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中新网海口10月11日电 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主办,中国病毒病杂志、中南区域感染科专科联盟协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海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承办的“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2021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中国感染论坛”,10月8日至10日在海口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本届论坛吸引全国感染病学及预防医学学界同道的广泛参与。
采访人员从大会获悉,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于大会开幕式期间正式启动“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成人肝癌筛查与监测管理培训”(即“星光”项目)。该项目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泛生子公司支持,聘请专家编写培训教材,在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开展系列培训课程,对全国感染病医师培养乙肝相关肝癌的早发现、早诊断能力,令患者可以在根治性治疗期发现肝癌,让更多肝癌患者拥有更好的生命健康。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庄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徐小元、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教授高志良、上海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教授范建高、清华大学附属清华长庚医院教授魏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教授张大志、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教授任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张文宏等受邀参加“星光”项目启动会。
文章插图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教授谢婵作线上汇报。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供图
肝癌患者一半在中国,死亡人数逼近新发
肝癌是全球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癌症,2020年,肝癌位列全球第4大癌症。在中国,肝癌高居癌症死亡率第2位。2020年,中国有超过41万人新患肝癌,有超过39万人死于肝癌,死亡人数逼近新发病人数。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肝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占全球的45.3%和47.1%,同时中国肝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位于世界前列。
“不同地区的肝癌发病和预后特征也不相同,研究显示中国肝癌患者呈现出多为中晚期,HBV感染为主要病因的特征,中晚期和HBV感染患者比例均接近80%。而对癌症生存趋势的全球监测研究显示,中国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4.1%,低于欧美国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教授谢婵在大会发言中指出,这可能与中国肝癌患者多为中晚期有一定关系。而中晚期肝癌患者一般以系统治疗为主,找到有效的系统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文章插图
泛生子首席医疗官胡云富。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供图
综合防控早筛早诊早治是提高5年生存率的根本
癌症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癌症诊断阶段越晚,治疗花费越高、效果越差。早筛早诊是降低恶性肿瘤死亡率的有效途径,有效早筛早诊可以前移癌症被诊断和治疗的时期。
庄辉在线上分享了一项研究:上海于1993年入组近2万例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或肝炎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筛查组,一组为对照组,各近1万例。随访5年显示,筛查组发现的肝癌中Ⅰ期占60.5%,而对照组则为0;能够手术切除的筛查组占了46.5%,而对照组只有7.5%;五年生存率对照组为0,而筛查组提高到了46.4%。
“筛查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有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的患者,定期筛查是非常必要的。现在肝癌的五年生存率只有14%,主要就是因为没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果定期筛查就能延长病人的寿命。”庄辉指出。
谢婵介绍说,一些国家肝癌治疗的结局之所以能在世界领先,是因为肝癌治疗先锋们的多种成就,包括全民肝癌筛查监测系统的建立、精确的诊断、精细的治疗策略等。
“尽管发展新的肝癌治疗方法和药物非常重要,但从国外的经验上看,完成良好的全民肝癌监测系统以实现肝癌的早期筛查诊断才是最根本的方法。”谢婵指出,中国目前常规筛查诊断技术的灵敏度较低,无法满足早期筛查需求。
“我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建议高危人群借助于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声检查(US)进行肝癌早期筛查。然而,根据Meta分析,AFP及US对于早期肝癌的检测灵敏度仍然较低。”谢婵介绍说,三联检通过检测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及异常凝血酶原(DCP),虽然灵敏度有所提高,但仍不够理想。
文章插图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杨希忠致辞。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供图
- 日本首度公开立场轰动世界,美国彻底玩完,中国全面领先中···
- 12层海景大楼轰然倒塌!12死149人失踪!中国的秘密,藏不住了。
- 健康中国|新春送祝福 卢光琇教授直播间答疑
- 麻风|三元区开展2022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宣传活动
- 故事|暴雪在做新游戏
- 玩家|网易鬼才运营火到外网?魔兽活动把老外馋哭了,只有中国玩家能买
- 眼科|发挥中医眼科在眼病防治中的作用!《“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印发
- 中医药|新冠死敌诞生!中国传出喜讯,已汇报世卫,口罩或将摘下
- 明光市|市卫健委副主任雷晶晶赴明光市开展2022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慰问活动
- 门派|?专访《永劫无间》制作人关磊:中国电竞多了个新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