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周刊》全媒体采访人员 畅婉洁
《意见稿》的出台给各家互联网医疗戴上“紧箍”。互联网诊疗不再是法外之地,今后开展任何业务都应将合规排在第一位,传统营销模式或将被摒弃。【 处方药|互联网医疗戴上“紧箍”】在疫情的推动下,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快速发展。据国家卫健委最新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我国已建互联网医院超过1600家,仅2021年上半年,新增互联网医院就超过500家。
行业快速发展,误诊错诊、医生资质良莠不齐、虚假审方、先购药后补方等问题时有发生。
10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从医疗机构监管、人员监管、业务监管、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向从事互联网诊疗的医疗机构和地方监管部门提出了41条监管要求。
规范诊疗行为
《意见稿》是继2018年国办发布《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以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4个规范性文件。 前3个规范性文件,为当时已发展数年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新业态框出了行业准入规定和管理框架。《意见稿》则是从监管方面入手,向各医院、平台、地方监管部门提出了大量执行层面的基本要求。 在《意见稿》之前,2021年4月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 》,提出了在确保电子处方来源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允许网络销售除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以外的处方药。 处方药的放开,出现了众多“秒开处方泛滥、审核形同虚设”等行业乱象。《意见稿》对此类现象明确提出:“禁止统方、补方等问题的发生”,“医疗卫生人员的个人收入不得与药品和医学检查收入相挂钩”,将互联网诊疗与药品销售行为进行“隔离”等监管条例。医生收入不得与药品和医学检查收入相挂钩。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宁夏政协副主席、宁夏卫健委主任马秀珍建议,在互联网诊疗中同步推行“医药分开”,破除线上“以药养医”的情况。马秀珍在工作中发现,很多药企已把互联网平台的药品销售纳入业绩考核范围,授意医药代表线下“学术拜访”,其中不乏药品回扣现象,企图“洗白”药品回扣。 在一些互联网医疗平台上,首诊、复诊混乱,受管制处方药随便买到的现象屡有发生。在互联网首诊过程中,患者很难将病情完整交代清楚,可能直接导致漏诊或误诊的情况发生。所以,在《意见稿》中提出,当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本次就诊经医师判断为首诊或存在其他不适宜互联网诊疗的情况时,接诊医师应当立即终止互联网诊疗活动,并引导患者到实体医疗机构就诊。 《意见稿》中还明确:就诊患者的电子病历信息,诊疗过程中的图文对话、音视频资料等应当全程留痕、可追溯,保存时间不得少于15年, 由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质控。 总而言之,《意见稿》明确了以医疗为核心、互联网为辅助的定位。针对互联网诊疗相关的机构、人员、业务、质量安全等环节,以及AI开方、先买药后补方、药品回扣等问题进行了规范。企业何去何从
同时,《意见稿》的出台给各家互联网医疗戴上“紧箍”。互联网诊疗不再是法外之地,今后开展任何业务都应将合规排在第一位,传统营销模式或将被摒弃。 银川互联网+医疗健康协会会长、好大夫在线创始人、CEO王航表示,“这些要求的实操性很强,行业都可以很快做起来。”从整体来看,《意见稿》提出了大量关于提升服务质量的要求,致力于推动互联网医疗行业更规范、更安全,例如,要求医疗机构建立专门的部门和管理制度,应该对医务人员开展定期培训和考核,建立业务人员的准入、退出机制等等。 “医疗属于特殊行业,首先互联网公司应与广大用户建立起信任,拥有口碑才能产生变现。如果按照传统互联网的模式,一味比拼价格,各家公司只能是死路一条。”一位互联网医疗的从业者说。 近两年,企业成为互联网医院建设的重要力量。2021年,微医、思派健康、智云健康等众多互联网医疗先后递交招股书,虽然都将医药作为自己的商业闭环,但提供的服务却远远不仅于此,服务遍及挂号、在线问诊、电子处方、在线电商、健康管理等。 根据《2021年(上)中国互联网大健康市场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互联网大健康市场规模高达3426.4亿元,同比增长70.61%。 但对于互联网医疗企业来说,在线问诊、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等互联网诊疗服务还处于烧钱阶段。以微医、叮当健康、智云健康、思派健康这4家相继递交招股说明书的企业为例,过去3年以来,这4家公司均亏损超过20亿元,智云健康更是亏损达到45亿元,烧钱速度不亚于任何互联网行业。 如今,互联网医疗已经逐渐从“医药”走向“医药险”。互联网医疗逐步将涵盖医疗行业的全链条,涉及医疗、医药、医保等多个环节。医疗、医药、医保的“三医联动”已经初见雏形。 同时,在数字化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需要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互联网服务,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智慧医院的建设,同样离不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服务等新基建技术。 随着运营模式的监管升级,互联网医疗的建设需要核心业务、运营管理与先进技术相结合支撑,从而打造高效能、差异化服务。以技术为驱动的企业,将会更好地利用这个契机,在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打造更高效、体验更好的服务,助力互联网医疗的业务升级,有望实现业务提升。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编辑部
- 金普新区|大医附属一院金普医疗中心即将投用
- 医疗技术|两部门发文规范中医医疗技术命名
- 规范|两部门:规范中医医疗技术命名
- 公立医院|深圳试点互联网销售处方药
- 医疗服务|新疆霍尔果斯市公布4部医疗服务保障电话确保封控区居民就医有保障
- 东城区|东城区卫生健康委对北京市隆福医院冬奥医疗保障院感防控工作进行现场指导
- 医联体|?四川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下延伸 县域医疗就诊率超过90%
- 医疗|巴基斯坦总理启动全民医疗计划
- 十八周岁|注意!未按规定告知医疗风险,有风险!
- 销售|深圳将试点互联网处方药销售,慢病患者可就近取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