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捧沙(白一捧)

张洁方 河南文艺出版社
必须写点什么,不然,对不起这本书,更对不起这本书一次又一次带给我的感动 。读完阿慧的《大地的云朵》后,这一意念立马从头脑中冒出,初始,如解冻后的第一滴河水,只叮咚一声,接着,大河开始奔涌,不能自禁 。
展卷,只读两页,就被灵动的语言牢牢吸引 。众所周知,文学作品给人的直觉观感,首推语言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无不在语言上下足了功夫 。什么是好的语言?贾平凹先生说过六个字:鲜活,生动,准确 。阿慧老师用自己的文字,对贾平凹的六字箴言做了强有力的注解 。


一捧沙(白一捧)

文章插图
她写农民,用的是农民语言,譬如第一页,“呼咚咚上来三个中年女人,大包小包的行李,连同毫无掩饰的说笑,顷刻间填满了整个车厢 。”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字比“呼咚咚”更鲜活,灵动!这些鲜活灵动的文字,至始至终在她的作品中闪耀,犹似跌进湖里的星,犹似隐在草丛的花 。
许多作家,在强调语境的同时,多多少少或许陷入一个语言误区,认为叙述的语言可以更“文学”一点,只要人物对话符合人物身份就行了 。阿慧没有陷入这个误区 。她不会给一个犁地的老农穿诗人的外衣 。农民与土地紧密相连,从骨子到衣裳,都散发着土地、田野、庄稼的气息 。
“大妹子魏桂花端起饭碗正要吃,发现筷子不见了,她在编织袋改制的包里翻了翻,没有找见,可能是漏到棉花地里了 。我正替她发愁,她啪啪折了两根棉花杆,一双天然的筷子就有了,又从布袋里抓起两个馍,吧唧吧唧吃起来 。我也从看不清颜色的布袋里,抓了一个馍 。这馍比我的脸还大一圈……”这样的句子,质朴而清新,处处散发着土地的气息,棉田的气息 。
必须承认,阿慧是一个具有相当才情的作家,她的才情,不仅仅体现在语言功力上,还体现在结构布局上 。在一众文学体裁中,纪实文学是最难写的一种,它不像小说,可以虚构,可以设置悬念,可以一个包袱压一个包袱,怎么抓人怎么写;不像诗歌,可以抽象思维,可以天马行空,一脚泰山一脚华山,一脚人间一脚地狱 。纪实文学重在纪实,故在表现手法上就会受到诸多限制 。
然而,阿慧在《大地的云朵》里,揉进了小说的悬妙,散文的优美,把一群河南釆棉工的故事讲得活色生香 。全书写了三十二个人物,这些人物中,除了个别地主、基层工作者外,大部分是釆棉工 。她以一朵花来命名人物,共三十二朵花,这个命名就很巧妙 。但是,如果仅把釆集的三十二朵花扎成一束,插进花瓶,虽然美丽,却缺少了生命的鲜活 。阿慧的精明就在于,她把自己变成一株棉棵主干,又生出许多枝杈,让三十二朵花摇曳上棉棵的枝头 。掩卷良久,我还为阿慧的匠心独运击掌 。


一捧沙(白一捧)

文章插图
任何一朵花的盛放,都经历过凄风苦雨 。阿慧笔下的三十二朵花也不例外,甚或比别的花经历得更多,这些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远涉万里到新疆挣钱的农民,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每个人都有一捧辛酸泪:“……夜里手指头一个个心脏似的乱跳 。天亮一看,八个指头肿得像八个小灯泡,指甲盖被拱歪到了一边,脓水在指甲盖里面小鱼似的乱跑 。轻轻一捏,血水就一股股地流出来 。第二天又全出水了,指头肿得要炸开 。一姐妹用缝衣针一个个帮她扎开放水,而后用创可贴粘住,第二天就下地拾棉花了 。”“我一抓手一疼,咬牙忍住,抓着抓着就不疼了 。头一天就拾了一百六十斤,一百六十块钱到手了 。四五天后,一揭胶布,指甲盖掉一个,一揭又掉一个 。有的连着一点肉,一拾花又挂掉了 。不到两天,八个指甲盖全掉光了……”
读《大地的云朵》,禁不住一次次泪奔 。许多时候,三十二朵花,在我的眼中幻化成三十二滴泪珠,而阿慧,正是串起这些泪珠的雨线 。这样的行文结构,弥补了纪实文学枯燥的不足 。
著名作家铁凝在文代会上要求作家要“腿勤、手勤、眼勤、笔勤” 。具体到阿慧身上,还多了一勤——心勤 。她是用心、用情在写作 。一个弱女子,跋涉几千公里,到一个艰苦的、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去釆访,拒绝场部领导的特意安排,坚持要与釆棉工一起吃,一起住,一起劳动;她不嫌弃拥挤的大铺,不嫌弃女工们因由四十多天不洗澡身上散发出来的异味和皮芽子味;视釆棉工为自己的兄弟姐妹,悲伤着他们的悲伤,快乐着他们的快乐 。我想,这才是《大地的云朵》带给我一次次感动的真正原因 。阿慧用行动告诉我,作家,只有扎根土地,扎根人民,才能写出具有生命力、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 。
我是在读完这本书两天后,才勾回头读序的 。读了之后,竟然发现我的认知与刘庆邦老师有许多相近的地方,最起码,我是认同刘庆邦老师对这部书的评价的,刘庆邦说:“每一个生命的个体,都承载着历史和现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疆或许不再需要人工釆摘棉花了,改为机器收釆;棉田或许不再是棉田了,可能会变成油田,变成城市,变成历史 。如果没有人把河南人去新疆拾棉花的故事记录下来,若干年后,很可能是落花流水,了无痕迹 。幸好,富有使命感的阿慧,用她的笔,她的文字,她的心,深情地、细节化地、生动地记述了这些故事,并使这些故事有了历史价值、时代价值、文化价值、生命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学价值 。”
阿慧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作家,是历史的真实记录者 。
新疆十月棉田的风是粗粝的 。粗粝的风,削尖阿慧的笔 。祝阿慧老师写出更多的好作品,为时代而歌!
作者简介:张洁方,男,河南省作协会员 。作品散见于《莽原》《椰城》《大观》《奔流》《山东文学》《散文选刊》《西部散文选刊》等杂志 。
【一捧沙(白一捧)】

相关图书




一捧沙(白一捧)

文章插图


《大地的云朵》是一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现实主义作品 。2014年10月作家阿慧只身自费远赴新疆,深入北疆种棉区,与来自河南的拾棉工同吃同住同摘棉,采访50余人,笔记6万多字,照片近300张,获得第一手珍贵素材,得以创作完成此书 。


作家以精妙灵动的语言,句句在场,充满热度,记录了他们背井离乡、鲜为人知的生活与劳作、困顿与挫折、坚忍与奉献的生存实况,描绘了他们各自的人生梦想,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与追求 。


责编 | 张丽 责校 | 陈萱庆
审核 | 方劲锐 排版 | 陈萱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