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一个可相互备份的团队(1):理念

大家好!
这两天和大家聊一聊团队内部成员之间如何达到“相互备份”的境界 。
引子
中国首位女宇航员王亚平在接受央视采访人员采访时 , 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搭建一个可相互备份的团队(1):理念
文章图片
“我们三个人(另外两位宇航员)是要互相备份的 , 不管是机械臂上 , 还是舱外爬行 , 我们都要具有这样的能力 。 ”
可以想见 , 在只有机械相伴的孤寂太空中 , 这三位宇航员必须是一个真正互帮互助、相互备份的团队 , 无论遇到哪些艰难险阻和挑战 , 都会拧成一股绳 , 形成合力 , 圆满完成太空任务 。
当每一位宇航员都是一专多能的专业人才时 , 一旦其中一位宇航员正在忙于其他工作时 , 另一位可以主动担当“备份”宇航员 , 去完成其他科考任务 , 确保最后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
在这篇文章中 , 我想聊一聊“备份思维”在团队管理中的应用 。
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备份
对于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备份 , 其实有一个最为典型的场景 。
搭建一个可相互备份的团队(1):理念
文章图片
在某部门中 , 有一类重要业务由其中一位团队成员负责 , 而当这位团队成员因一些原因而无法将业务持续下去时 , 另外一位同事可以无缝衔接 , 从而确保了业务不会中断 。
这里的备份其实和服务器的备份是同一种意思 , 当其中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 , 造成业务的downtime时 , 这个时候另一台备份服务器将无缝衔接 。
而一些对于业务要求更高的企业 , 会投入大量资金 , 实现“多机热备”部署 , 也就是有多台备份机 , 尽全力确保业务不会中断 , 并避免了对业务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
其实 , 应用到团队管理也是如此 。
如果某一类重要业务能够由两位团队成员共同承担 , 达成“互锁”效应时 , 那么这就是一种最高境界 。
相互备份既能使团队保持一种真正的整体态势 , 为客户和其他部门提供始终如一的优质服务 , 又能让员工掌握更多技能 , 并能够更多地从整个团队发展的角度进行系统化思考 。
搭建一个可相互备份的团队(1):理念
文章图片
要实现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备份 , 一般需要做到三点:
首先是让团队的工作职责范围透明呈现 , 初步了解其他同事所负责的业务;
然后 , 通过团队内部的轮岗 , 让员工在实践中进一步熟悉和精进这些业务 , 实现方法论的共享;
最后是通过一定的知识管理手段 , 让每个团队成员养成对数据和信息时时留痕的习惯 , 将日常业务所涉及到的数据、信息、素材和方法论等存放在协作软件的指定位置 , 便于另一个人的接手 。
除了这三点外 , 作为团队管理者 , 还需要充分发掘每一位团队成员所拥有的能力和潜力 。 当每一个团队成员都能够拥有多重能力和潜力时 , 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时 , 相信任何形式的备份都是能够很快实现的 , 这是实现备份的基础保障 。
本篇文章先来和大家聊一聊第一点 。
岗位职责范围的透明呈现
很多时候 , 当团队规模不断增大时 , 每一位成员的分工也会趋于细化 , 所接触的工作会往“少而精”的方向发展 , 成为一颗颗不可或缺的“螺丝钉” 。
搭建一个可相互备份的团队(1):理念
文章图片
这样做是没有问题的 , 但如果我们从以下两方面考虑的话 , 那么可能就需要将这一少而精的条线式岗位设计推翻 , 一方面将每一个人的岗位职责公开 , 另一方面则是要进一步将原本完全隔离的业务进行一定程度的互通 , 实现团队成员之间的备份 。
首先 , 当每一位员工陷入长久的少而精状态时 , 通过一定时间的历练 , 是可以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的 。 但是在快速变动的VUCA时代 , 这样的境界是远远不够的 , 每个岗位其实都是需要一专多能 , 并能主动实现自我发展的员工 。
能够拥有多种技能 , 将会成为每一个员工能够在未来得到良好发展的基础 。 只有达到这一基础时 , 再来谈眼光 , 再来谈战略 。
通过岗位职责的信息互通 , 已经实践层面的轮岗 , 员工可以打破这样的局面 , 实现自身的撕裂式发展 。
搭建一个可相互备份的团队(1):理念
文章图片
其次 , 如果某一项业务在团队中仅由一人负责 , 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业务时 , 那么就会对业务带来一定的风险 , 而要规避风险 , 则就需要通过另一个人来实现“互锁”式的保障 。
无论从员工的个人发展 , 还是从团队业务执行的整体风险来看 , 如果能够通过耐心培养 , 实现员工的相互备份 , 都将具有深远意义 。
要实现团队成员相互备份的第一步 , 其实就是从部门和各岗位的职责入手 , 将其透明化 , 使每个人都能了解自己周围的人都在做什么 。
那么 , 如何确保部门内部的岗位职责公开透明化呢?我这里总结了两点:
搭建一个可相互备份的团队(1):理念
文章图片
第一、当部门运营了一段时间后 , 部门的服务边界和岗位职责逐渐趋于稳定 , 那么这个时候可以召开一次部门会议 , 将部门的整体职责范围进行公开 , 对部门目标、每一个岗位的设立意义和相应的职责进行详尽的说明;
第二、养成开周会的习惯 。 周会一方面能够帮助员工回顾本周的工作成果 , 并展望下周的工作计划 , 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这样的机会 , 让大家进一步了解相互之间的工作 , 并实现一定程度的信息共享 。
如果能做得好一点的话 , 还可以融入OKR的理念 , 使每一个人的当前工作职责都能够与部门的整体目标实现对齐 , 在这样的机制保障下 , 我们可以在周会上直接用对齐之后的目标和职责来进行宣讲 , 这样将会非常清晰 。 当然 , 是否采用OKR的形式还是要看每家企业的文化和战略需要 。
搭建一个可相互备份的团队(1):理念】在明天的文章中 , 我将和大家进一步探讨轮岗和知识共享策略 , 这些是团队最终是否能达到相互备份境界的重要保障 。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