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你的“拖延症”,真的是因为懒吗?

(本文摘编自《自信是所有问题的答案》 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9月出版)
保罗·|你的“拖延症”,真的是因为懒吗?
文章插图
总是在考试前最后一天才开始复习?
总是在ddl最后一分钟才上交工作?
明知道任务当前,却还是心怀紧张地刷着手机?
长久以来,人们都在与拖延斗争,就连大思想家胡适也是“拖延症晚期患者”。
保罗·|你的“拖延症”,真的是因为懒吗?
文章插图
大多数人把自己的拖延归结为懒惰,其实不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拖延很大程度源于不自信。对自己的低估,和对结果过分的担忧,阻碍了我们迈出第一步。
抛开想象,勇敢去做
很多人一要写些什么就犯难,即便很成功的作家也常感觉力不从心。《羊毛战记》的作者休·豪伊就曾在自己的博客中吐槽:“我真的不擅长写作。”作为出版了 11 部作品的畅销书作家,他这样写道:“我可以向你保证,我的写作水平其实是低于平均水平的。看着一份拙劣的草稿在我的笔下诞生会让我感到恶心。”
幽默散文家戴维·雷科夫更了解个中滋味。隔壁日托班的孩子们被送来的时候,他坐在电脑前开始写作。然而一天过去了,他在拖延中的稿子却只字未动:
“也许今天就好了,不会像昨天那样毫无效率,把时间都浪费在了打电话、发邮件、吃零食上了。是的, 关键就是今天。不过,先来做一下拼字游戏。等等, 保罗·克鲁格曼今天发表了些什么言论?噢!盖尔·柯林斯!我太喜欢她啦!再看看电子邮件,过去 40 分钟里还没有查收过新邮件呢。现在,吃点儿零食吧。我的好朋友帕蒂打电话来了……什么,已经中午了?隔壁日托班里的宝宝们现在又吵闹起来了,因为爸爸妈妈来接他们回家了。现在,看在老天的分上,坐下来写一句话吧!就写一句话,这不会要了你的命的。真是太要命啦!”
即便写作最终并没有要了雷科夫的命,但不难看出,拖延症确实将他折磨得精疲力竭。但只要他对自己的文稿自信些,或许便有动力坐在桌前码字,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在家中闲逛了。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考虑到骄傲带来的风险,我们都会下意识地降低自信值,然而这也需要适度。不自信往往导致陷入自我怀疑和不作为,过度思考了坏的结果后,我们便会像这两位作家一样,在面临问题时裹足不前。
要保持合理范围内的自信,它必须源于事实、证据和你的能力。也就是说,要想真正找到自己的定位,就要在判断中摒弃假设、想象和错觉。与其不断想象考砸了,或被领导、客户批评的坏结果,不如鼓励自己着手去完成眼前的任务。这比拖延到最后一事无成要强得多。
自信,超越不可能
由于我们总是强调谦虚的美德,自信的能量其实被大大低估了。除了治疗“拖延症”之外,自信时常是创造惊喜与奇迹的根本因素。
亚历克斯·霍诺德是著名的极限运动员,2017年6月,雷诺德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徒手攀上位于美国加州的“酋长岩”—— 高3000英尺,山体几近垂直的世界最大花岗岩。这项震惊人类的创举后被拍摄成名为《徒手攀岩》的电影,并在2018年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霍诺德表示,徒手攀越酋长岩一直是他的最大梦想之一。但他曾在七年时间里,反复去观看酋长岩,却又每每被庞大而陡峭的岩壁震慑,内心有个声音对自己说:“这是不可能的。”
然而经过多年高强度的锻炼和系统且精细的准备,霍诺德已经具备了顶尖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攀岩第一人”。逐渐累积的自信给了他勇气,2015年,他终于正式决定挑战这座心中的“最高峰”。后来面对媒体,霍诺德表示,在攀登酋长岩的过程中他也极度紧张,精神紧绷。但他时刻鼓励自己振奋与自信起来——过去艰苦卓绝的训练不是白费,既然已经站在了这里,就没什么不可能。
“现代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曾提出积极视觉化力量的概念。当人们面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往往下意识退缩。然而能够尝试设想最好结果的人,成功的概率要比胆怯的人要高的多,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信的力量。
虽然自知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选择相信乐观的结果的人会获得正向的心理暗示,努力争取的程度便会增加,从而促进了他们的成功。反之,恐惧失败的人会一直停滞不前,目标也始终遥不可及。
理性判断,适度自信
自信确实可以督促我们迈出第一步,接受并完成挑战。但是如何做到正确的调动自信?自信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呢?《自信是所有问题的答案》一书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