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老年人要避开“越瘦越健康”的营养误区

本报采访人员 刘伟
“以很多疾病的发病人群来看,肥胖人群的发病率的确高一些,但也不代表体重越轻越好。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怕胖而过于节食,会导致肌肉减少和萎缩,胶原蛋白的丢失也会导致皮肤失去弹性,出现皱纹。”11月16日,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张尚静表示,当一个人逐渐老去,如果没有什么严重疾病的话,骨骼肌的多少和功能决定了生活能否自理和独立,所以老年人千万不要走入营养误区。
抛开标准谈胖瘦是不严谨的家住光岳花园小区的董淑青今年77岁,这两天总感觉无力、疲劳,取物困难。近几年,因为看到身边不少人身体太胖而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董淑青便越发在意自己的体重。平时就喜欢喝点小米粥、玉米糊、清汤面,吃点水果等,一日三餐,很少吃油腻的东西。近一年来,董淑青的女儿发现母亲越来越瘦了,并且,时常情绪低落,易焦虑,兴趣减退……开始以为母亲得了糖尿病,结果去医院检查后得知,母亲竟然得了肌肉减少症。
“如果肌肉组织减少10%,那么比较明显的变化是免疫功能降低,机体更容易感染,且小毛病不断;如果肌肉组织减少20%,则会有明显的无力感,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更容易跌倒,伤口不容易愈合;肌肉组织减少30%,人体会很虚弱,独立生活能力下降,容易出现骨骼和关节损伤的问题。”张尚静告诉采访人员,患有肌肉减少症的老年人站立困难、步履缓慢、容易跌倒骨折。肌肉减少症还会影响器官功能,可能会引发心脏和肺部衰竭,甚至死亡。
张尚静表示,中老年人如果长期不科学吃素,很容易造成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D等摄入不足,导致肌肉力量和质量明显下降,而荤素搭配的中老年人骨骼肌质量则显著高于完全素食者。
“胖瘦都有一定的标准,如果抛开标准谈胖瘦,都是不严谨不科学的。太胖和太瘦肯定都是不好的。”张尚静表示,通常用身高体重指数(BMI=kg/m2)来作为一个人是否肥胖的参考,最好将BMI控制在标准范围(18.0—25.0)或不超过上下限的10%。
老年人并不是越瘦越健康,一定要防止营养不良,延缓肌肉衰减,维持适宜体重。
少量多餐 主动足量饮水老年人吞咽、咀嚼功能变差,消化吸收功能减退,食欲下降,从而进食量不足,本身就容易出现营养缺乏。疾病和药物的长期影响又会加重进食不足,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如何避免这种问题发生,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呢?
“少量多餐,就能预防营养缺乏。老年人每天都要保证谷薯类、肉鱼禽蛋类、奶类及豆类、水果类、蔬菜类等各类食物的定量摄入,而素食者一定要做到每餐都有豆腐等大豆制品。”张尚静表示,老年人适合每日2—3次正餐、2—3次加餐,将全天所需的食物按比例分配至各餐,可以在不增加消化吸收负担的基础上保证进食量。定时定量进餐也是保证良好消化吸收的有益措施。
一日三餐|老年人要避开“越瘦越健康”的营养误区】 “急诊常见因饮水不足甚至刻意减少饮水量而出现的脑出血或脑梗死老年患者。”张尚静表示,这是因为老年人血管弹性差,缺水引起血管收缩、血压波动、脑血流灌注不足等。老年人对缺水的耐受性又是下降的,导致不能及时调整血压、血容量,从而引发严重病症。因此,老年人一定要记得主动、定时、少量多次饮水,建议使用手机闹钟定时提示自己喝水,出门随身携带水壶,做到伸手就能拿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