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青年医生成长为科学家需要“几步走”?顶级院长:启蒙理念+过桥基金不可或缺

尽早培养科研理念、完善“过桥基金”等助力青年科研人员研究之路走得更远、更长。
科学家|青年医生成长为科学家需要“几步走”?顶级院长:启蒙理念+过桥基金不可或缺
文章插图

顶级医疗机构内,医生既要会看病也应做科研。如何发现“好苗子”、持续支持青年科学家发展?成为不少医院管理者关注的问题。昨天,第四届世界顶级科学家论坛院长论坛(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医院院长论坛)上,来自美国麻省总院院长带来大洋彼岸的成熟经验,引起多家医疗机构管理者共鸣:尽早培养科研理念、完善“过桥基金”等助力青年科研人员研究之路走得更远、更长。
早期互动启蒙医学生科研理念
“我们要去扩大医学生的基数,同时启动早期互动,很多医学生刚入学时并不知道什么叫科研工作。” 麻省总院院长大卫·布朗教授直白地表示。“在美国,医学生培训大多以临床培训为主,早期启蒙医学科研,可以让更多医学生有机会了解,有职业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能扩大毕业后申请博士阶段学习的基数。”
科学家|青年医生成长为科学家需要“几步走”?顶级院长:启蒙理念+过桥基金不可或缺】 大卫·布朗教授以医学生启动生物研究为例。年轻科学家们与医学生共同参与过程,在规范培训过程中相互支持,有良好的带教老师、明晰目标、讲好故事,同时帮助年轻医生获得经费上的支持(包括慈善等),不断推进最终结成科研“果实”。
专家说,医生科学家培训中,带教和导师角色至关重要,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搭建人脉,年轻医学生也应积极寻求导师帮助,通过这种交流扩展视野,避免可能出现的职业倦怠。如果用一个圆圈来代表带教团队,不同圆圈之间可以形成一个网络,这样的网络得以克服障碍、打破分离,结束各自为政的局面。
许多研究团队很容易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并不知道隔壁实验室发生了什么。专家认为,对未来青年科学家的培养,一开始就应该引入团队培训概念,例如患者照顾、患者安全管理等,以团队角色切入,实现跨学科合作,以此适应未来工作需求,“我们应该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去拥抱跨学科、跨部门、跨中心,实现这种沟通和交流,因为这样会带来非常重要的洞见。”
完善“过桥基金”助力青年科研人员
在麻省总院,研究型医院从实验室到床旁,整个过程的实现能力通过制度创新,克服了很多障碍和难题。例如,青年科研人员在转型过程中,职业规划可能会有些障碍,需要“过桥基金”来救急,此外也应充分利用好慈善力量,通过战略性布局、公益组织等支持青年人的科研工作。
以美国为例,临床培训过程中,许多青年人有机会接触到T32或F32等基金,通过政府或相关中心推进奖励赞助青年人持续向前。如果青年科研人员成长为研究员,则有机会获取K字打头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相关奖金。
所以可见,美国医学科研人员整个职业生涯发展中,缺口断档需要“过桥基金”提供支持,这一过程又被内行称之为“从K到R的经费过渡”,基数大的好处便是可以有更多机会孵化出成果。
大卫·布朗教授举例:青年科研人员可以使用带教老师R打头的经费,直至自己独当一面;而对于比较有成绩的科研人员,不同项目中出现断档缺口,“过桥基金”的过渡至关重要。其实,包括麻省总院、公益组织等提供资源共享与资助,发挥的也是“过桥基金”功能。“我们应该不断指导发展有希望的年轻人,让他们及早从事研究,设定五年计划等目标,利用好慈善项目等支持从培训项目到独立研究者。”
如何帮助青年医生平衡临床与科研
如何将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做好平衡?面对主持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教授的提问,大卫.布朗教授说,全球大多数医生主要从事临床工作,有临床研究意愿的医生较少,所以医院应该优先给有研究意愿的科学家,促进实验室到临床之间的转化速度。作为院领导也应该多加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加快基础科学的转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北医三院院长乔杰教授说,对于年轻医生,做临床工作本身很辛苦,如果他们有意愿,就要设立平台为他们做科研施展空间,医疗机构应该创新体制机制来支持青年科研人员。中山大学医学院院长匡铭教授则介绍,已有60余位科学家来到中山大学医学院,改革医学教育结构,吸引青年人才,“我相信科学研究越早、训练越好。”
据悉,此次论坛由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四大洲的20余家顶尖医院负责人,跨越15个时区,在线上线下交流经验,就医院如何推动临床和科研深度融合、智慧医院标准化建设、医疗数据安全利用、医院医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等主题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