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宁波新增确诊病例曾到上海出差,“千元口罩”防护效果更好?详解→

今天(12月6日),浙江宁波新增3例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其中1例为确诊病例,另外2例为无症状感染者。其中,确诊病例为陈某某,男。其妻子和母亲均为无症状感染者。
在宁波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宁波疫情发布会上,宁波市卫健委主任俞曹平通报了3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的溯源结果:
宁波3例阳性人员为感染德尔塔变异株,与外省近期感染的病例的毒株高度同源。
据官方公布的行程轨迹,新增确诊病例陈某某曾到上海出差
11月22日上午9:05分,陈某某乘坐高铁(G7506宁波-上海虹桥),到上海浦东新区金桥路2222号华为研发中心开会(下午14:00-16:00);
会议结束后,16:00-16:30由上海分公司营业车接送至上海地铁2号线科技馆站,乘坐2号线于17:41到达上海虹桥火车站;
18:35进入候车大厅检票乘车(G7535上海虹桥-宁波站)返回宁波;
17:41-18:35期间,曾在虹桥火车站上厕所、麦当劳店点餐;
20:51抵达宁波南站后乘坐宁波地铁2号线,21:35抵达五里牌站,出站后步行回家。此后再无外地旅居史,并于26日开始实施居家健康监测。
宁波|宁波新增确诊病例曾到上海出差,“千元口罩”防护效果更好?详解→
文章插图

多地疫情持续
有网友提问称
防控新冠病毒
是不是要用最高等级的医用口罩?
千元高级口罩是不是防范力更强?
其实
宁波|宁波新增确诊病例曾到上海出差,“千元口罩”防护效果更好?详解→】 权威部门早有说法
没有熔喷布的口罩没有预防作用
随着疫情的常态化,口罩成为生活必备用品,各种以棉布、真丝为材质的“网红”口罩在市场上流行起来。这些口罩往往图案多样,符合消费者对“颜值”的要求。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口罩能对病原微生物以及空气污染物起到防护作用,取决于它的关键防护成分——聚丙烯熔喷布。
那么,如何辨别口罩是否含有熔喷布呢?
其实并不难:正规产品均应在包装上注明原材料,如果使用了熔喷布,会有明确标注。
宁波|宁波新增确诊病例曾到上海出差,“千元口罩”防护效果更好?详解→
文章插图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口罩标称含有活性炭,众所周知,活性炭有着很好的吸附能力,但是,其主要作用是防尘。因此,如果口罩没有特别标注,普通的活性炭口罩对于疾病的预防并没什么作用。
此外,市场上还有工业用防护口罩,这类防护口罩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粉尘,同样不适用于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医用防护怎么选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口罩大致可分为五种,包括普通口罩(包括纱布、棉质等)、普通防护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及防颗粒物口罩(如KN95、N95、FFP2等)。
这些口罩,到底有什么区别?对于新冠病毒的防控,应该选择哪种呢?
首先,不含熔喷布的普通口罩最多只能隔绝粉尘等空气中的大颗粒,对病毒、细菌基本没有阻隔作用,不在我们的选择范围。
其次,普通的防护口罩中含有熔喷布,能够滤除花粉、细菌颗粒物,阻隔口腔或鼻腔中呼出或喷出的污染物,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再次,在官方推荐的口罩中,最常见的包括“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防颗粒物口罩”。
常见的防护口罩类型
↓↓↓
宁波|宁波新增确诊病例曾到上海出差,“千元口罩”防护效果更好?详解→
文章插图

就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防颗粒物口罩这三种口罩的选择,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社会公众使用口罩简易问答指南》,明确说明:
医用防护口罩/防颗粒物口罩(如N95口罩)适用于在抗击疫情一线,属于高(较高)暴露风险的医护人员。在医院普通门诊、病房工作的医护人员,一般只建议佩带医用外科口罩。一般社会公众既没有必要,也不应提倡使用N95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适用于中等暴露风险人员,如医院、机场、火车站、地铁、地面公交、飞机、火车、超市、餐厅等相对密闭、人员密集场所的工作人员,或者是与疫情相关的行政管理、警察、保安、快递等从业人员。建议以上人群在工作场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医用口罩适合较低暴露风险人员。处在超市、商场、交通工具、电梯等人员密集区,或处于普通室内办公、工厂车间等环境,或是在医疗机构就诊(除发热门诊外)的患者,或是集中学习和活动的在校学生等,一般都属于较低暴露风险人员。
此外,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就不同人群、不同场合的口罩发布过指导意见,就普通公众的日常生活选择口罩给出以下建议:
独自散步、遛狗、驾车、不近距离接触其他人的情况下不需要戴口罩;
逛街、购物、用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及其他非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可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人员密集的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空间狭小场所;近距离接触其他人;短时间或远距离(>3米)接触发热、咳嗽等症状病人或居家隔离人员;进入医疗机构等时,可使用医用外科口罩或防颗粒物口罩(KN95、N95、FFP2等);
短时间或远距离(>3米)接触有症状的密切接触者、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时,可使用防颗粒物口罩(KN95、N95、FFP2等);
近距离接触或直接接触有症状的密切接触者、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时,可使用医用防护口罩。
上海疾控中心给出的普通民众口罩选择和佩戴建议
↓↓↓
宁波|宁波新增确诊病例曾到上海出差,“千元口罩”防护效果更好?详解→
文章插图

对工作场景给出以下口罩选择建议:
独自办公、少数人员(无发热、咳嗽等症状)在通风良好情况下办公,可不戴口罩;
召开会议等人员较多情况时,可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人员密集、空间狭小、通风不畅的办公场所;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病人时,可使用医用外科口罩或防颗粒物口罩(KN95、N95、FFP2等);
上下班时口罩使用参照普通民众。
上海疾控中心给出的办公楼宇办公人员
口罩选择和佩戴建议
↓↓↓
宁波|宁波新增确诊病例曾到上海出差,“千元口罩”防护效果更好?详解→
文章插图

可见,普通公众通常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或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即可。相关机构均明确提出,非特殊情况,不建议普通公众使用医用防护口罩。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部分防颗粒物口罩含有呼吸阀,也不建议疫情期间使用。呼吸阀口罩可增加透气性,改善佩戴感受,但呼吸阀是单向的——虽可防止外界病原体吸入,但佩戴者若携带病原体,却可通过呼吸阀向外传播,也就是“保护自己,不保护他人”,并不利于疫情防控。
“新概念”口罩靠谱吗?
市场上,还出现各种特殊材质口罩或具备“特殊功能”的口罩。例如,有的口罩声称采用特别的“Arctic Tech”面料制成,防护力强;有的口罩自称为“新风口罩”“呼吸面罩”,表示它们是口罩型空气净化器,是“可移动的新风系统”……这类口罩定价不菲,高达几百元甚至上千元。
但这类“新概念”口罩功能,没有权威部门的论证数据,现有介绍均来自企业内部实验数据或企业送检数据。换句话说,参考价值不大。
一款售价千元的新面料口罩在产品说明中明确
该口罩不能用作医疗设备或个人防护设备
↓↓↓
宁波|宁波新增确诊病例曾到上海出差,“千元口罩”防护效果更好?详解→
文章插图

业内人士建议,就防控新冠病毒而言,消费者选择口罩不能看价格、看介绍,而是要查看口罩材料(是否含有熔喷布),并可参考口罩生产所遵循的标准。很多口罩会在包装上标注所执行的生产标准。
宁波|宁波新增确诊病例曾到上海出差,“千元口罩”防护效果更好?详解→
文章插图

就普通公众使用最多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和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而言,对应的均为医药行业标准:前者对应的是YY/T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后者对应的是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由此可见,普通消费者可以参考标准号前缀“YY”来区分普通防护口罩和医用口罩。
我国常见的口罩生产标准
↓↓↓
宁波|宁波新增确诊病例曾到上海出差,“千元口罩”防护效果更好?详解→
文章插图

来源:宁波发布、上海网络辟谣
编辑:小刘、小能手、等等
审稿:钱程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