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胸痛”拍CT意外发现肾上腺肿瘤泌外科专家3D建模精准“排雷”

读创/深圳商报采访人员 毕国学 通讯员 陈浩栋 李虹葭 夏哲璇
原本只是咳嗽胸痛拍个胸部CT查一查病因,却意外查出个肾脏上部的瘤?这是怎么回事?家住龙岗今年43岁的罗女士,因为久咳不愈导致胸痛,就想到医院查查病因。
胸部CT报告单出来的时候,影像科医生愣住了,眼神从肺部移到肾脏上部区域:“你这肾上腺长了个东西啊。”罗女士和家人立刻紧张起来,“是肿瘤吗?会不会是恶性的?”考虑到肾上腺瘤属于内分泌系统疾病,医生建议罗女士到龙岗区人民医院(与南方医院共建内分泌代谢病中心)内分泌代谢科就诊。
由于需要进一步查明病因,罗女士住进了龙岗区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的病房。从罗女士之前意外做的这次CT结果来看,左侧肾上腺区有一个类圆形肿块,密度不均,高度怀疑是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罗女士的主管医生感到十分困惑,因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和最常见的症状就是高血压,可为持续高血压波动性升高;同时还有可能伴有心悸、心跳加速、头痛、微微出汗、肢体颤动等症状。而这些情况罗女士都没有,只在平时偶尔感到乏力。为了进一步完善嗜铬细胞瘤的相关指标检查及其他可能合并的内分泌腺瘤等疾病评估,排除高血压、多内分泌腺瘤病及其他可能混淆的病症,医生叮嘱罗女士每天健康饮食,并耐心地监测她的血压变化和各项化验指标。
泌尿外科|“胸痛”拍CT意外发现肾上腺肿瘤泌外科专家3D建模精准“排雷”
文章插图

泌尿外科|“胸痛”拍CT意外发现肾上腺肿瘤泌外科专家3D建模精准“排雷”
文章插图

由于观察期间罗女士不需要服用什么药物,所以前期紧张的她反而在病房淡定地绣起了十字绣,终于,在住院一周后,一项关键指标的结果出来了,罗女士的2次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检测结果明显升高,更大概率确定是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结果出来后治疗方案就明朗了,这瘤子留不得,必须抓紧时间预约泌尿外科准备手术。由于嗜铬细胞瘤切除之后全身的血管会突然松弛,极易出现低血压休克,会发生抢救不过来的情况。所以必须进行事先的扩容,也就是使人体的周围血管扩张,身体总的血容量增加,使大量的血液或体液潴留在周围的血管当中,避免嗜铬细胞瘤手术后突然的低血压。
扩容需要服用一种叫做酚苄明片的药物,大约服用两周左右的时间。罗女士便先出院为手术做“扩容”准备去了。绕开大血管奋战毫厘间泌外科专家3D建模精准“排雷”大概两周后,做好术前准备的罗女士躺到了手术台上。为了这台手术,龙岗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李星智主任团队可是着实好好做了番功课。“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有一定的危险性。手术过程中对肿瘤的挤压,极易造成血压波动;由于肿瘤血运丰富,且与大的血管贴近,如果损伤容易引起大量出血。所以嗜铬细胞瘤手术堪比‘拆弹’。”李星智主任介绍手术的难度所在,“为此,术前我们为肿瘤及其周围器官、动脉进行了选择性三维重建(医学3D可视化建模)。”经团队周密分析及充分的术前准备,决定为罗女士进行后腹腔镜下左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在术中结合三维重建,快速定位了肿瘤滋养动脉,完整切除肿瘤,手术出血仅30毫升,术中罗女士的血压平稳,无明显波动。术后肿瘤标本术后切下来的肿瘤包块经病理检查也印证了大家的判断,确诊为嗜铬细胞瘤。
泌尿外科|“胸痛”拍CT意外发现肾上腺肿瘤泌外科专家3D建模精准“排雷”
文章插图

泌尿外科|“胸痛”拍CT意外发现肾上腺肿瘤泌外科专家3D建模精准“排雷”】 泌尿外科为罗女士启动了术后快速康复方案,通过悉心照料,她在术后第4天即康复出院。嗜铬细胞瘤被形象地称为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的肿瘤,是一种少见的内分泌疾病,具备内分泌功能的肿瘤,其发病率约占高血压病人的0.1%-0.6%。它能自主分泌儿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多巴胺。由于其分泌的儿茶酚胺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肾上腺素能受体,从而引起高血压,主要表现为波动性高血压,典型患者伴有三联征(头痛、多汗、心悸)。
大量的儿茶酚胺间歇地进入血液循环,使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导致血压阵发性骤然升高,收缩压可达200mmHg以上,极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也因此成为人体内一颗“不定时炸弹”。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嗜铬细胞瘤多为良性,仅有10%的肿瘤为恶性。“虽然罗女士的情况有点例外,她没有任何高血压的外在表现,但是对于这种病的发现不能仅靠意外。我们正常人如果一旦发现有持续高血压波动性升高,就要尽快就医,以确定导致高血压的具体病因,并针对性进行治疗。如果患者除高血压外还伴有头痛、心悸、高代谢状态、高血糖、多汗等全身症状,就应怀疑是否是此病。”内分泌科医生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