看到恶意或冷漠 , 而是始终能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

慈爱在这里意味着我们心灵深处对善的自然趋向 。当我们能够友好地对待自己的时候 , 也就不难敞开内心 , 自发而友好地接纳他人 。对着自己能够温柔地笑出来 , 也就不会再对他人摆臭脸了 。

可是 , 对自己友好绝不等于自恋 。当人们处于一种近似自恋的状态时 , 心中便不会再给他人留出位置 , 而是希望时时事事都围绕着自己 。个人的事务与利益将享有绝对的优先权 , 心中的善意即慈爱 , 也就变成了一种只能供自己调用的私人资源 , 无法再与他人共享 。而真正的慈爱并不排他 , 人人都可以拥有 。


让内心强大的方法(怎么让自己的内心变强大)

文章插图
悲悯他人的人会因爱而降低对苦痛的敏感度

慈悲 , 也就是四种情感特质中的“共同感受” 。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肯·杰默认为 , 慈悲诞生于这样的时刻 。爱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 , 与降临在人身上的苦难狭路相逢 , 于是爱意在困境中试图维持自身善的特质 。

正如孩子生病了 , 妈妈会照料他;孩子被吓到了 , 妈妈会安慰他;孩子伤心了 , 妈妈会哄他;而孩子淘气了 , 妈妈则会温柔地提醒他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一样 。这就是最简单的爱与苦难之间的互动 。

关键是 , 无论孩子表现如何 , 妈妈的处理方式与态度始终带着爱意 , 心总是向着他的 。

古德语中“慈爱”一词的来历就非常形象地描绘了这样个场景:“膝上或怀里抱着一个孩子时的感觉 。”人都有自然而然希望大家都过得好的愿望;由此可以引申在不幸面前 , 人人也都希望所有的同类都能免于苦难带来的痛苦折磨 。

值得注意的是 , 慈悲 , 即同感 , 和同情的内涵迥然不同 。当我们同情他人的时候 , 其实是在以一种高于他人的视角向下俯瞰 , 并抽身于他人的感受之外 , 权衡利害安危 , 避免自己陷入相同的遭遇之中 。而这个过程中缺乏了基本的人性 。只有意识到 , 不幸可能在任何时刻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 苦难本就是人生的一部分 , 才能帮助我们对他人生发出慈悲之心 , 而非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评判对错;

但把同感即慈悲与同情相混淆 , 在现实中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神经学的研究成果显示 , 人在经历同感与同情时 , 大脑中被刺激的区域完全不同 。同情是一种负面的 , 会造成能量损耗的感受 。人们在面对同情的时候 , 通常也会伴随着对痛苦的感知 , 并很有可能在同情中丧失自我 。

慈悲却恰恰相反 , 是一种正面的 , 会产生能量增发的感受 。悲悯他人的时候 , 人们不但会感受到心底的爱意 , 同时也会转换观察事物的视角 , 这有助于我们发展出照料他人的能量 , 并能够感同身受 , 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我们只是多了一个角度 , 并没有迷失自己 。

慈悲是残忍的反义词 。悲悯他人的人会因爱而降低对苦痛的敏感度;反之 , 残忍的人则会因为恨意或冷漠 , 加强对不幸的感知 。我们越是勇敢 , 越是把心打开让它与苦难自然接触 , 越有可能感受到慈悲的力量 。那种力量有如和煦的日光 , 会让内心的一些东西慢慢融化 , 而非结冰 。


让内心强大的方法(怎么让自己的内心变强大)

文章插图
同喜:珍视生命中一切美好事物的能力

同喜是一种能力 , 是一种懂得珍视生命中美好事物的能力 , 是知道应当为美好事物在生活的萌发与传播而感到喜悦的能力 。这种共同的喜悦会让心灵(重新)获得勃勃生机 。

这种感受如同一位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各方面能力不断得到锻炼与提升时所体验到的 , 尤其是看到孩子为了自己的喜好和兴趣不懈地付出努力 。又好比孩子向妈妈展示一幅自己画的画 , 如果妈妈此时能够与他同喜 , 那么孩子的脸上定会绽放出无比灿烂的光芒 。那种喜悦来自于妈妈对他的肯定 , 更来自于他因肯定而得到增强的自信心 。

正是由于之前所说的 , 痛苦也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 我们才更要学着有意识地去感受平常生活中那些令人感到愉悦和美好的事物与经验 。只有这样才算经历了完整的人生 。

这种“不经悲喜岂懂人生”的视角也可以应用在我们看待自己的时候 , 也就是说 , 我们不能始终把目光聚焦在自己的弱点与劣势上 , 也应该看到自身的长处与那些值得被肯定与珍惜的个人特质 。这种对自我的重视与肯定让我们顺利地看到他人的优点 , 给予他们身上有价值的部分以正面的评价与赞赏 , 而不是一味地去妒忌他人 。

但也要注意 , 在感受同喜的过程中 , 人们依然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局限 。因此不该将这种享受真实人生的喜悦 , 与那种为了逃避对痛苦的恐惧而强装出的过分热情相混淆 。


让内心强大的方法(怎么让自己的内心变强大)

文章插图
舍得:停止了对片刻欢愉抓住不放

出于人的本性 , 我们总喜欢在生活中一面流连于美好的事物 , 一面竭力阻止任何不快的发生 。而舍得作为一种情感特质 , 它的主要功能是有效抵制这种对自身长远发展无益的趋喜避忧的原始本能 。

如果人们清楚地知道万事万物在根本上是相通相连的 , 又能深刻地领悟万事万物皆转瞬即逝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 那么 , 人们自然有理由舍得 。

除此之外 , 人们可以因此摆脱各种评价与判断的桎梏 , 无论遭遇何种境况 , 都能够以开放平静的心态去面对并拥抱自已的人生了 。

另外 , 不该把舍得与消极认命混淆 。舍得是自由开放、平静安宁的基础 , 在这个基础上 , 慈爱、慈悲乃至同喜才会明发并绽放 。

这正是一个真正懂得什么是爱的母亲会做出的决定:与她即将步入成熟阶段的孩子告别 , 放手让他踏上自己独立的人生之路 。她知道 , 孩子将要经历的人生不仅包括喜悦 , 还将时而伴随磨难 。她也知道 , 无论自己多么想帮他免除一切苦痛 , 她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切发生 。但她对孩子的爱永无止境 , 她将永远用喜悦和关怀温暖孩子的心 , 而不是用枷锁与束缚将他绑在自己身边 。

把自己交付给人生的长河 , 不去过问奔涌的河水将带着我们流向何方 。这并不是听天由命 , 而是明智之选 。我们并没有因而逃避责任 , 也不是就此不管不顾 , 只是停止再去控制那些本就不在我们掌控之中的事情 。我们停止了与苦难的对抗 , 也停止了对片刻欢愉抓住不放 。

放手并不容易 , 尤其当我们出于恐惧想要紧紧攥住什么的时候 。可是 , 只有在我们放弃了逆苦难而上的努力之后 , 才能学会更好地体会我们心中原原本本的真实感受 , 让它们在我们的体内畅行无阻地流动 。也只有这样 , 我们才会真正懂得如何用慈悲之心对待自己 。

等我们明白了这一切之后 , 自然会发现 , 那些感觉其实已经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我们会借由这样的经验清楚地了解到 , 每个人生下来都会经历各式各样的忧愁与苦恼 。逆境所带来的苦闷是一时的 , 是可以被转化的;同时 , 也是可以通过对慈悲的实践而减轻的 。

以上这些充满智慧的洞见 , 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对命运的反抗情绪 , 使我们更容易接受情绪与事物本来的面目 , 不加评判 , 也不试图改变 。正面积极的“缴械投降” , 不但省得我们继续在无益的挽留或抵抗中浪费能量 , 也从另一方面为我们汲取了自由流动的生命力量 , 我们可以将这份能量用在真正需要它的地方 。
【让内心强大的方法(怎么让自己的内心变强大)】

让内心强大的方法(怎么让自己的内心变强大)

文章插图
","content_hash":"ba3581f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