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车|自救互救抓住“白金10分钟”

ml>

有些伤病不能干等 只要行动就有希望
受访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何忠杰
不是每一个发生意外事故的人都能撑到救护车的出现,也不是每个急症发作的患者都有偶遇医护人员的运气。当一个意外伤病事件发生时,除了眼睁睁地盼着“120”到来,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急救更为重要。
救护车|自救互救抓住“白金10分钟”
文章插图

不会自救互救,有时是在等死
救护车|自救互救抓住“白金10分钟”】在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指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在这个急救网络中,实际上包括‘自救互救’和‘公救’两部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何忠杰说,“公救”是专业医护人员在所属机构安排下展开的一系列救治措施,属于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一部分,受国家相关部门统筹和管理;而“自救互救”则是意外伤病人员在等待救护车赶到现场前,在场的人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但这一环节常常被人们忽视。
在法国,急救培训普及率为其总人口的40%;德国高达80%;美国,仅接受过心肺复苏技术培训的人就占总人口的1/3。而在我国,急救技能普及率仅为个位数,即便在经济、医疗水平都较发达的上海,情况也不容乐观。2019年,一项针对上海市居民急救能力现状的调查显示,居民紧急情况下急救正确处理率为
44.27%,其中紧急进行心肺复苏的正确率仅18%。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1人死于心源性猝死。“如果患者或伤员还没等来救护车就失去了生命,那么医院准备的一系列抢救都毫无意义。自救互救的主要作用是维持患者或伤者的生命体征,为救援争取时间。”何忠杰说,自救互救环节是整个急救系统中最基础的一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只是等救护车到来,有时候可能就是在‘等死’。”
“救就比不救强”
近些年,随着“急救”一词在媒体中高频出现,人们对这一概念不再陌生,但认识比较粗浅,有的人甚至认为急救就是指心肺复苏。实际上,所有的意外伤病都在急救范畴内,包括溺水、触电、气道异物梗阻、交通事故及病人急症发作等。
另外,即便学习过急救技能,还是有很多人“不敢用”,这是“自救”难以发挥作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何忠杰说,任何操作对不同人群来说,都会有掌握的优劣之别,即便是受过培训的人,在施救过程中也可能不那么完美、到位。所以,想提醒大家的是,急救过程中不用想太多,只要抓住急救的关键时机,采取科学的急救措施就好。“我们团队做过一个国内心肺复苏的调查,结果发现,专业医务人员心肺复苏的自主循环恢复率为35.3%;具有相关知识或经过培训的普通大众进行抢救,心跳恢复率为32.9%。可以说,专业人员和接受培训的大众进行早期心肺复苏的效果一样,即便是没培训过的人在医生电话指导下,也有16.7%的几率将人抢救成功,社会大众一定要有信心。”
何忠杰还告诉采访人员,许多自救互救技能实际上并不难。比如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AED),也被称为“傻瓜电击器”,就是为没有医学背景的老百姓设计的,只要打开机器,按照提示一步步操作,就不会出错。
要学要练,更要关键时刻能用
何忠杰介绍说,意外伤病中有3种情况是等不了“120”的。第一种是出血,如果是四肢的某条大血管刺伤出血,不及时控制,1分钟后就会心跳停止;第二种是气道异物梗阻,发生这种情况往往4~6分钟后,心跳就会停止;第三种是心跳骤停,骤停后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率就会下降10%左右,一旦超过10分钟,则难以抢救。由于抢救时效曲线几乎呈一条直线,所以10分钟内并没有所谓的“黄金时间段”,而是越早抢救越好。然而,实际生活中,受交通、距离等因素影响,救护车难以在10分钟内抵达,“白金10分钟”是指在救护车到达前的10分钟内,针对一些“等不及”的伤病情,现场人员采取紧急的救援措施。
需注意的是,在等待“120”时应先对伤病者进行两个判断。首先,要判断救治是否安全。施救者应在确保自己及救治过程安全的情况下展开急救,急救中尽量不沾染血和分泌物,并将伤病人员转移到安全处。其次,判断生命体征。可先判断伤病者是否有意识,比如喊一喊、拍一拍,给予疼痛、声音、触觉等刺激,如果没有反应,说明患者可能已失去意识。接下来要看呼吸,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或耳朵贴到病人口鼻处,感受有没有气流或呼吸声来判断。当伤病者失去意识也难以察觉到呼吸时,则要判断是否还有心跳。可通过摸颈动脉和桡动脉(手腕处)的脉搏来判断。如果脉搏还存在,就无需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桡动脉消失,则可能处于心跳停止或围心跳骤停阶段(心脏即将停止跳动),需通过急救来恢复心跳或预防心跳骤停。
“生活中可能也有人见过当人昏倒后就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的情况,实际上是不对的,心跳存在时不需要胸外按压。”何忠杰强调,所以要先经科学判断,再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救援。常见的急救手段包括止血、海姆立克法、心肺复苏等。这些操作技能并不难掌握,但一定要从国家官方科普渠道、权威专家或专业医务人员那里学习了解。最后,公众急救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医疗机构、专业人员、每个家庭的共同参与,一起努力。自救互救是每个人的必修课,要学要练,更要关键时刻能挽救生命。
参考文献: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等.内科学(第九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