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第三嫁(昭君墓)

汉朝历史上有一位风华绝代的女子 , 为了阻止匈奴屡次来犯 , 维护边疆安宁 , 主动答应与匈奴和亲 。她嫁给匈奴人之后地位尊崇 , 最终却客死他乡 。
这位女子就是王昭君 , 我们很难相信 , 古时的一位女子竟然有如此大的勇气和魄力 , 做出这样一件伟大的事情 。世人只知道歌颂她的伟大 , 又有谁知道多少她的心酸和无奈?
倘若可以在家里美满幸福的生活 , 谁愿意远走万里他乡一生为客?有关于王昭君的诗词大多都是歌颂她的伟大 , 而这些诗人只看到她光鲜的表面 , 忽略了她所承受的苦难 。只有杜甫写过的一首诗 , 道出了王昭君的心酸和无奈 , 这首诗是杜甫的哪首诗 , 又揭露了怎样的一个现实真相呢?


昭君第三嫁(昭君墓)

文章插图
图片:王昭君远走万里他乡剧照
一、杜甫写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 , 杜甫写这首诗的背景 , 是唐朝末年的安史之乱造成内战不断社会动荡 , 很多百姓也流离失所 。
安史之乱后 , 杜甫也经历了巨大的挫折 , 不仅没有进士及第 , 朋友严武去世后他又失去依靠开始了流浪生活 。在他流浪时途经昭君村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诗 , 不仅表达了杜甫对王昭君功绩的赞赏 , 更揭示了昭君出塞残酷的历史真相 。
这首诗不仅描写了王昭君旧时生活过的村子 , 概括了她的悲惨经历 , 最后还直抒胸臆点明王昭君心中的无奈与哀怨 。


昭君第三嫁(昭君墓)

文章插图
图片:途经昭君村剧照
二、为什么说杜甫的这首诗揭露了历史真相?1.缅怀赞扬王昭君
群山万壑赴荆门 , 生长明妃尚有村 。这首诗的首联是对王昭君以前生活村子的环境描述:无数的山峰峻岭不断朝着荆门蜿蜒而去 。以前王昭君生活过的村子至今依然存在 。杜甫在创作这首诗时刚好来到白帝城 , 此处地势十分高 , 视野的开阔让杜甫领略到了无限恢弘壮阔的风光 。
诗中一个“赴”字化静为动 , 充满气势和动感 , 贴切形象的描绘出无数山峦一路朝着荆门直去的壮观画面 。群山自己并不会移动 , 但是诗人却通过奇特的想象把画面给写“活”了 , 由此可见 , 杜甫诗赋才能卓绝 。
首联诗人通过对王昭君所居故地的描写 , 侧面暗示了斯人已去 , 物是人非 , 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先贤的缅怀 。
除此之外 , 诗人杜甫之所以把王昭君的故地描写得如此壮丽恢弘 , 也是为了烘托其形象 。要知道当初卫青、霍去病虽然不远千里征伐解除匈奴威胁 , 保证了北方边境的安定与发展 , 但也以牺牲无数的士兵生命作为代价 。
王昭君虽然身为一介女流之辈 , 却愿意牺牲自己的幸福 , 减少流血和牺牲 , 维护了汉匈几十年的和平 , 这种行为需要莫大的魄力 , 因此这首诗的第一句主要是为了表达对王昭君的肯定与赞扬 。


昭君第三嫁(昭君墓)

文章插图
图片:《咏怀古迹·其三》内容资料截图
2.概括王昭君的悲惨经历
一去紫台连朔漠 , 独留青冢向黄昏 。王昭君从紫台一去 , 便一路走向茫茫无边的远方沙漠 , 荒漠上只留下一座长满青草的孤坟独自对着黄昏 。这首诗的颔联 , 短短两句话就概括出了王昭君一生的悲剧 。
具体展开来说 , 其实王昭君在嫁到匈奴之后地位十分崇高 , 但她最终却客死异乡 , 想必她经历了很多坎坷 。最初她只身一人来到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 , 找不到知己也没有亲人陪伴 , 唯一陪伴她的就是千里塞外的悲切雁鸣 , 以及昭君思念家乡的琵琶之声 。
来到新的环境中 , 一切都是陌生的 , 大汉和匈奴文化的巨大差异也会让她无所适从 。除了心理上的落寞 , 来到匈奴以后坎坷经历的打击更是令王昭君难以承受 。
据说王昭君嫁到匈奴刚刚一年多 , 呼韩邪单于就不幸去世 , 根据匈奴人的风俗 , 她随后被迫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儿子 。


昭君第三嫁(昭君墓)

文章插图
图片: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剧照
其实一开始王昭君听到这种要求时十分不情愿 , 为此还曾呈奏书信给大汉 , 希望能够回去 , 但却被拒绝了 。封建时代男人和女人的社会地位是十分不平等的 , 很多情况下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属品 , 虽然男子可以三妻四妾 , 但是女子却被要求从一而终 。
这种思想当时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思想中 , 女子一般在丈夫死去之后为了显示其贞烈 , 大多数人会选择守寡 , 甚至当时的女子都认为 , 改嫁是一种不贞洁的屈辱行为 , 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 , 王昭君最开始听到要改嫁为什么那么不情愿 , 甚至要回到大汉 , 可惜大汉让她失望了 。
这一次的改嫁已经沉重打击了王昭君 , 可是没想到不幸接二连三的到来 。不久之后 , 她的新任丈夫也去世了 , 根据匈奴人的习俗她要继续改嫁 。这次要改嫁的对象竟然是她名义上的孙子 。
至此 , 王昭君再也无法承受 , 不堪屈辱地选择了自尽 。虽然具体的死亡真相史书并没有权威详细的记载 , 但是根据王昭君一生的坎坷经历不难推测 , 异乡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 , 曲中抒发的分明是昭君哀怨 。


昭君第三嫁(昭君墓)

文章插图
图片:王昭君弹琵琶资料截图
3.借讽刺帝王感慨王昭君身世
画图省识春风面 , 环佩空归夜月魂 。这一联中的两句诗 , 更进一步地刻画了王昭君的凄惨遭遇 。古代的帝王凭借其崇高的地位和喜好 , 轻易的就能改变女子的命运和前途 。
仅仅为了得到盛世容颜的王昭君 , 堂堂匈奴首领竟然就要兵发大汉胁迫交人 。而大汉皇帝竟然因为一副被恶意画丑的画 , 而把王昭君这位美人给冷落了 , 根本没人考虑到这位女子的感受 。
在他们的眼中 , 女子仿佛只是一件势在必得的物品 , 由此我们也能看出帝王的肤浅 , 和古时男女地位的不平等 。为了避免流血战争 , 王昭君主动请求和亲 。
但是来到匈奴之后她并不幸福 , 不仅面临多次屈辱的改嫁甚至连死了也无法魂归故乡 。如果不是逼不得已 , 谁会来到这遥远偏僻的边塞嫁给一个异族人 , 更不会落得这么一个凄凉的身世!扒开自古以来人们对王昭君的赞美词藻 , 我们更应看到赞美背后的凄凉与无奈 。


昭君第三嫁(昭君墓)

文章插图
图片:王昭君嫁给异族人剧照
4.直抒胸臆点明王昭君的怨恨
千载琵琶作胡语 , 分明怨恨曲中论 。王昭君所弹奏的具有胡音特色的琵琶曲 , 已经流传了千年 , 曲子中清清楚楚的表明了她的无奈和怨恨 。
这首诗的最后一联直抒胸臆 , 直接点出了王昭君心中所深藏的哀怨 , 这一重“哀怨”又和杜甫当时不得君王重用 , 只得四处流浪漂泊的哀怨相照应 。可能正是因为两人都经历了命运的不公 , 诗人杜甫才如此对王昭君的哀怨感同身受吧!
文章作者:大慧
【昭君第三嫁(昭君墓)】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