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常考易错知识清单,2019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
常错点1 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 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 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辨析 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 ,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 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 如CO、NO和NO2等 。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 , CrO3是酸性氧化物 。
常错点2 错误地认为胶体带有电荷 。
辨析 胶体是电中性的 , 只有胶体粒子即胶粒带有电荷 , 而且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 。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 。
常错点3 错误地认为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
辨析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 从微观角度看就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 。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只有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 , 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其中的离子键 , 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熔化或破碎过程破坏了其中的化学键 , 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 , 这些均是物理变化 。
常错点4 错误地认为同种元素的单质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
辨析 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 , 相互之间的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 是化学变化 。
常错点5 错误地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L·mol-1
辨析 两者是不同的 , 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占有的体积 , 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 , 在非标准状况下可能是22.4 L , 也可能不是22.4L
常错点6 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时忽视物质的状态或使用条件 。
辨析 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体系 , 既可以是纯净气体 , 也可以是混合气体 。对于固体或液体不适用 。气体摩尔体积在应用于气体计算时 , 要注意在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4 L·mol-1
常错点7 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错误地应用溶剂的体积 。
辨析 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 衡量标准是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 , 因此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应用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
常错点8 在进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 , 忽视溶液体积的单位 。
辨析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 , 要用到溶液的密度 , 通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L-1 , 溶液密度的单位是g·cm-3 , 在进行换算时 , 易忽视体积单位的不一致 。
常错点9 由于SO2、CO2、NH3、Cl2等溶于水时 , 所得溶液能够导电 , 因此错误地认为SO2、CO2、NH3、Cl2等属于电解质 。
辨析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范畴是化合物 , 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
(2)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阴、阳离子 , 否则不能用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作为判断其是否是电解质的依据 。如SO2、CO2、NH3等溶于水时之所以能够导电 , 是因为它们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电解质的缘故 。
常错点10 错误地认为其溶液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 。
辨析 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 , 导电性的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电解质的强弱与其电离程度的大小有关 。
常错点11 错误地认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越多 , 氧化剂的氧化能力越强;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越多 , 还原剂的还原能力越强 。
辨析 氧化性的强弱是指得电子的难易程度 , 越容易得电子即氧化性越强 , 与得电子的数目无关 。同样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与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 , 与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
文章插图
常错点12 错误认为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一定不发生反应 。
辨析 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但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 如Na2SO3+H2SO4===Na2SO4+SO2↑+H2O , 此反应中H2SO4表现强酸性 。
常错点13 错误地认为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电子和中子构成的 。
【高考化学常考易错知识清单,2019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辨析 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质子和电子 , 但是不一定含有中子 , 如1(1)H原子中就不含有中子 。
常错点14 错误地认为元素的种类数与原子的种类数相等 。
辨析 (1)同一种元素可能由于质量数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核素(原子) , 因此原子的种类数要大于元素的种类数 。
(2)但是也有的元素只有一种核素 , 如Na、F等 。
常错点15 错误地认为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 。
辨析 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的主族元素有H , 属于非金属元素 。
常错点16 错误地认为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 。
辨析 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 , 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两种作用 , 离子键是这两种作用综合的(平衡)结果 。
常错点17 错误地认为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辨析 (1)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能称为共价化合物;
(2)离子化合物中也可以含有共价键 , 如Na2O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 NaOH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
常错点18 错误地认为增大压强一定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
辨析 (1)对于只有固体或纯液体参加的反应体系 , 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变 。
(2)对于恒温恒容条件的气态物质之间的反应 , 若向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 , 体系的压强增大 , 但是由于各物质的浓度没有改变 , 故反应速率不变 。
(3)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是引起气态物质的浓度的改变才能影响反应速率 。
常错点19 错误地认为平衡正向移动 , 平衡常数就会增大 。
辨析 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 , 只有改变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时 , 平衡常数才会增大 , 改变浓度和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时 , 平衡常数不变 。
常错点20 错误地认为放热反应或熵增反应就一定能自发进行 。
辨析 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是ΔG=ΔH-TΔS , 仅从焓变或熵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准确的 。
常错点21 错误认为任何情况下 , c(H+)和c(OH-)都可以通过KW=1×10-14进行换算 。
辨析 KW与温度有关 , 25 ℃时KW=1×10-14 , 但温度变化时KW变化 , c(H+)和c(OH-)不能再通过KW=1×10-14进行换算 。
常错点22 错误认为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时 , 水电离出的c(OH-)和c(H+)也不相等 。
辨析 由水的电离方程式H2O==OH-+H+可知 , 任何水溶液中 , 水电离出的c(OH-)和c(H+)总是相等的 , 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 。
常错点23 酸、碱、盐溶液中 , c(OH-)或c(H+)的来源混淆 。
辨析 (1)酸溶液中 , c(OH-)水电离=c(OH-)溶液;
碱溶液中 , c(H+)水电离=c(H+)溶液 。
(2)盐溶液中 , 若为强酸弱碱盐 , c(H+)水电离=c(H+)溶液;
若为强碱弱酸盐 , c(OH-)水电离=c(OH-)溶液 。
常错点24 错误认为只要Ksp越大 , 其溶解度就会越大 。
辨析 Ksp和溶解度都能用来描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 。但是只有同种类型的难溶电解质才能直接用Ksp的大小来判断其溶解度的大小;若是不同的类型 , 需要计算其具体的溶解度才能比较 。
常错点25 错误地认为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 , 相对较活泼的金属一定作负极 。
辨析 判断原电池的电极要根据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的具体反应分析 , 发生氧化反应的是负极 , 发生还原反应的是正极 。
如在Mg—Al—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 , Mg为负极 , 而在Mg—Al—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 , Al作负极 , 因为Al可与NaOH溶液反应 , Mg不与NaOH溶液反应 。
常错点26 在电解食盐水的装置中 , 错误地认为阳极区显碱性 。
辨析 电解食盐水时 , 阴极H+放电生成H2 , 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 OH-浓度增大 , 阴极区显碱性 。
常错点27 错误地认为钠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 , 在适量或少量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
辨析 钠与氧气的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 , 将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生成Na2O , 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
常错点28 错误地认为钝化就是不发生化学变化 , 铝、铁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发生反应 。
辨析 钝化是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铝、铁等金属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 如果加热氧化膜会被破坏 , 反应就会剧烈进行 。所以钝化是因发生化学变化所致;铝、铁等金属只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 加热时会剧烈反应 。
常错点29 错误地认为 , 金属的还原性与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有关 。
辨析 在化学反应中 , 金属的还原性强弱与金属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 , 与失去电子的数目无关 , 即与化合价无关 。
常错点30 错误地认为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 。
辨析 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 , 故不能达到除杂目的 , 必须再用碱石灰处理 。
常错点31 错误地认为苯和溴水不反应 , 故两者混合后无明显现象 。
辨析 虽然两者不反应 , 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溴 , 故看到水层颜色变浅或褪去 , 而苯层变为橙红色 。
常错点32 错误地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 。
辨析 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 , 而苯甲酸易溶于苯 , 仍难分离 。应再用氢氧化钠溶液使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 , 然后分液 。
常错点33 错误地认为苯酚酸性比碳酸弱 , 故苯酚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
辨析 苯酚的电离能力虽比碳酸弱 , 但却比碳酸氢根离子强 , 所以由复分解规律可知:苯酚和碳酸钠溶液能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 。
常错点34 错误地认为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在其中加入足量浓溴水 , 再把生成的沉淀过滤除去 。
辨析 苯酚与溴水反应后 , 多余的溴易被萃取到苯中 , 而且生成的三溴苯酚虽不溶于水 , 却易溶于苯 , 所以不能达到目的 。
常错点35 错误地认为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一定是醛 。
辨析 葡萄糖、甲酸、甲酸某酯可发生银镜反应 , 但它们不是醛 。
常错点36 错误地认为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
辨析 高分子化合物有两个特点:一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 , 一般几万到几百万;二是高分子化合物的各个分子的n值不同 , 无固定的相对分子质量 。而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固定的 , 一般在几百范围内 , 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常错点37 使用试管、烧瓶加热液体时 , 忽视对液体量的要求 , 所加液体过多 。
辨析 用试管加热液体时 , 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用烧瓶加热液体时 , 液体不能超过烧瓶容积的1/2 。
常错点38 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 , 记错药品和砝码位置 , 称量NaOH固体时 , 误将药品放在纸上 。
辨析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 , 应是左物右码 。称量NaOH固体时 , 应将NaOH放在小烧杯内或放在称量瓶内 。
常错点39 混淆量筒和滴定管的刻度设置 , 仰视或俯视读数时 , 将误差分析错误 。
辨析 量筒无“0”刻度 , 且刻度值从下往上增大 , 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端 , 从上往下增大 。观察刻度时相同的失误 , 误差相反 。
常错点40 混淆试纸的使用要求 , 测pH时误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 。
辨析 使用石蕊试纸、淀粉KI试纸时要先用蒸蒸馏水润湿 。
文章插图
- 高考复读三年(复读两年的人多吗)
- 新颖的小说题材(比较新颖的小说题材)
- 白岩松|号召家长学习谷爱凌妈妈,白岩松再惹争议,网友炸锅:先取消高考
- 春联|高中生用“化学元素”写春联,学渣表示看不懂,学霸果然不一般
- 化学干燥剂|4岁儿子误吃干燥剂,妈妈关键2步救娃一命,医生:多读书真好
- 替考|高考期间怎么分辨双胞胎替考?官方自有分辨方法,网友:有点狠了
- 化学物质|胎记咋来的产科医生除了遗传,还与孕期的这3种行为有关
- 人脸识别|高考期间怎么分辨双胞胎替考?官方自有分辨方法,网友:有点狠了
- 小学|2021高考再次证明,孩子在“三年级现象”上欠的债,早晚会报回来
- 2017河北省高考作文范文(新时代青年作文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