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霞|“急性冠脉综合征预警体系及区域化救治模式的建立和应用”荣获2020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杨丽霞|“急性冠脉综合征预警体系及区域化救治模式的建立和应用”荣获2020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文章插图

第九二〇医院心血管内科杨丽霞团队正在工作(马敏 摄)
杨丽霞|“急性冠脉综合征预警体系及区域化救治模式的建立和应用”荣获2020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文章插图

第九二〇医院心血管内科杨丽霞团队正在工作(马敏 摄)
杨丽霞|“急性冠脉综合征预警体系及区域化救治模式的建立和应用”荣获2020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文章插图

第九二〇医院心血管内科杨丽霞团队正在工作(马敏 摄)
杨丽霞|“急性冠脉综合征预警体系及区域化救治模式的建立和应用”荣获2020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文章插图

第九二〇医院心血管内科杨丽霞团队正在工作(马敏 摄)
近日,2020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获奖名单正式公布,第九二〇医院心血管内科杨丽霞主任团队主导的项目“急性冠脉综合征预警体系及区域化救治模式的建立和应用”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0月20日,采访人员走进第九二〇医院杨丽霞团队,进一步了解该研究成果。据悉,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STEMI)是心血管疾病中的极危重症,病理机制是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但如何早期识别和预警尚无可靠方法。“ACS(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常以胸痛为首发症状,其救治成功率取决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建立,在我省交通不便、亚高原山岳丛林地貌情况下,如何有效实施,需要进行探索。”杨丽霞说。
10余年来,杨丽霞团队紧盯以上两个“卡脖子”问题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三个方面的创新成果,即发现了冠脉不稳定斑块形成和破裂的调控机制,拓展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防治的新方法,并引领了云南省急性冠脉综合征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形成,建立和完善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预警体系,极大提升了ACS(急性冠脉综合征)高危患者的预警及预后评估能力。同时,针对STEMI患者滞留在基层医疗机构,或滞留在三级医院的门诊、急诊科、影像科,严重延误患者救治时机、导致死亡率及致残率高这一问题,项目组探索出胸痛中心建设的920医院模式,并向全省推广,构建起云南省三级网络体系,大大降低云南省ACS(急性冠脉综合征)高危患者和STEMI(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有效减少院内严重并发症和远期心衰的发生率,显著地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家庭及社会的总花费,并为国家节约医疗资源。
期间,杨丽霞团队在云南省全面推广全域覆盖、全程管理的急性胸痛三级网络体系,使云南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病死率显著下降。并参与编写全国胸痛中心行业规范和制定十五项指南和共识,使之成为云南省胸痛中心建设的参考标准,引领和主导云南省亚高原山岳丛林地区、极端交通不便情况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协同救治体系的形成。
此外,在项目团队推动下,还为云南省培养了一大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急救和冠心病早期防治人才,通过多形式在云南初步实现全域覆盖模式并形成三级网络体系,形成急性胸痛协同救治一张网。
据杨丽霞介绍,在项目团队引领下,2020年中国胸痛中心质控报告显示,云南省胸痛中心建设各类质控核心指标名列全国前列,近 5 年仅项目团队所在的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就先后挽救了 3477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进一步提升了胸痛中心体系化建设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作用,带动云南省胸痛急救能力提升的同时,使云南省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杨丽霞|“急性冠脉综合征预警体系及区域化救治模式的建立和应用”荣获2020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本项目的推广不仅规范了我省心肌梗死的治疗,带动了其他中心的建设,还大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浪费、降低了医疗成本。以胸痛中心建设为抓手,快速实现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网络化建设、规范化流程操作、集约化管理,使基层医院整体水平快速提升,为实现云南省政府提出的健康云南、宜居云南、健康扶贫等奋斗目标提供了科学完善的保障。”杨丽霞说。(中国日报云南采访人员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