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知识)

这是宸妈2021年发布的第63篇原创内容

全文共计7413字 , 大约需要5-10分钟时间阅读

又是一年525心理健康日 , 我喜欢这个节日 , “我爱我”的谐音 , 从心理的层面而言 , 任何人首先应该爱自己 , 然后才能拥有爱别人的能力和勇气 。换句话说 , 一个人 , 连自己都不爱 , 也谈不上能够健康、充分的爱别人 。我从来不赞同飞蛾扑火的爱 , 牺牲自己的爱 , 只是成全自己的爱 , 不一定就是对方所喜欢和能接受的 。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知识)

文章插图
我爱我

说到爱 , 这个人类永恒的精神主题 , 不由的想多说几句 。

从我们还在妈妈体内开始 ,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 , 即使是胎儿 , 在妈妈的子宫内 , 也会受到妈妈的情绪影响 , 出现严重的缺乏安全感现象 , 从而导致宝宝出生后的养育困难 。所以现代科学孕产建议孕妇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 积极乐观的渡过孕产这个特殊的时期 , 从而为宝宝一开始的心理健康打下扎实的胎教基础 。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知识)

文章插图
安全感

而随着宝宝出生后 , 原生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 安全感的建立 , 往往在孩子3岁前 。中国古语说:“三岁看老” , 其实用现代心理学研究的角度来解说 , 是指3岁孩子在原生家庭中建立的安全感 , 会伴随孩子终身 , 影响孩子终身……

再多说两句原生家庭 , 没有原生家庭没有现在的我们每一个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活在我们各自的原生家庭影响中的 , 或多或少 , 成就和挫败 , 都是不可避免的 。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知识)

文章插图
家庭

可是 , 我们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 , 又是可以完全脱离原生家庭的独立个体 , 所以构建自己健康的心理 , 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 。在心理问题频发的当下 , 有哪个社会人可以绝对的说自己的心理完全没有问题?不会受到各种消极情绪的影响?又有哪个社会人可以让自己真的杜绝心理活动而生活呢?

所以 , 525这一天 , 让我们来谈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心理类书目的阅读 , 帮助自己寻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来构建更积极健康的心理吧!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知识)

文章插图
13本心理书单

我从2020年和2021年这两年的上百本阅读过的书目中整理出了以下13本心理书目 , 敬请收藏:

1.《你想过怎样的一生》

2.《生命的探问》

3.《原生家庭》

4.《情感勒索》

5.《性格拼图》

6.《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

7.《我的内在无穷大》

8.《热锅上的家庭》

9.《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10.《长不大的父母》

11.《亲密关系》

12.《儿童教育心理学》

13.《与青春期和解》

《你想过怎样的一生》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知识)

文章插图
《你想过怎样的一生》封面

《你想过怎样的一生》是一份特殊的礼物 。

作者海克·法勒看到刚出生的可爱侄女时 , 突然萌发了创作灵感:写一本独一无二的书 , 让侄女知道即将要面对的一生 。

她亲身采访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国籍的各色人物 , 只问他们一个问题:“生活教会了你什么?” , 集合成了这本从0 到100 岁的故事 。

这是一本绘本 , 我将它作为525心理书单的第一位 , 是想要我们每一个人 , 不论是孩子还是成人 , 在这个烦乱浮躁的世界 , 都通过这本绘本的阅读暂停下自己匆匆的脚步 , 问问自己:你想过怎样的一生?

或充实 , 或平淡 , 或繁华 , 或简单 , 我们每个人 , 终其一生 , 都应该不断的问自己这个哲学问题 , 什么样的一生 , 是我们自己想要的?


《生命的探问》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知识)

文章插图
《生命的探问》封面

作为“意义疗法”的创始人的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 。在纳粹时期 , 作为犹太人 , 他全家都被关进了集中营 , 只有他和妹妹幸存 。弗兰克尔不但承受了这炼狱般的痛苦 , 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 , 开创了意义疗法 , 找到向死而生的勇气 , 也留下了人性最富光彩的见证 。

他的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已被出版 24 种语言 , 全球销量逾1000万册 。这本《生命的探问》 , 是弗兰克尔重新被发现的一部杰作 , 其中所收录的文章是弗兰克尔于1946年发表的三篇演讲的抄本 , 其内容强大有力 , 时至今日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

这些文章简明扼要地再现了这位伟大的精神医生的全部思想 , 在之后的几十年中 , 他又通过无数篇文章与书籍将其拓展完善 , 其中阐明的思想深度至今令人难以望其项背 。

他以自己经历的丧失、失去自由、饥饿和对死亡的恐惧等这些痛苦的经历为支点 , 运用科学的心理治疗技术 , 将希望、友谊和使命感传达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

他用毕生的努力向世界表明:只要活着 , 凡事都有可能 。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 , 都可能会遭遇无数个低潮的时期 , 在这样的低潮时期 , 诸事不顺、情绪低落 , 会忍不住的抑郁情绪泛滥到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 弗兰克尔一生都在传递一个主题:所有危机 , 都是考验人性的机遇 。

好好活着 , 才有翻盘的机会!


《原生家庭》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知识)

文章插图
《原生家庭》封面

苏珊·福沃德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和作家 。我书架上她的系列作品最多 , 这份书单中 , 我只列举了两本(《原生家庭》和《情感勒索》) 。

《原生家庭》是心理学经典作品之一(《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是另外两部经典作品 。)

在这本书中 , 苏珊·福沃德博士通过工作中接触到的大量真实素材 , 分析了不健康的原生家庭是如何伤害子女 , 并特续影响子女成年后的生活的 。

苏珊说:“不健康的家庭体系 , 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 , 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

但是 , 重要的 , 不是我们去控诉这样的父母以及这样的原生家庭 , 而是要学会面对!

苏珊在书中传授具体的对策 , 使那些受过或仍在承受父母伤害的人们获得勇气和力量 , 从与父母的负面关系模式中解脱 , 恢复自信和力量 , 得到自由和幸福 。

这是一部振聋发聩的家庭心理疗伤经典之作!

我强烈推荐每一个成人都应该看一次!

正如我在前文中所说 , 现实生活中 , 我们的确不可忽视原生家庭的影响 , 但是生活总是向前的 , 我们总是需要去更加积极乐观的去面对哪怕是一地鸡毛的生活 , 与其抱怨和叛逆 , 不如好好应对自己的当下!

我喜欢苏珊在《原生家庭》中讲述的这种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 。


《情感勒索》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知识)

文章插图
《情感勒索》封面

这是世界上首部提出“情感勒索”概念的心理学经典 , 在美国畅销20年 , 带起“情感勒索”讨论与写作风潮 。

苏珊在这本书里精准剖析了情感勒索者的动机与套路 , 从辨别与诊断 , 到应对与自救 , 《情感勒索》以来自家庭与职场的大量案例 , 介绍简明好用的人际求生方法 , 教会你应急止损 , 重建信心 , 打破勒索与屈服的恶性循环 , 走出人际关系中的迷雾 。

我们最关心、血缘最浓、交往最频繁的人 , 对我们的杀伤力是最大的 。这是因为我们互相知根知底 , 就算并非有意 , 也清楚能怎样利用彼此心理和情感上的弱点来达到目的 。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知识)】
这导致了很多人际关系噩梦的基本形式——情感勒索 。勒索者抓住受害者的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 , 双方一起被困在恶性循环之中 。苏珊在这本书中对情感勒索的根源做了全面、深刻的分析 , 并对勒索者和受害者的类型做了归纳 。

一段关系之所以能坠入勒索的陷阱 , 是勒索者和受害者双方的弱点共同造成的 。而情感勒索看似以受害者让步、勒索者满足告终 , 实际上侵害了受害者的自我完整性 , 也让勒索者的心态更加扭曲 , 关系中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她告诉我们 , 面对情感勒索时 , 如何应对才是正确的 ,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训练学会摆脱情感勒索的方法 。

最重要的是:摆正立场 , 坚定信心 , 没有人可以强迫内心强大的你自己!

《性格拼图》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知识)

文章插图
《性格拼图》封面

你是什么性格的人?外向?内向?还是综合性格?你的性格类型塑造了你 , 但没有锁定你!

我喜欢西尔维亚?洛肯在《性格拼图》中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我们的性格并非一成不变 。严格来说 , 它更像是位于“内向—外向”两个极端之间的曲线 , 区别仅在于更靠近内向还是外向 。而且 , 每种性格类型都不是孓然独立的 , 它们之间存在巨大的自由空间——作为外向者有时需要从事内向型工作 , 比如科研或埋头写作;内向者有时需要从事外向型工作 , 比如销售、讲话或管理团队 。

真正的性格形成于自我实现的过程!我们虽不能选择自己的遗传特征 , 但可以根据环境和心境的变化 , 自主地做出选择 , 在性格曲线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舒适区 。

只要清楚自己的优势和需求 , 你完全可以发挥能动性 , 不断拓展自己的舒适区 , 在形形色色的协作关系中(与家人或伴侣相处 , 与朋友或同事相处 , 与老板或员工相处 , 等等)做到游刃有余 。

希望通过这本书的阅读真正的能让你内心强大到足以摆脱外界对你性格的定义 , 成为那个你最想成为的你自己!


《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知识)

文章插图
《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封面

这本书 , 自1981年首次出版后 , 印刷了近百万本 , 翻译成多种语言 , 在世界有广泛的影响 。截止2019年 , 这本书已经出版了35周年!我读到的版本就是后浪·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纪念版 。这本被家庭治疗先驱维吉尼亚·萨提亚力荐的情感疗愈指南书就是《分手后 , 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一本情感工具书 。它详细的帮助读者从别人的另一半 , 变成独立完整的自我!

书的作者布鲁斯·费希尔(Bruce Fisher)是教育学博士 , 他开创“离婚后心理重建模型” 。书中引用了许多布鲁斯博士讨论班里学员的真实案例 , 用19个步骤架构了一套非常实用且有效的框架 , 从情绪的角度帮助分手后陷入恶劣情绪的人们一步一步地走出阴霾 , 只要按部就班地按照书中的步骤完成阅读和重建 , 就可以帮助你处理两性关系中出现的情绪问题 。不仅仅是你的爱情 , 你的婚姻 , 还包括你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承受到的错误的来自父母的两性关系示范压力 。

我喜欢读这样有很多案例和方法的心理科普书籍 , 通俗易懂又可以直接上手!一段感情的结束 , 也许就是一段新生!成为更好的你自己 , 自然会拥有更好的未来!


《热锅上的家庭》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知识)

文章插图
《热锅上的家庭》封面

说到家庭治疗 , 《热锅上的家庭》这本书是经典 。

2020年4月 , 这本长销不衰40年、在樊登读书会上收听收看量破1300万、由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知乎大V李松蔚老师重磅推荐的40周年纪念版由后浪最新推出 。

经典必然是有益的 。

家庭治疗发展到今天 , 总共也只有六十多年 , 这本《热锅上的家庭》自1978年成书以来 , 在全美掀起了广泛讨论的热潮 , 是家庭心理治疗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作品 , 甚至可以说是家庭治疗的入门书!

它不是一本常规意义上的心理学理论书 , 它以小说式行文 , 从离家出走闹自杀的女儿 , 到貌合神离的夫妻 , 再到父母双方的原生家庭……你以为问题基本解决了 , 却发现那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喘息;你以为这个家难逃分崩离析的命运 , 黎明前的曙光却不期而至 。全书30万字 , 以布莱斯家的治疗案例为主线 , 穿插讲述家庭治疗的理论和依据 , 从心理学原理到治疗师本身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 都做了详细的阐述 , 可读性很强 。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 , 既能引发普通读者对家庭的思考 , 也提供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对家庭治疗技巧的探讨 , 相信也会让对家庭治疗感兴趣的专业读者收获不小 。

我们都是家庭的一份子 , 很多的心理问题都是源于家庭内部或显性或隐形的矛盾 , 理清楚了家庭问题 , 自然家庭成员的心理也会轻松很多!


《我的内在无穷大》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知识)

文章插图
《我的内在无穷大》封面

《我的内在无穷大》是国内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张沛超的自我探索心理课 , 在这本书中张沛超带我们去突破关系束缚、卸下防御伪装、修通情绪困扰、找到自我价值 。

我很喜欢一句积极心理的话:“外面没有别人 , 只有你自己 。你能改变的 , 只有你自己 。”

我们会感到迷茫和困惑 , 从根本的原因来说 , 是源于对自己认识不清晰 。一切迷茫与困惑的解药 , 唯有:不断地认识你自己

我们一生的际遇 , 除了外部条件影响外 , 更多是由我们所不知道的自己去选择和创造的结果 。

对自己的认识越深 , 对人生的规划就越清晰 。

心理学告诉你 , 人生中所有的迷茫与困顿都是一个信号 , 在提醒你 , 该向内心看一看、该关照自己的内心了 。

我们过去的经历、被情绪加工过的记忆、环境的影响、防御机制等构成了我们庞大且复杂的内心世界 , 随时左右着我们的选择 。这就意味着 , 对内在的认知程度越深 , 越可以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

看到 , 并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 , 愿你能做自己的知己 , 找到生命的原动力 。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知识)

文章插图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封面

心理学大师荣格曾经说过:“内在小孩是一切光上的光 , 是治愈的引领者 。”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 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 。这个长不大的小孩是由我们过去的经历造就的 , 平常不会显现 , 当ta得不到关心、爱护与疗愈时 , ta就成了一个阴晴不定的孩子 。内在小孩是每个人内心中的孩子 。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是施琪嘉基于创伤心理20多年的研究所著的心理自我疗愈整合书 。

在这本书中中 , 施琪嘉针对内在小孩的5大需要+5种情绪+5个价值信念 , 提出了系统性的自我疗愈内在小孩解决方案:看见→共情→改变!

“如果你的运气足够好 , 你的父母能善待你 , 那么在你成长的过程中 , 这个内在小孩就会健康快乐地活着 。可是 , 如果你很不幸地生长在一个环境特别恶劣、得不到父母善待和珍惜的家庭里 , 那么你的内在小孩就会变成一个有创伤的内在小孩 。”

我们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一个孩子的状态 , 这个内在的孩子不会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而消失 。相反 , ta会永远像一个孩子一样躲藏在我们内心的角落里 。

那些童年被伤害的孩子 , 内心都有一个无底洞 , 他们的内在小孩在无底洞里沉沦 。他们需要很多很多的爱和安全感才能填满内心的无底洞 , 才能逐渐疗愈他们的内在小孩 , 最终成长为一个温暖的充满爱和积极的正能量人 。


《长不大的父母》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知识)

文章插图
《长不大的父母》封面

我们都是第一次为人子女 , 也都是第一次成为父母 。我们都平凡又无可选择 , 都在原生家庭里受过伤害 。但是我们可以终止这一恶性循环 , 学会用成熟的方式走出童年的伤 。

我喜欢作者加藤谛三在这本书中所举例的丰富又真实的案例 , 用案例来深入分析“长不大的父母”的形成原因和心理构造 , 并提出了终结这一恶性循环的有效建议 。

小时候没有被爱过的人 , 即便长大 , 身上还是会残留着想任性撒娇、为所欲为的欲望 , 会想让地球围着自己转、想要受到瞩目 。

说白了 , 他们的内心依旧是一个爱撒娇、缺乏责任感且依赖心极强的小孩 。

成年人的社会无法满足他们的幼儿式愿望 , 于是他们会将自己想要撒娇的欲望投射到亲子关系中 。

在面对与自己权力、力量、地位不对等的孩子时 , 他们更容易表现出:依赖、强迫、操控、隐形虐待、施恩图报、假性互惠等行为 。

我们都要学会和自己的内心和解 , 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身心健康长大的人 。

《亲密关系》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知识)

文章插图
《亲密关系》封面

《亲密关系》是持续十六年畅销经典、知见领袖克里斯多福?孟最权威的亲密关系指导方案 , 在美国、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中国的数十万家庭受益 。

这本书是由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身心灵作家张德芬翻译并全力推荐的 , 让你掌握所有人际关系包括温暖浪漫的亲密关系的本质 。

人是社会性的物种 , 所以我们都需要安全的亲密关系 。

我们从原生家庭中父母的相处中最早习得亲密关系 , 并在随后的人生经历中不断的印证和实践 , 最终获得专属我们个人的亲密关系能力 , 或强、或弱 , 终归是我们自己的 ,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自己的内在保持平衡的 。

那些虐恋中受虐的一方 , 迟迟不愿意走出来 , 大多数是因为在这段不正常的亲密关系中他们往往能够得到心理的暗示满足 。

附上《亲密关系》中列举的能帮助你做出有效沟通的八个纲要问题:①我想要什么?②有没有什么误会要先澄清的?③我所表达的情绪 , 有哪些是绝对真实的?④我或我伴侣的情绪 , 是不是似曾相识?⑤这种情绪是怎么来的?⑥我该怎么回应这种情绪?⑦情绪背后有哪些感觉?⑧我能不能用爱来回应这种感觉?

愿你读完这本书能够真正的习得一份亲密关系的能力!


《儿童教育心理学》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知识)

文章插图
《儿童教育心理学》封面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 , 身边很多熟悉的新手爸妈都会找我推荐育儿书 , 阿德勒的这本《儿童教育心理学》是我必推荐的书目之一 。

作为和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二十世纪三大心理学家之一的阿德勒 , 是个体心理学创始人 ,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 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 , 被称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 。

阿德勒的教育思想理念影响了风靡全球的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提倡民主育儿的鲁道夫·德雷克斯以及美国S.T.E.P.父母效能系统训练等诸多教育理念 。

《儿童教育心理学》是一本畅销了近100年的育儿圣经 , 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 , 全球发行量超50000000册!

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中 , 阿德勒强调在儿童的教育过程中 , 父母以及教育工作者要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儿童独立、自信、勇敢的品质 , 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

实际上 ,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 。比如孩子害羞、孤僻、口吃、尿床、打架、说谎 , 甚至不爱学习等背后都有各种各样的心理诱因 。

关注到孩子这些失常行为 , 阿德勒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中系统的分析了孩子出现这些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的诱因 , 给家长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案 。

这是一本极其易读的家教书 , 阿德勒希望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可以更容易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有意识的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确健康的人格!

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 , 是教育的首要目的 , 更是每个新手爸妈的第一心愿 , 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这本经典养育圣经 , 推荐给你们!


《与青春期和解》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知识)

文章插图
《与青春期和解》封面

绝大多数的青春期孩子都和家长关系极度恶劣 , 青春期问题 , 似乎成了一个社会化问题 。为什么家长们捧在手心里呵护着长大的宝贝长到十多岁就成了这样叛逆的恶魔?到底应该怎么样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呢?

在美国天普大学杰出心理学教授劳伦斯·斯滕伯格(Laurence Steinberg)的这本《与青春期和解》一书中 , 斯滕伯格系统的讲述了如何与青春期青少年相处 , 如何构建更好的亲子关系 , 如何理解青春期青少年的叛逆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

斯滕伯格认为青少年阶段是从10-25岁的一个生命阶段 , 孩子们在前青春期和青春期早期(10-13岁)这个阶段身体开始快速发展;在青春期中期(14-18岁)因为身体的发育 , 让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 , 是个成人了 , 所以迫切的想要证明自己 , 可是与之不相匹配的是孩子的心理和认知水平发展还不成熟 , 他们的很多言行在父母们看来是不成熟的;青春期后期和成年过渡期(19-25岁)的孩子则将经历主控调节情绪、控制冲动、平衡风险和回报的前额叶的发育要到22岁甚至25岁才完成最后的成熟阶段 , 在这个时期青春期才将最后结束 。

理解了青春期是一个漫长的生命阶段 , 我想各位父母在面对孩子们青春期叛逆时就更应该明白慢下来的重要性 。要尊重孩子在这一特殊的生命时期的身心发展规律 , 也要理解孩子的情绪失控背后的生理和心理原因 。

一般对于青春期叛逆孩子的家长咨询 , 我会建议家长先做些改变 , 首先重新建立和孩子的关系 , 关系好了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

放下家长的面子和威严 , 真正的从孩子的身心发展去理解青少年的思想行为 , 这本《与青春期和解 理解青少年思想行为的心理学指南》建议每个遭遇青春期孩子叛逆问题的家长都看一看!

写在最后:我们谁都无法绝对的脱离心理活动而生活 。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知识)

文章插图
自从我开始从事心理和写作以来 , 很多朋友都找我推荐心理书单 。所以在2021年的525这一天 , 集结我这两年看过的优质心理书单 , 是我去年想做而没有做的事 。

感谢看到结尾的你 , 这是一份计划已久终于交上的推荐 , “我爱我” , 在这一天 , 愿我们每一个人是真的明白、也真的能好好的爱自己!

悦己方可悦人 , 愿你能从心底愉悦自己 , 拥有强大的内在小孩 , 同时能够积极对抗原生家庭和日常生活中的那些有意无意的心理创伤 , 活出健康自在的自我!

我是宸妈 , 2020年读书160本、一周至少读3本书的读书人 。关注青少年教养和自我终身学习 , 分享我的读书、教育和心理知识 。喜欢我的原创文字欢迎点赞、转发和评论!转载请联系本人 , 谢谢!

","content_hash":"37166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