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出伏,正式告别了“三伏天”,今天很多人都感觉天气凉爽舒适了不少。
不过,接下来的33天,做好养生很关键!
为什么接下来的33天要留心?因为从8月20日(出伏)开始到9月23日(秋分),这中间的33天是一年中气温波动很大、很频繁的时候。正是民间所说的“秋老虎”来伤人了!
一天中的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也正是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人体血压、情绪、内分泌等等的有所影响,加上古人总结一句话叫“一夏无病三分虚”,造就了这“凶险”的33天。
1. 夏季人体消耗大,需要调整
江苏淮安市金湖县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潘风琴2021年接受江苏新闻采访时谈到,由夏入秋,人们常常感觉疲乏犯困。这是因为经过酷热的夏季,人们身体消耗大,而且很难得到充足的睡眠,过度消耗的能量得不到补偿。到了凉爽的秋季,人体各系统发生变化,进入生理性的休整阶段。①
如果这个时候不注意养生,很容易出问题。
2. 昼夜温差增大,血管受挑战
“三伏天过去了,大家不能掉以轻心,气候变化之际,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不能忽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许之民2019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提醒,昼夜温差大,气温忽冷忽热的刺激下,人体血管受到刺激收缩,血管阻力增大,导致心血管负担加重,最容易诱发一些血管硬化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同时血管收缩紧张,血压波动较大,无论是心梗、脑梗都是发作的危险期。②
3. 易出现腹泻、脾胃失调问题
复旦大学儿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时毓民2014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到,初秋暑热未退,湿气当令,此时人体的胃肠功能经过一个盛夏的消磨,正处于一年四季中的最为脆弱时期,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容易出现脾胃失调、消化不良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如秋季腹泻。③
4. 出伏后秋燥严重,燥气伤肺
重庆荣昌县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陈睿娇2021接受荣昌新闻采访时谈到,“出伏”时节,秋燥严重,燥气易伤肺,而肺与胃、肾密切相关,容易出现口鼻干燥、便秘、乏力等症状。④
5. 自古逢秋悲寂寥,影响情绪
从夏入秋,阳光照射逐渐减少。北京中医医院身心医学科医师姜默琳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秋季抑郁症的发生和秋天光照逐渐减少有关系。影响体内神经递质分泌、生理节律有关,造成情绪状态紊乱。⑤
6. 热邪导致津液流失,易感冒
立秋之后,外感的人开始多了起来,多数是嗓子干,咽喉肿痛,发高烧,同时伴有各种感冒的症状。著名中医学者罗大伦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秋高气爽之后,空气透明度增加了,太阳当头照更会有种炙热感。这种热邪,会导致人体津液流失,使得经络流通载体不足。同时,热邪导致津液流失,会加重干燥的状态,口鼻之处黏膜干燥,使得外邪容易进入。⑥
出伏后,一定记住“五不要”!1. 不要太早去晨练
出伏后的初秋时节,温差逐渐加大。有些人夏天习惯四五点钟就外出晨练,此时人容易受寒冷的刺激,让早晨本已较高的血压上升更快,从而增加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
2. 不要穿短裤背心
出伏后,早晚比较凉快。不要穿短裤背心之类太清凉的衣服,最好随身携带薄外套或围巾披肩,防止受风。一定护好脖子、后背、脚部,这些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危险。
3. 不要整夜开空调
出伏后使用空调要十分注意,尽量不要在夜晚睡觉时开空调,即使要开最好定时,以免半夜时空调的阴气与外界的寒气入侵人体内脏、经络和骨关节,引起感冒、腹泻、颈肩腰腿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4. 不要熬夜睡得晚
出伏后易“秋乏”。为了缓解秋乏,需要睡得早一点,早睡早起,较之夏季增加1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或者通过午睡的形式增加睡眠。一般晚上10点半就应该上床睡觉了。
5. 不要不渴不喝水
出伏后,出现高温天气的次数依旧不少,身体水分大量蒸发,不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饮水量1200毫升。
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补点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出伏后,养生最关键的“8个一”!1. 喝一杯秋饮
火箭军总医院中医与康复医学科石鹏展2014年在健康时报刊文,夏末初秋单纯靠多饮水往往很难解决人体对水分的需要,我们可以加点秋季特色饮品泡水代茶饮,此时比较适合泡水的有百合、麦冬、枸杞子。
- 那些充满了矛盾感的人
- 85岁高龄老人独自居住在山上吃白石崖,老人喊了好几个名字
- 昆德拉为什么说“只活一次就好像没有活过”?看完《开端》,我悟了
- 老伴去世后,我的精神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 牙周组织|29岁女子整口牙掉了一大半!医生一看:剩下的全保不住了
- 女人到了中年,忽然觉得婚姻不幸福该怎么办?
- 强大等于不再需要婚姻?很多女人想错了答案
- 女人越来越“花心”的原因,看完你就知道了
- 催泪文章,第一次背娘(读了三遍,感人肺腑!)
- 世卫:疫情三月将结束,建议取消国际旅行限制!话音刚落,“奥密克戎的妹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