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
文章插图
最近地摊经济火热,日式美食“章鱼小丸子”再次获得年轻人的青睐。你可能不知道,在心脏疾病中,有一种疾病也和“章鱼”有关系,这种疾病常常由于剧烈的情绪冲击引发心脏功能障碍,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类似心肌梗死的症状,但是,给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却显示没有血管堵塞,这种疾病医学上称为“应激性心肌病”。
应激性心肌病的“章鱼”在哪?你可能会疑问,前面说应激性心肌病和章鱼有关系,章鱼在哪呢?
其实,应激性心肌病最早是被日本学者发现的,取名为“Tako-tsubo综合征”,这个“Tako-tsubo”,在日语中是指诱捕章鱼用的章鱼壶。这种章鱼壶的颈部很窄但肚子很大,跟应激性心肌病患者急性期的左心室造影形态很相似,因而得名。
文章插图
应激性心肌病心脏图示
应激性心肌病在20世纪90年代初被首次报道后,疾病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患者会出现类似心肌梗死的症状,为什么患者心脏会出现章鱼壶样的改变,疾病的预后怎么样,这些问题引发了医生们的很多猜测和研究。
应激性心肌病的“章鱼壶”何来?目前,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儿茶酚胺过量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的假说得到一些医生的认可。
儿茶酚胺过量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需要先来了解一下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人体的各大器官组织不需要意识支配就能自己运作,靠的就是自主神经系统。
这个系统的“司令部”是位于大脑的中枢神经,它会根据身体情况即刻下达指令,指令通过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中转”到身体各处,再由器官局部的神经末梢释放出神经递质(比如儿茶酚胺等)来执行这些“上级命令”,调节器官功能。
比如我们运动时,中枢神经“一声令下”,分布在各个器官的交感神经末梢就会释放出儿茶酚胺,促使各个器官更好地发挥功能。这时,心脏便会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输出血液量,使血液更快地到达全身以适应需求。除此之外,儿茶酚胺还会引起血管收缩。
可是,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在剧烈的应激情况下,交感神经对“上级命令”的反应过度,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儿茶酚胺太多了,诱发冠状动脉收缩痉挛,本应由于心肌细胞适度兴奋提升的心功能,因为冠状动脉痉挛导致供血不足反而减低了。这时候,就会引起胸痛、呼吸困难等类似心肌梗死的症状,心脏也因此出现类似“章鱼壶”的形态变化。
应激性心肌病是良性疾病吗?前面提到,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在急性期时,左心室造影会出现“章鱼壶”样的变化,但是这个变化会在2~3周恢复正常,而且其他症状和体征也随之消失。因此,医生们一度认为该病是一种良性疾病,但近期研究发现并非如此。
研究发现,大约1/5的应激性心肌病患者会发生严重的院内不良事件,比如致死性心律失常、心原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而且,即便在事件后存活,这些患者6个月和5年内死亡率仍然较高。
既然应激性心肌病并非良性疾病,那么该病的预防也就愈发重要了。
最早的报道中,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常见于情绪敏感、遭受了精神打击的女性,因此该病也被称为“心碎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发展,应激性心肌病的确诊率越来越高,很多物理因素也被证实为该病的触发因素,比如脑出血、骨折、接受麻醉等事件。
就在2020年6月,一篇题为“特朗普心肌病:一种新的应激性心肌病”的病例在国际医学杂志发表,该病例是一名84岁男性,他在收看特朗普总统弹劾听证会的电视报道时发生胸骨后疼痛,经过心电图及影像学检查后确诊为应激性心肌病。这说明,政治性因素——“特朗普焦虑症”,也会成为应激性心肌病的触发原因。这个有趣的病例一经发表,更增添了行业内外对该病的关注。
划重点从发现命名,到深入研究,应激性心肌病都在不断向人们提出新问题,不断激发人们对这种看似良性疾病的兴趣。
虽然,我们对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还没有完全了解,儿茶酚胺过量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可能是其原因之一,但是,越来越多的病例提醒我们,应激性心肌病并非良性疾病,其预防和治疗都要注意。
日常的情绪调节有利于心脏健康,放松心情,避免过度敏感的情绪反应,别让章鱼壶“乱入”心脏。
【 章鱼|【健哥说心脏】心脏里有个章鱼壶——认识应激性心肌病】参考文献: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等.内科学(第九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
文章插图
- 主动脉夹层|晨读丨1月27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 社交边界感有多重要
- 评分|《神秘海域:盗贼合集》M站媒体评分解禁 均分88分
- 两个人一直腻在一起是怎样的体验?
- 宇宙的裂缝
- 心电图|【科普】心电图上的窦性心律不齐是心脏病吗?
- 血脂异常|《脑心同治 医者语录》 ——陈伯钧:预防心脑血管病要从青年开始
- 知识|冬季养生保健知识
-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为人处事把握“这个字”,方能悠然自得
- 夜读 | 过年你回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