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上市了!
人工心脏长期被国外垄断,近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CH-VAD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正式获批上市,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我国首个获批的纯正“中国心”,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人工心脏,可用于心脏移植前或恢复心脏功能的过渡治疗。心衰也被叫做心脏中的“癌症”,这意味着中国一千多万心衰患者有了新选择!
文章插图
一、人工心脏效果咋样,看看真实案例刘先生从29岁开始,经常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双腿浮肿等症状,在严重的时候甚至无法躺着睡着。即便是勉强睡着后,也经常在睡眠中出现呼吸暂停。在这五年间,刘先生多次住院治疗,大约住院10天左右症状即可消失,出院后没过多久病情又会反复。
今年3月,34岁的刘先生再次发病,他自己感觉身体已经超负荷快撑不住了。于是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心血管内科邹建刚主任医师确诊刘先生为终末期心力衰竭,通过药物治疗无法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建议李先生进行心脏移植手术,然而由于刘先生的体型过重,本就紧缺的供体更难找到。
经过医院的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邵永丰教授会诊后,决定为刘先生进行——植入心室辅助装置。据邵教授介绍,辅助装备在植入心衰患者体内后,可代替真实心脏的泵血功能,让患者原先的心脏可以休息,同时不会中断体内脑、肾、肝脏等器官的血液灌注。
7月1日,邵教授团队顺利为刘先生进行了手术,手术后刘先生的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并于8月31日康复出院。未来只要保证只要确保电池不断电,缆线不断联,刘先生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文章插图
图源:江苏省人民医院
刘先生的病例,为我国人工心脏的使用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对于广大心衰患者而言,是个“救命稻草”般的存在。
二、人工心脏——心衰患者的新选择据《欧洲心力衰竭杂志》发表的数据显示,我国35岁居民中心衰发病率约为1.3%,总发病人数大约在1370万例左右。发生心力衰竭后,患者体内的其他器官如肝、肾、肺等都会随之出现功能衰退。终末期心衰患者,通过药物进行治疗的话,5年生存率仅有50%。
终末期心衰患者的生存率如此之低,和我国心脏移植手术面临的困境有很大关系。我国每年仅能进行500例左右的心脏移植手术,经常存在供体不足的情况,不少患者在等待供体的过程中失去生命。
对于这些患者而言,人工心脏就是最后的希望。浙大二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爱强教授指出,人工心脏的专业术语叫心室辅助装置,按照辅助的部位、植入的方式又可分为多种形式。
植入人工心脏不需要摘除患者原先的心脏,而是植入辅助装置代替原先的心脏功能,将血液打入到主动脉内,并可以对患者病变的部位进行修复治疗。
文章插图
目前,人工心脏对于心衰患者的治疗主要有三个目的:
1、由人工心脏过渡到心脏移植,针对一些病情危重暂时没有供体的患者或是身体不适合心脏移植的患者,可先进行人工心脏植入术。等到身体情况稳定、有供体了之后,再进行心脏移植术
2、用于一些急性心衰患者,病情较为危急时可植入人工心脏,在心脏功能恢复正常后,即可拆除人工心脏;
3、作为终点治疗,患者长期使用人工心脏辅助生存,目前临床上植入人工心脏的患者,最长生存期已有15年之久。
人工心脏的作用这么多,是否代表可以代替心脏移植?它的价格又如何呢?如果是天价的话,再好的效果治不起也没用。
三、人工心脏能替代真正的心脏移植吗?价格咋样?对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董念国医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在没有合适供体且病人情况危急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人工心脏来“救急”挽救生命。当然,一些有条件选择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还是进行心脏移植手术为好,心脏移植手术相较于人工心脏,术后3年有更高的存活率。
相比较心脏移植手术,人工心脏具有“快速、方便”的特点,只需要很短的准备时间就可以拯救患者生命;心脏移植手术患者需要终生服用抗排斥药物,费用较为昂贵还会带来副作用。人工心脏植入术仅需服用常规抗凝药物,相对来说价格低廉且几乎没有副作用。
- 治疗|湖南首例“机器人植入脑起搏器治疗难治性癫痫”手术完成
- 疼痛|省立医院开展华东首例脊髓电刺激全植入术
- 国外这张中文试卷火了,第一题就把中国学生难住,想及格好难
- 新冠肺炎|疾控专家谈新冠防护
- 人工晶体|海南西部医院眼科开展琼西首例蔡司三焦点晶体植入术
- 失聪|失聪患者的欣喜福音 不出雅安可完成耳蜗植入术 市人民医院首例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正常开机
- 人工|植入人工心脏 他们的“心情”不错
- 邮件|(聚焦疫情防控)北京疾控提醒市民:国外疫情高发期间尽量减少购买境外商品
- 乳腺癌放疗和起搏器植入风险:法国健康保险数据库的流行病学分析|2021 ESC | cox
- 邮件|北京疾控提醒:国外疫情高发期间尽量减少购买境外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