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研究 论文 哲学 马克思 教条
“成熟”与“不成熟”是一种互相循环、互为对方的关系 , 要知道何为“成熟” , 必然先知道何为“不成熟” , 而要确定何为“不成熟” , 又必须先定义何为“成熟” , 因此 , 以“成熟”来界定“不成熟” , 不过是在作无意义的同语反复 。
可见 , 以“成熟马克思”作为标准 , 而不能在“成熟”与“不成熟”之外找到某种第三者作为衡量尺度 , 这样来界定“不成熟的马克思” , 等于陷入了一种语义的自我缠绕和自我循环 , 不能为问题本身的解决增添任何新的有效知识 。
其二 , 以马克思思想演化的时间先后次序为标准 。
这与上述密切相关 , 它假定 , 马 。
9、克思的思想越到后期 , 就越成熟 , 越符合马克思哲学的“本质” , 而越是早期 , 越是开始阶段 , 其思想就越幼稚 , 就离马克思哲学的“本质”越远 。
很清楚 , 以此为标准 , 马克思的早期即是“不成熟”的代名词 , 而到晚期 , 马克思的思想达到了成熟的巅峰 。
然而 , 以“时间”为标准 , 所选定的乃是一个物理学意义的自然尺度 。
物理时间可以标明早晚先后 , 但无法处理和规定“成熟”与“不成熟”、“幼稚”与“深刻”等包含丰富思想内涵和容量的课题 。
在思想史上 , 晚来的思想不一定比古典的思想深刻 , 今人的思想未必较古人成熟 , 晚期的思想未必比早期的思想高明 , 这是一个稍有思想史常识的人皆明白的道理 。
因此 , 纯粹以物理时间为标准来给“不成熟马克思”与“成 。
10、熟马克思”划界 , 很显然缺乏充分的说服力 。
其三 , 以某种权威论述作为标准 , 即试图以某个思想家在阐释马克思时所持的观点作为依据 , 来确定“成熟”与“不成熟” 。
比较典型的 , 如以前苏联教科书所认定和阐发的“成熟马克思”为依据 , 以阿尔都塞关于“认识论的断裂”的论述为依据 , 以第二国际理论家所理解的“真正的马克思”为依据 , 以普列汉诺夫等人对马克思的理解为依据等等 。
问题是 , 无论哪位思想家的论述 , 所表现的都不过是他从某一特定视角所作出的理解 , 其中内在地蕴含着他个人的思想偏好和理论倾向 , 并必然深受其理论素养、思想视野以及所处时代的限制 , 因此这种理解可能十分精辟和深刻 , 但仍不足以作为规定其它思想家理论性质的终极判据 。
11、 。
对于“早期柏拉图”与“晚期柏拉图” , 哲学史上留下了许许多多思想家的阐发和评判 , 但今天难以绝对地判定晚期柏拉图必定比早期柏拉图更“成熟” , 对“维特根斯坦”和“维特根斯坦” , 对于“海德格尔”和“海德格尔”也同样作如是观 。
比较合理的说法只能是 , 思想家们的思想虽然在不同阶段存在某种差别和变化 , 但无论“早期”还是“晚期” , 都有其独立的价值 , 因而很难以“成熟”和“不成熟”这种二分的框架来简单地予以裁割 。
通过上述分析 , 可以清楚地看出 , 当人们试图把马克思二分为“成熟”与“不成熟”之时 , 它所凭借的标准其实是经不起仔细盘查和反思的 。
那么 , 是否在上述三种标准之外 , 还有可能找到其它的“合适”的划分标准呢?我们认 。
12、为 , 这同样十分困难 。
这是因为 , 上述标准之所以难以成立 , 并非单纯标准自身的问题 , 更重要的是这种设定标准的观念和方式在根本上就是不恰当的 , 就实质而言 , 这种设定标准的观念和方式具有鲜明的“先验主义”性质 , 它企图找到某种超越时空的原则 , 对经典作家的思想划分“成熟”与“不成熟” , 试图把“不成熟”部分剔除而保留“成熟”部分 , 这种阐释方式违背了人文学科最基本的诠释学原理 , 遗忘了人文思想存在、流传和演化的特殊规律 。
根据现代哲学诠释学所提供的洞见 , 精神科学的思想理论一旦产生 , 就进入了历史性的时间之流中 , 交付给了后人的阅读和理解 , 并在与后人的对话中不断延续和增殖其意义 , 只要人类的理解活动不终止 , 这种意义的增殖过程 。
13、也就永远不会终结 。
一种理论正是在此生生不息的过程中 , 生成为所谓“传统” 。
具体而言 , 思想理论的流传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开放性 。
它总是面向未来并对未来有所期待 , 理论文本的意义不是封闭的 , 而是敞开的 , “一段文本或一件艺术品的真正意义的发现永远不会结束:事实上它是一个无限的过程”;(2)与理解主体内在的相关性 。
稿源:(未知)
【傻大方】网址:/a/2021/0926/0024178489.html
标题:马克思|马克思哲学研究教条论文(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