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捷贺新郎(苏轼洞仙歌)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原文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又却是、风敲竹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秾艳一枝似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西风惊绿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两簌簌 。[1]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注释
⑴乳燕飞:乳燕,雏燕儿 。飞:《云麓漫钞》谓见真迹作“栖” 。
⑵槐阴:梧桐树阴 。
⑶生绡:未漂煮过的生织物,即丝绢 。
⑷扇手:白团扇 与素手 。
⑸清熟:娄稳熟睡 。
⑹枉:空白 。
⑺瑶台:玉石砌成的台,神话传说在昆仑山上,此指梦中仙境 。
⑻风敲竹:唐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
⑼红巾蹙:形容石榴花半开时如红巾皱缩 。
⑽幽独:指落花与粉泪簌簌同落的样子 。
⑾芳心句:形容榴花重瓣,也指佳人心事重重 。
⑿秋风惊绿:指秋风乍起使榴花凋谢,只剩绿叶 。
⒀ 两簌簌:形容花瓣与眼泪同落 。清黄蓼园《蓼园词话》云:“末四句是花是人,婉曲缠绵,耐人寻味不尽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译文雏燕儿穿飞在华丽的房屋 。悄然无人,梧桐绎阴儿转向正午,晚间凉爽,美人刚刚汤沐 。手里摇弄着白绢团扇,团扇与素手似白玉凝酥 。渐渐困倦余倚,独自睡得香熟 。窗外是谁推响彩绣的门户?白白地叫人惊散瑶台仙梦,原来是夜风敲响了翠竹 。
半开的石榴花像红巾叠簇 。等浮浪的花朵零落尽,它就来陪伴美人的孤独 。取一枝浓艳石榴花细细看,千里花瓣下像美人的芳心情深自束 。又恐被那西风骤起,吹得只剩下一树空绿,若等美人相对比,残花之前对酒不忍相看,只有残花与粉泪,零落两簌簌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词牌【贺新郎】 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 。传作以《东坡乐府》所收为最早,惟句豆平仄,与诸家颇多不合 。因以《稼轩长短句》为准 。一百十六字,前后片各六仄韵 。大抵用入声部韵者较激壮,用上、去声部韵者较凄郁,贵能各适物宜耳 。
格律(○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脚▲仄韵脚)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
⊙●○○▲,●○○、⊙○⊙●,●○○▲ 。⊙●⊙○○⊙●,⊙●○○⊙▲ 。
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又却是、风敲竹 。
⊙●●、○○⊙▲ 。⊙●⊙○○⊙▲ 。●⊙○⊙⊙○○▲ 。⊙●●、●○▲ 。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
⊙○⊙●○○▲,●○○●⊙○●,●○○▲ 。⊙●⊙○○⊙●,○⊙○○⊙▲ 。
又恐被、西风惊绿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两簌簌 。
⊙●●、○○⊙▲ 。⊙●⊙○○⊙▲ 。⊙○⊙⊙●○▲ 。⊙●●、●⊙▲ 。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著名文学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 。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 。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 。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归,次年卒于常州 。
苏轼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 。词存三百四十多首,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品今存《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 。词有《东坡乐府》等 。
赏析这是一首抒写闺怨的双调词,咏人兼咏物,上片描写在清幽环境中的一位美人,她高洁绝尘,又十分孤独寂寞;下片掉转笔锋,专咏榴花,借花取喻,时而花人并列,时而花人合一 。作者赋予词中的美人、榴花以孤芳高洁、自伤迟暮的品格和情感,在这两个美好的意象中渗透进自己的人格和感情 。词中写失时之佳人,托失意之情怀;以婉曲缠绵的儿女情肠,寄慷慨郁愤的身世之感 。
上片以初夏景物为衬托,写一位孤高绝尘的美丽女子 。起调“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点出初夏季节、过午、时节、环境之幽静 。“晚凉新浴”,推出傍晚新凉和出浴美人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进而工笔描绘美人“晚凉新浴”之后的闲雅风姿 。作者写团扇之白,不只意在衬托美人的肌肤洁白和品质高洁,而且意在象征美人的命运、身世 。自从汉代班婕妤(汉成帝妃,为赵飞燕谮,失宠)作团扇歌后,在古代诗人笔下,白团扇常常是红颜薄命,佳人失时的象征 。上文已一再渲染“悄无人”的寂静氛围,这里又写“手弄生绡白团扇”,着一“弄”字,便透露出美人内心一种无可奈何的寂聊,接以“扇手一时似玉”,实是暗示“妾身似秋扇”的命运 。
以上写美人心态,主要是用环境烘托、用象征、暗示方式,隐约迷离 。以下写美人初因孤寂无聊而入梦,继而好梦因风摇竹声而被惊断 。“渐困倚、孤眠清熟”句,使人感受到佳人处境之幽清和内心的寂寞 。以下数句是说:美人入梦后,朦胧中仿佛有人掀开珠帘,敲打门窗,不由引起她的一阵兴奋和一种期待 。可是从梦中惊醒,却只听到那风吹翠竹的萧萧声,等待她的仍旧是一片寂寞 。唐李益诗云:“开门复动竹,疑是玉人来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东坡化用了这种幽清的意境,着重写由梦而醒、由希望而失望的怅惘;“枉教人”、“却又是”,将美人这种感情上的波折突现出来了 。这几句,如梦似幻,动而愈静,极其婉曲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孤寂 。从上片整个构思来看,主要写美人孤眠 。写“华屋”,写“晚凉”,写“弄扇”,都是映衬和暗示美人的空虚寂寞和叹惋怅恨之情 。
下片用秾艳独芳的榴花为美人写照 。过片转咏榴花 。“石榴半吐红巾蹙”,化用白居易诗“山榴花似结红巾”(《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句意形象地写出了榴花的外貌特征,又带有西子含颦的风韵,耐人寻味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这是美人观花引起的感触和情思 。此二句既表明榴花开放的季节,又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它不与桃李争艳、独立于群芳之外的品格 。这不与“浮花浪蕊 ”为伍的榴花,也即是女主人公的象征 。“秾艳一枝细看取”,刻画出花色的明丽动人 。“芳心千重似束”,不仅捕捉住了榴花外形的特征,并再次托喻美人那颗坚贞不渝的芳心,写出了她似若有情、愁心难展的情态 。“又恐被秋风惊绿”,由花及人,油然而生美人迟暮之感 。“若待得君来向此”至结尾,写怀抱迟暮之感的美人与榴花两相怜惜,共花落簌簌而泪落簌簌 。
词的下片借物咏情,写美人看花时触景伤情,感慨万千,时而观花,时而怜花惜花 。这种花、人合一的手法,读来婉曲缠绵,寻味不尽 。作者无论是直接写美人,还是通过榴花间接写美人,都紧紧扣住娇花美人失时、失宠这一共同点,而又寄托着词人自身的怀才不遇之情 。
【蒋捷贺新郎(苏轼洞仙歌)】这首词隐约地抒写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抑郁情怀 。苏轼笔下的佳人,大多丰姿绰约,雍容闲雅 。无论《洞仙歌》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的花蕊夫人,还是这首词中的出浴美女,都能给人一种洁净如玉、一尘不染的美感 。关于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前人异说纷纭 。据杨《古今记号语》说,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有府僚在西湖设宴,官妓秀兰因浴后倦卧迟到,受到斥责,适石榴花开,秀兰折花谢罪,府僚益怒,以为下恭,苏轼遂作此词化解 。从艺术上看,上片主要写佳人,但没有正面描写她的姿容,而是先写佳人的扇和执扇的手;下片别开异境,前五句写石榴,后五句佳人与石榴合写,亦花亦人,巧妙新颖,和谐自然 。此词之意蕴,冠绝古今,取景清幽,意象清隽,托意高远 。
- 过故人庄 孟浩然(定风波苏轼)
- 诗魔(苏轼是什么之一)
- 蝶恋花苏轼(卜算子苏轼)
- 我读懂了苏轼作文800字(苏东坡处逆境豁达乐观下联)
- 结婚新郎唱什么歌好(结婚喜庆的歌曲大全100首)
- 苏轼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南乡子和杨元素答案)
- 苏轼 小舟从此逝(临江仙江海寄余生)
- 苏东坡贬的黄州在哪里(苏轼被贬黄州时写的诗)
- 南乡子辛弃疾词(浣溪沙苏轼)
- 对联有哪些(苏轼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