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 。

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 。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 。

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

纳兰《南乡子》



浣溪沙(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文章插图
01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 。我想那应该是个春天,纳兰跟随康熙南巡,通过好友顾贞观介绍,他和沈宛在江南相逢 。当时沈宛对纳兰仰慕许久,而纳兰也久闻沈宛芳名,两人惺惺相惜,相见恨晚 。

见到沈宛之后,纳兰忽然觉得自妻子卢氏去世之后,自己简直就是虚度了这些年的光阴 。如果能够早一点遇到沈宛,也许自己的人生色彩会应该会很明媚 。

而此时的沈宛也觉得,没见纳兰之前,自己青葱的年华也都付之流水 。

可热恋中的人在一起的时光总是流逝得很快,纳兰即将要跟随康熙回京,可却又舍不得分离,但是现实情况又让人不得不分离 。

于是纳兰与沈宛约定,待纳兰回到京城后,会由好友顾贞观亲自护送她进京,让二人完婚 。虽然已经定下了婚事,可这一场别离,依然还是让人心生无限忧伤 。

那天风雨初晴,花落了满地、小院里一片幽静 。

离别在即二人相顾无言,却泪流满面 。就连落花似乎都不忍看他们分别的场面,纷纷坠下了枝头 。

【浣溪沙(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沈宛摘下了两颗红豆,将它送予纳兰 。她不忍抬头,低头对纳兰说着分别的话语,却抑制不住留下的眼泪 。


浣溪沙(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文章插图
02

“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着分携泪暗流” 。这一句也让我想起了“昭明太子萧统” 。
当年萧统在无锡顾山编印《文选》,与民女慧如一见钟情,两人情意缱绻,你侬我侬 。最后《文选》编印完成,萧统就要赶回京 。

临别之际,慧如也曾经赠给萧统两颗红豆,嘱托他“见豆如见人”,而萧统自然也免不了慰藉慧如一番,让她等着自己来娶她 。

可最后,萧统终是因为封建礼教的反对,无缘与慧如结合 。等他再次回顾山时,慧如已因相思成疾而逝世 。

待萧统让慧如入土为安之后,亲手种下了那两颗红豆 。也同样因为相思,数月后他也离开了人间随慧如而去 。

最后那两颗“相思豆”生根发芽,长成了两棵合抱为一的相思树 。所以很多后人多用红豆象征爱情或者相思 。

当诗人王维路过江南,听说了相思树的故事后,写下那首脍炙人口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当我写到这里,很多人都会发现,萧统的爱情与纳兰的爱情是何其相似……

萧统和纳兰都是出身显赫、情感纯真、才华横溢的多情公子 。而慧如和沈宛亦都是民间的才女,都一样的风华绝代、才情不俗 。

最后他们的结果,也是那么的相似……


浣溪沙(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文章插图
03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 。”“石尤”这个词指的是大风,或是逆风的意思 。

传说在古代一名叫尤氏的女子嫁给了一位姓石的郎君,石郎远行经商,尤氏阻拦并劝他不要出去,可最后石郎依然选择了远行 。

他在外经商,经久不归,尤氏在家中相思成疾 。尤氏临终前发誓:“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 。今凡有商旅远行,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 。”

所以南朝的宋孝武帝刘俊后来在《丁督护歌》中写道:“督护初征时,侬亦恶闻许 。愿作石尤风,四面断行旅 。”

纳兰与沈宛的眼前分明是百花争艳、春光明媚的春天,可随着他们之间的离别,所有的春景都已变得肃杀无味 。

沈宛心中有着一万个舍不得让他走,可依然也是无奈 。在共饮那杯离别酒时,沈宛甚至想像石尤氏那样,变成船头的逆风,阻止纳兰回京 。


浣溪沙(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文章插图
04

“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桃叶渡”是一个渡口,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畔 。东晋时期的书法家王献之最宠爱的姬妾名叫桃叶,据说他们常会来附近相会 。

因为王献之担心桃叶的安危,所以每次离别总会亲自送桃叶到渡口,这个渡口因此而得名“桃叶渡”,而且王献之还曾为之写过一首歌叫《桃叶歌》 。

所以后人以“桃叶渡”代指情人分别之地,或指分别之意 。

这句词的意思是:在与你分别之后,定然还有人在这里乘小船作别 。同样的烟波渡口,同样的分别,只不过是各自的离愁不同罢了 。

同样的一个渡口,王献之和桃叶的风流佳话被传为佳话,而纳兰和沈宛在此一别,是否也会如此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那个复杂的年代,他们巨大的身份差距就已经注定了这将是一段没有结局的爱情,纳兰的家族是不会容纳沈宛的 。


浣溪沙(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文章插图
05

当时纳兰的父亲明珠认为男人可以风流,但绝不能将一个异族的“歌姬”女子娶进家门,进了纳兰家族谱 。



爱情和婚姻是两码事,爱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儿,只要两情相悦,彼此情牵便可 。而婚姻却会牵涉到许多人,甚至牵涉到了家族利益 。

更何况,纳兰与沈宛当时身处的是一个“父母之命”的朝代 。

当时沈宛为了心爱的纳兰背井离乡,只身一人从江南来到了北京 。尽管纳兰无比地爱着她,可是纳兰家却没有沈宛容身的一席之地 。

纳兰和沈宛之间的爱不平等,身份地位的差距让他们无法共处 。所以纳兰只能将她另置别院,而纳兰所处的职位也导致了他根本没有时间陪沈宛 。

就这样,沈宛在陌生的京城,在无尽的等待和寂寞中,度过了那段既甜蜜又心酸的一年 。可最后,现实的情况也逼迫她不得不离开了纳兰 。


浣溪沙(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文章插图
06

沈宛当时身怀着纳兰的骨血和对纳兰的不舍一人离开了京城,回到了故乡江南 。在沈宛走后,纳兰再也经不起人生的离别,他又病倒了 。

这次生病,他再也没能恢复健康 。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了星空,他的生命也仅仅只走过了短暂的三十一年 。

而沈宛最后生下了纳兰的孩子“纳兰富森”,这个孩子终被纳兰家族接纳,名正言顺地归入纳兰家的族谱得以善终 。

至于沈宛,纳兰家却只字不提 。就好像富森好像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孩子一样 。

历史记载,在沈宛生下了富森之后,从此流落江南,后半生写下无数对纳兰的表达思念的词 。同时她也为逝去的爱人纳兰誓守了一生的“盟约” 。

也许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吧,独自幽居在江南的一隅庭院里,日日夜夜咀嚼着纳兰的《饮水词》,与纳兰诗魂相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