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津|一吃饭,满头汗!有一张古方,巧妙化解,今天讲一讲

迫津|一吃饭,满头汗!有一张古方,巧妙化解,今天讲一讲
文章插图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景岳全书》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实不相瞒,我每天在后台上接到的咨询和留言,少说也有几百条!你让我挨个回复,挨个看?这很难,或者说根本不现实。因此,我要对相当一部分读者,说一声抱歉。但是,也有一些人,问到了带有共性的问题。对这类问题,我就专门撰写文章,来统一说一说。前些日子,有一个读者朋友向我咨询,说他啊,这个夏天多了一个毛病,就是吃饭的时候,满头大汗。而且,除了脑袋出汗以外,身体别的地方出汗很少。迫津|一吃饭,满头汗!有一张古方,巧妙化解,今天讲一讲
文章插图
一开始,他以为是天气太热的缘故。但是等他到开了冷气的饭店用餐时,发现脑袋依然大汗淋漓。有的时候啊,那汗水都直接淋到饭碗、餐盘里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让他说一下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他告诉我,喜欢吃辛辣、香的、油腻的,这一点多少年了,改不过来。而且呢,自己平时总感觉咽干、口渴。我听了,告诉他,这个情况,要考虑胃热。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啊,一个人如果过嗜肥甘厚味,或者肝郁化火,灼伤于胃,这就导致胃里头有火热之邪了。到了吃饭的时候,食物一股脑进去,这就加重了胃热。足阳明胃经,走咱们的头面。胃热循经上炎,到了我们的头部,于是迫津外出,形成头部的多汗。这种多汗,往往是头部特别明显,身体其他部位稍差一下。同时呢,舌红,苔黄厚而燥,平时容易口渴、心烦、口臭,大便比较干,小便可能比较黄。这样的一番理论,我以前在养生直播的时候谈过。当然,这并非我自己提出的。您翻阅《张氏医通》,可以看到类似的话,叫做“食滞中宫,热气上炎,亦令头汗”。考中医内科专著《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您会发现,胃热郁蒸确为多汗的一大病因。这时候怎么办呢?我建议你一个古方子,这就是玉女煎配伍。迫津|一吃饭,满头汗!有一张古方,巧妙化解,今天讲一讲
文章插图
这配伍啊,源于《景岳全书》第51卷,用药为石膏15克,熟地黄9克,麦冬6克,牛膝、知母各5克。水煎服,温服或冷服均可。这是专门清胃热、滋阴的配伍。其中,石膏、麦冬、知母滋阴清热,熟地黄大补肾阴,牛膝引血下行,清热通利。这就是基本意图。其实,这配伍本来是治疗牙疼的。只不过,它所针对的病因病机,也可以导致吃饭的时候头汗。所以说,用它治疗异常出汗也是合适的。我用这个配伍,曾经帮助过一个顽固牙痛患者。后来,他的牙痛不仅好了,吃饭脑袋冒汗的事儿也跟着一块改善了。这人特别高兴,说以后不用再吃“汗泡饭”了。迫津|一吃饭,满头汗!有一张古方,巧妙化解,今天讲一讲
文章插图
当然了,这个吃饭的时候脑袋冒汗,也不仅仅见于胃热。还有的人啊,属于脾虚气弱。这类人,也容易吃饭的时候脑袋出汗。但是他们往往伴随身体其他部位出汗。这和前面提到的是两回事儿。对于这虚证,需要用补法来调治了。因为他们冒汗的根由,在于耗气,使得气虚加剧,不能摄津。总而言之吧,这吃饭脑袋冒汗的事儿,说来有些尴尬,但是琢磨起来,也颇有一番趣味。我上面所写的,不过是粗鄙之见,希望大家看一看,参考即可。涉及到具体治疗的时候,非专业人士,还是要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来执行。但是,毫不夸张地说,玉女煎这个配伍,如果用得好,治疗胃热诸证,还是比较有效的。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欢迎关注“微门诊”,文君然每天和你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