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实习学生小刘问了我一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很难。或者可以说,这是一道最难的题。
题目是,手术台上的患者会发生心跳骤停吗?
乍一听到这个题目,非常想一下子就给她怼回去:手术台上就不能心脏骤停、就不能死人吗?
如果恰好比较激动,甚至会直接教训她几句:老百姓都认为医院不应该死人,你作为一个大夫也这样认为吗?医学是科学,不是神学……
文章插图
当然,看到她胆胆怯怯的样子,后面的话我并没有说。但是,我也得给她树立正确的观点。尤其这样的“医学新兵”,如果从小不给他们上好这一课,他们很难在这么严谨的行业走得平顺,更别说有所成就了。毕竟,我们的施治对象是人,根本不给你重来的机会。
我跟她说:有果必有因。医学的本质,就是一门实践科学。任何情况,都可以科学地解释。即使我们遇到了难以解释的,也只是目前的科学水平无法解释而已。将来的某一个时期,一定能够解释。
看到她一直点头,我索性给她细致梳理了一下术中突发心脏骤停的原因。在此,也顺便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一件事:心脏绝对没那么容易停。如果有一点刺激就停了,那估计没有人能活到自然死亡。
心脏之所以没那么脆弱,是因为心脏的神经传导以及运动并不受外界的控制。如果像我们吃饭喝水一样受我们控制,那万一忘了心跳怎么办?
文章插图
其次,我们说心脏没那么容易停的前提是,这是一颗健康的心脏。如果心脏本身就有瓣膜病、心肌病或者传导问题,突然停跳是可以理解的。
说到这里,有的朋友会抬杠说:如果心脏本身就非常不好,手术台上本身就容易发生心脏骤停,这个不用你讲吧?
我要说的是,那些本不应该发生心脏骤停,但是却因为一些原因发生了意外的情况:
手术中最容易发生心脏骤停的情况是缺血缺氧。
缺血的情况,如突然大失血,心脏突然供血不足;再或者就是,本身就处于极度缺血的边缘,大量无携氧能力的晶胶体的输入,进一步降低了心脏的血供。
在这里,我们不可能把临床上所有的问题都进行一一列举。总则就是,别让心脏的供血出问题!
缺氧的情况,如人工气道、管路或者麻醉机突然不正常工作而又没及时发现,这是非常容易出问题的。
以上两种情况,是手术台上发生心脏骤停的最大可能原因。
这里再次强调:我们在讨论的是,那些本身心脏健康的或者心脏本身问题不足以发生心脏骤停的情况。
说完大概率原因,我们再介绍一下小概率原因:
虽然是小概率原因,还是和呼吸和循环有关。如,做肺部手术的时候压迫了心脏本身或者大血管,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
文章插图
别看心脏是给全身泵血的,但是它自己的血也需要自己努力去泵。保证心脏自身供血充足的另外一个关键因素是外周阻力。假设没有了外周阻力,心脏本身的供血也将得不到保证。因为,心脏的冠脉只有在心室舒张期才由主动脉的弹性回缩来压迫血液进入冠脉。
做肺部手术或者纵隔手术的时候,外科医生经常会压迫气管或者导致导管移位,这都可能无声无息中导致患者呼吸出现问题。
到了这里,大家似乎发现了一个问题:难道心脏骤停都和呼吸和循环有关吗?
不全是,但大部分是。因此,手术中守住呼吸和循环是关键!
有的人会说:守住啦,但是也会有心脏骤停的情况,这种就应该算纯粹的意外了吧?
诚然,治疗与意外永远是伴行的,但是有些意外的确可以降低发生率、甚者完全避免。
那么,我们如何能降低这些本不应该发生的风险呢?
两个词:能力和责任心。
关于能力方面,目前我们每一名麻醉医师的技术都不是在均质化教育中成长的,因此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是必然。因此,客观上水平就是不同的,因此在处理问题的效果上也是不同的。
也正因为此,在医疗事故认定的时候,会将这种由于技术水平达不到而产生的不良结局定性为技术性事故。在这种情况下,是可以理解的。
而另一种情况,就是不能被原谅的。那就是,责任事故。这样的事故起因,是由于责任心不够而直接导致了不良后果。比如,手术当中去喝了一杯水,而患者因为脱管而心脏骤停,这是难以让人理解和原谅的。
- 东莞康华医院|年会聚餐挂横幅:“手术室里全是钱!”东莞康华医院:内容确实不妥
- 牙周组织|29岁女子整口牙掉了一大半!医生一看:剩下的全保不住了
- 手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建议及早服药
- 例会|召开妇幼医生工作例会
- 树脂|树脂贴面美牙致牙龈炎
- 酒精|医生的春节嘱咐:过年别喝酒,喝酒别吃药,5种药物“说走就走”
- 水果|水果中的“全科医生”,家里要常买!每天1个,远离癌症、痴呆,6大好处找上来
- 发黄|“炫迈砂糖橘”热潮来袭,有人吃到住院 医生:一次不宜吃太多,吃前应做好清洗
- 腹腔镜|道县:成功开展首例多脏器微创联合手术
- 王禾|“炫迈砂糖橘”热潮来袭,有人吃到住院 医生:一次不宜吃太多,吃前应做好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