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老年痴呆”也有预兆,医生推荐“画钟法”自测,准确率高达80%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疾病,更多人把它叫做“老年痴呆”。
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卫生估计报告》显示,在过去20年全球十大死因中,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形式的痴呆症已跻身全球十大死因之列。
根据《世界阿尔茨海默病2018年报告》,每3秒钟,全球就会新增一位失智症患者。
随着发病人数的增长,阿尔茨海默病却一直没有可行的治愈良方,一旦得病,似乎只能任由患者慢慢“枯萎”,有人曾如此形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海里像是有一块橡皮擦,随着年岁的增长会逐渐擦去记忆。”
不过,近日一项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最新资讯似乎可以帮助患者改变这一困境。
一、首个阿尔茨海默病疫苗进入临床试验11月16日,美国波士顿的布莱根妇女医院宣布,将启动首个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疫苗鼻腔给药的人体临床试验。
李老师|“老年痴呆”也有预兆,医生推荐“画钟法”自测,准确率高达80%
文章插图
该新型疫苗使用一种叫做Protollin的东西来刺激免疫系统,这有望激活颈部两侧和背部淋巴结中发现的白细胞,并将它们送到大脑中清除β淀粉样斑块(阿尔茨海默病的标志之一)。
此次Ⅰ期临床试验将招募16名年龄在60-85岁之间的早期无症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受试者进行了淀粉样蛋白阳性PET扫描,确定无其它可能干扰研究的疾病后进入试验组,并将间隔一周接受两剂鼻腔疫苗。
据悉,研究人员对此疫苗已进行了近20年的临床前工作,人体临床试验将测试该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验证药物能否应用于临床的关键一步。
首席研究员霍华德·韦纳博士(Dr. Howard Weiner)说:“它有可能成为该疾病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甚至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成为防止人们患上该疾病的东西。”
二、暂时无法被治愈的阿尔茨海默病迄今为止,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仍是未被攻克的世界级医学难题,这是一种退行性的痴呆疾病,患者通常会随着病情恶化逐渐出现失忆、认知力降低、语言障碍和方向混乱等症状,最后死亡。

  • 阿尔茨海默病的诱因
AD的发生有一定的基因变异基础。目前可知的AD相关基因大概有两类:一类变异的基因和在AD患者脑组织里发现的淀粉样蛋白和神经原纤维缠结等有关。任何个体如果遗传了这类基因,就有可能产生早期AD。另一类基因和大脑的组织结构有关,是潜在的AD因子。这类个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有可能产生晚发型AD。
除了基因之外,AD的发生还与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吸烟,被认为与AD的发生密切相关。发生AD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胆碱能神经递质降低”,而烟草中的尼古丁是胆碱能神经递质的类似化合物,在高浓度尼古丁存在的情况下,大脑会感到兴奋,同时神经细胞会减少自身乙酰胆碱的分泌。长此以往,脑神经本身神经递质的分泌水平会降低,因此吸烟对于脑神经的损害不言而喻。
李老师|“老年痴呆”也有预兆,医生推荐“画钟法”自测,准确率高达80%
文章插图
与AD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的另一个因素是糖尿病。瑞典科学家经过32年跟踪发现,50岁时已有糖尿病的人和没有糖尿病的人相比,发生AD的可能性增加了50%。
  • 阿尔茨海默病目前无法治愈
阿尔茨海默病可怕的地方在于,患者本身往往感受不到疾病带来的问题,而家属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从1910年正式命名至今,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理仍是一个谜团。近些年来针对多个学术假说开展的新药研发如火如荼,却鲜有重大突破。这也给大众造成一种印象:阿尔茨海默病是个“死局”,无法治疗,无药可医。
三、阿尔茨海默病,最漫长的告别张晓勇的母亲姓李,曾是上海某学校的化学老师。因为课教得好,深受学生喜爱,母亲退休后被学校返聘了一段时间,过得忙碌而满足。然而这一切在5年前母亲患病后戛然而止。
自从生病,李老师从忘关水龙头,到出门散步忘记回家路,继而出现食不知饱的情况。“最多一次一天吃了8顿饭,要是不让她吃,就发狂一般重复‘我饿了,为什么不让我吃饭’。”张爷爷说,为了不让老伴吃出毛病,只能限制李老师进食,但万万没想到老伴竟然向邻居讨饭吃,并埋怨家人对她不好,不给饭吃。
而让照护者最煎熬的,是李老师患病后性情大变、非常吵闹。一到晚上,李老师就开始不停地起床、踱步、翻东西、乱拨电话,因为制造噪音,常被邻居投诉。从李老师患病到现在,家里一共请过18个保姆。有段时间同时请了两个保姆,白天一个晚上一个轮流照护老人,可迫于经济压力实在太大,张晓勇请了一段时间后就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