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城(天空那么什么那么什么)



天空为何会是蓝的呢?
古往今来,对这个“naive”但也很“complex”的问题的解答成千上万……如:
“孩子啊,这是因为南瞻部洲增长天王的宫殿呀……咳咳,是蓝色的 。所以,我们呀……”(大误)或“空气中会有许多微小的尘埃、水滴、冰晶等物质,当太阳光通过空气时,波长较短的蓝、紫、靛等色光,很容易被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阻挡,从而使光线散射向四方,使天空呈现出蔚蓝色 。“
【天空城(天空那么什么那么什么)】可惜,这两个答案都有问题 。前者是古代宗教的观点,后者是19世纪中叶的丁铎尔散射模型 。聪明的你看到这里肯定就会问:“后一个的没问题啊?!”是的,“波长较短的蓝色光,容易被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阻挡,……散射向四方”,但它并不是“天是蓝的”的真正原因 。如果它真的主要是由水滴冰晶等微粒的散射引起的,那么天空的颜色和深浅,就应随着空气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当湿度变化时,空气中水滴冰晶的数目会明显变化) 。e.g.潮湿地区和沙漠地区的湿度差别很大,但天空是一样的蓝,一样的美丽(大笑) 。所以丁铎尔散射模型无法解释清楚这个问题 。到十九世纪末叶,丁氏解释已被质疑 。
1880年代,瑞利在度假期间注意到:根本不必求助尘埃、水滴、冰晶等空气中的微粒,空气本身的氧和氮等分子对阳光就有散射,而且蓝色光容易被散射 。所以,空气分子的散射就可以作为它的主因 。大气层中气体分子的尺度要远远小于可见光的波长,这种尺度的微粒对不同颜色的光线具有不同的散射强度 。其散射强度与入射光的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 。红光(波长:760~622纳米)的波长较长,被散射的红光强度就很弱,而蓝、紫光(450~435纳米、380 ~ 470 纳米)的波长较短,散射强度就强 。所以,大气分子就好比一张滤网,把太阳光中长波的成分过滤掉,将剩下的蓝、紫光洒向大地 。而我们人类的眼睛对紫色光非常不敏感,因此我们看到的天空就是蓝色的 。
Q.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