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优惠券骗局 为什么你发了那么多优惠券都没卵用?

最近,蛋解创业看到有朋友在抱怨:

在朋友圈投了广告,钱花了不少,结果转化寥寥无几,优惠券核销率极低 。
明明已经成本价在做促销了,为什么还是没有人来?
小编和他深入聊过才知道,原来他的思维一直是“销量不好,我就打折促销,便宜卖,利益驱动总是最吸引人的 。”
但说实话,用便宜来吸引顾客,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 。
便宜只会让人联想到劣质 。
消费者想要的是占便宜,而不是便宜 。
天天送优惠券,100块的东西只卖80,顾客默认只值80块,便宜货,但并没有占到便宜 。
星巴克一杯咖啡25元,发了张8折券,消费者会觉得占了便宜;因为在消费者印象中,星巴克就值25元一杯 。
但是一般品牌,发了张8折券,消费者觉得你就值8折的价,都是满满的套路 。
就像瑞幸咖啡25元一杯,天天送4折、5折券,没有人觉得它值25元 。
那优惠券该怎么发呢?


一、优惠券发得少,并不代表稀缺
有人觉得,既然优惠券做出来了,多发点也没什么,多撒网,怎么也得多几条鱼 。
【网购优惠券骗局 为什么你发了那么多优惠券都没卵用?】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公式:
销量=流量×到店率
假设有1000流量,10%到店率,销量等于100 。如果销量要提高到200,怎么办?
增加1000流量,或者提高10%到店率 。
增加1000流量,意味着难度增加,成本增加一倍;但提高10%到店率,几乎不需要增加边际成本 。
所以,在较低范围内,提升到店率带来的收益远比增加流量高 。(到店率较高时,再想提升很困难,会增加更多成本,不划算,但是大多数门店都没有做到那么高 。)
多发券是可以增加流量,但却会降低到店率 。
因为券越是充足,消费者心里越不在意 。

人都有稀缺心态,什么东西越稀缺,就越珍惜什么 。

比如,从小缺爱的女生更容易找到渣男,男生稍微对她好一点,她都会很珍惜 。
小米惯用的饥饿营销,也是利用人的稀缺心态,提高产品在用户心里的价值 。


网购优惠券骗局 为什么你发了那么多优惠券都没卵用?

文章插图
如果优惠券发得满地都是,人人获取都无难度,无门槛,那么人们就不会珍惜,进而不愿意行动——来店里消费 。
那如果我少发一点,原来打算发2000张,现在数量砍一半,只发1000张,这不就能营造稀缺感了吗?
但这也不行 。因为人们总是根据自己容易得到的信息来下判断,心理学上称之为可得性偏差 。
比如看到朋友圈有10个人在转发同一条消息,大脑潜意识认为——这条消息很火爆,刷爆了朋友圈 。但真相很可能是除了这10个人,其他人完全不知道这条消息 。
911事件后,很多美国人对坐飞机产生恐惧,宁愿开车也不坐飞机 。
结果呢?
德国教授Gerd Gigerenzer做过一次估算,911后的一年,为避免飞行而选择坐汽车出行,导致1595人死亡 。
事实上,坐飞机死亡的概率只有54万分之1,而开车死亡的概率达到7千分之1,远高于坐飞机 。
这就是可得性偏差产生的影响 。
所以,要给一个人造成火爆的现象,只需要三幅广告就够了,一幅在小区电梯里,一幅在地铁里,一幅在公司电梯里 。
同样的道理,即使你只发了几十张优惠券,集中发给一层楼的人,那么这层楼的人都会觉得优惠券容易获得,没什么价值 。
那要怎么发才能让人觉得稀缺呢?
让他的圈子里只有少数几个人获得优惠券,他在主观上就能感受到券很稀缺和受宠,而这靠的是数据引导和精细化推券 。
要完成精细化推券,首先必须具备精细化运营思维 。


网购优惠券骗局 为什么你发了那么多优惠券都没卵用?

文章插图
比如最简单的是将用户分层,你才能知道哪些是新入期用户,哪些是成长期用户,哪些是成熟期用户,哪些又是流失期用户 。针对不同的用户,用不同的策略推优惠券,将不同层级的用户价值发挥到最大 。


二、让顾客花钱买代金券
顾客花了钱,才会珍惜 。
因为人总是为了避免损失带来的负面情绪,而沉溺于过去的付出中,心理学称之为沉没成本效应 。
比如相处多年的夫妻,感情已经破裂,日子越过越糟,天天打架,但就是不愿意分开,心里总觉得这么年的付出都白费了 。
虽然大多数教理性思考的课程都告诉我们,做决策时要避免沉没成本,但人性使然,我们很难完全避开 。
所以花钱买的代金券,眼看着过期,就会让人更想把它花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