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西次二经(山海经西山经拼音)

原文: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嚣水出焉,北流注于汤水 。其上多桃枝、钩端,兽多犀、兕、熊、羆,鸟多白翰、赤鷩 。有草焉,其叶如蕙,其本如桔梗,黑华而不实,名曰蓇蓉,食之使人无子 。
(注:全文将近3000字)
①关于嶓冢山 。
郭璞《山海经注》:今在武都氐道县南 。嶓,音波 。
吴任臣《山海经广注》:《河图括地象》曰:“嶓冢上为狼星 。”常璩《华阳国志》:“西岷嶓冢,地称天府 。”《汉中记》云:“嶓冢以东,水皆东流;嶓冢以西,水皆西流 。”又嶓冢有二,一在天水,一在汉中宁羌,汉水所出 。
汪绂《山海经存》:嶓冢在今汉中宁羌州西南 。嶓,音婆 。
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山在今甘肃秦州西南六十里 。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山在今甘肃秦州西南六十里 。李善注《思系赋》引《河图》曰:“嶓冢,山名,此山之精上为星,名封狼 。”


山海经西次二经(山海经西山经拼音)

文章插图
嶓冢山(网络图)
②关于汉水 。
毕沅《山海经新校正》:汉水上源为漾水,亦曰西汉水,或曰即洋水也 。今水出秦州,即汉西及氐道二县地 。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汉书·地理志》云:“陇西郡西,《尚书·禹贡》嶓冢山,西汉所出,南入广汉白水,东南至江州入江 。”又云:“氐道,《尚书·禹贡》养水所出,至武都为汉 。”“养”字本作“漾” 。《说文解字》云:“漾,古字作瀁 。”是《汉书·地理志》以出氐道者为汉水,出嶓冢者为西汉水也 。《水经》则云:“漾水出陇西氐道县嶓冢山 。”盖合二水为一也 。又高诱《淮南子》注及《水经注》引阚骃说,并以汉即昆仑之洋水,重源显发而为漾水 。据此,又以“洋”即“漾”字省文矣 。
③关于“注于沔水” 。
郭璞《山海经注》:至江夏安陆县,江即沔水 。
毕沅《山海经新校正》:沔水,首受西汉水,北承沮水,亦曰东汉水 。颜师古《汉书注》:“如淳曰:北方人谓汉水曰沔水 。”今水出汉中府略阳县东 。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汉书·地理志》云:“武都郡,武都,东汉水受氐道水,一名沔,过江夏,谓之夏水,入江 。”又云:“沮水出东狼谷,南至沙羡,南入江 。”《水经》则云:“沔水出武都沮县东狼谷” 。是沮水即沔水,沔水即东汉水也 。《汉书·地理志》云:“东汉水受氐道水”,即此经云“东南流注于沔”矣 。又案:《汉书·地理志》及《水经》并言汉水入江,此注云“江即沔水”,是知郭本经文作“注于江”,今本讹为“沔”也 。《水经注》及《艺文类聚》引此经,并作“江”字,可证 。又,此注云“江即沔水”,“江”上脱“入”字,“江”下脱“汉”字,遂不复可读 。
④关于嚣水 。
汪绂《山海经存》:嚣水,盖西汉水也,始出东北流而东合汉 。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艺文类聚》八十九卷引此经,作“嚚水” 。


山海经西次二经(山海经西山经拼音)

文章插图
吕调阳《五藏山经传》
⑤关于汤水 。(古作“湯水”)
郭璞《山海经注》:(湯)或作“陽”(阳)
汪绂《山海经存》:汉有二源 。东汉水出其北,西汉水出其南,至汉中沔县而后合流 。《尚书·禹贡》:“嶓冢道漾,流为汉 。”漾、陽音近而作“陽”,又误作“湯”耳 。


山海经西次二经(山海经西山经拼音)

文章插图
吕调阳《五藏山经传》
⑥关于桃枝、钩端 。
郭璞《山海经注》:钩端,桃枝属 。
杨慎《山海经补注》:桃枝,今名桃竹,实心多节,可以为杖,又可以为簟 。钩端,藤也,其色红,可以束物 。
吴任臣《山海经广注》:裴氏《广州记》有桃竹,《三国志·魏志》:“倭国有桃枝竹 。”
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尚书》蔑席、《周礼》次席,孔安国、郑玄皆云桃枝 。《尔雅·释草》曰:“桃枝,四寸有节 。”戴凯之《竹谱》说:“桃枝:‘长爽纤叶,清肌薄皮’ 。注云:桃枝最其中最细者 。”又曰:“桃枝皮赤,编之滑劲,可以为席 。”


山海经西次二经(山海经西山经拼音)

文章插图
钩端一种解释
⑦关于羆(今作“罴”)
①郭璞《山海经注》:羆似熊而黄白色,猛憨能拔树 。
吴任臣《山海经广注》:李时珍曰:“熊、羆、魋,三种一类也 。如豕色黑者,熊也;大而色黄白者,羆也;小而色黄赤者,魋也 。”罗原云:“熊有猪熊,形如豕;而马熊形如马 。”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吴任臣本郭璞注“能拔树”下有“一云长头高脚”六字,与《尔雅》注合,诸本并脱去之 。


山海经西次二经(山海经西山经拼音)

文章插图
羆(网络图)
⑧关于白翰 。


山海经西次二经(山海经西山经拼音)

文章插图
白翰解释




山海经西次二经(山海经西山经拼音)

文章插图
白翰(清.汪绂图)




山海经西次二经(山海经西山经拼音)

文章插图
白鹇(网络图)
⑨关于蕙 。
郭璞《山海经注》:蕙,香草,兰属也 。或以蕙为薰叶,失之 。音惠 。
吴任臣《山海经广注》:蕙草,即零陵香也,亦谓之薰草 。盖兰为兰草,蕙为薰叶也 。张揖《广雅》云:“鹵,薰也,其叶谓之蕙 。”《广志》云:“蕙草绿叶紫花,魏武帝以为香烧之,叶可代香 。”郑樵曰:“蕙即零陵香,后人因不识兰草、兰花原为二种,遂以一干一花者为兰,一干数花者为蕙,号曰蕙兰 。”朱子《楚词辨证》曰:“今之蕙兰,但花香而叶乃无气,质弱易萎之,可刈佩,必非古人所指 。”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广雅》云:“菌,薰也,其叶谓之蕙 。”本《离骚》王逸注为说也 。《广雅》又云:“薰草,蕙草也 。”故《南方草木状》云:“蕙草,一名薰草 。”是蕙即薰也 。《南方草木状》又云:“叶如麻,两两相对,气如蘼芜,可以止疠,出南海 。”与上文浮山薰草名义相合 。是张揖、嵇含并以蕙、薰即为一草,但不以蕙为薰叶耳 。郭氏不从《离骚》注,故云“失之” 。


山海经西次二经(山海经西山经拼音)

文章插图
蕙(网络图)
⑩关于桔梗 。
吴任臣《山海经广注》:桔梗似荠苨,一名利如,一名符扈,一名房图 。《战国策》云:“今求柴胡、桔梗于沮泽,则累世不得不一焉 。”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广雅》云:“犁如,桔梗也 。”《本草》作“利如”,《太平御览》引吴普《神农本草》云:“一名卢如,叶如荠苨,茎如笔管,紫赤 。”《庄子·徐无鬼篇》释文引司马彪云:“桔梗治心腹、血瘀、瘕痺 。”


山海经西次二经(山海经西山经拼音)

文章插图
桔梗(网络图)
11.关于蓇蓉 。
郭璞《山海经注》:《尔雅·释草》曰:“荣而不实,谓之蓇 。”(蓇)音骨 。
杨慎《山海经补注》:今名花骨空,凌霄花之类 。
吴任臣《山海经广注》:《河图括地象》云:“嶓冢山上有异花草,名骨容,食之无子 。”
毕沅《山海经新校正》:蓇蓉二字从艹,非 。刘昭注《后汉书·郡国志》引此作“骨容” 。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郭璞引《尔雅》脱“英”字 。《玉篇》、《广韵》并有 。“蓇,蓇蓉,从草”,皆后人所加也 。《管子·地员篇》说:“木属,有胥容 。”“胥”,古字作“「口肎」”,与“骨”形近易混 。疑“骨容”即“胥容”也,但草木区别,疑未敢定焉 。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作者观点:
①嶓冢山:1.武都氐道县南 。2.嶓冢在今汉中宁羌州西南 。3.山在今甘肃秦州西南六十里 。4.嶓冢山,又名汉王山,呈东西走向,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境内 。在《尚书·禹贡》中有云“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 。”按照所言,便是汉江源头汉中金牛县内(今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大安镇汉王山),后人所著地理书籍《水经注》中“汉中记曰,嶓冢以东水皆东流 。嶓冢以西水皆西流,故以嶓冢为分水岭 。”
所以嶓冢山在汉中宁强县内 。
②汉水为西汉水,沔水为东汉水 。
③桃枝、钩端:两种同属,一种红皮细杆的竹子 。
④蕙:零陵香 。
⑤白翰:白鹇 。
⑥罴:马熊、棕熊、人熊 。
⑦蓇蓉:叶如蕙,根如桔梗,黑花不实 。
【山海经西次二经(山海经西山经拼音)】此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