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后南北谈判,康有为出了个馊主意:把孔子后人弄成皇帝

1911年年底 , 武昌起义的星星之火已然燎原 , 革军和清军代表进入了漫长的谈判 , 各路豪杰也是对中国的未来各抒己见 。 而在这其中 , 康有为的政论可谓别具一格 。
在各方势力还在为共和还是君宪、清帝保留与否你来我往、跳脚骂娘的时候 , 康有为在乱世中语出惊人:咱可以搞一个“虚君共和”嘛 , 要么留着清帝、要么把孔圣人的后代弄成皇帝 。

武昌起义后南北谈判,康有为出了个馊主意:把孔子后人弄成皇帝
文章图片
康有为
这样的观点可谓是时代的一朵奇葩 , 我读到此处不免哈哈大笑 。 笑完后不禁思考:康有为为啥会这么想?
衍圣公升皇
武昌起义大约一个多月以后 , 许多省份纷纷响应起义宣布独立 , 清政府大有瓦解之势 。 忠于清廷的康有为立马四处奔走 , 宣传他的政见 。 他认为此时的中国最应当选择的就是“虚君共和”政体 。 这是这个词语第一次出现在汉语的语境中 , 无疑是康有为独到的发明 , 他自己认为这是“神夹之笔” 。
所谓的虚君共和 , 就是君主像木偶一样 , 只保留至高无上的虚位 , 而实际的权力则在“国会及其所举之人” 。 这个君主的人选 , 要么是保留旧的清帝 , 要么是孔子后人 。 前者能够更大规模的保留疆域 , 所以康有为还是倾向于前者 , 后者推举孔子后人 , 更像是对革命军中的汉民族主义势力的一种妥协 。 在《致党内公启》(1911.11)里 , 康有为说:“吾党无论旧朝如何 , 即有变动 , 吾党欲戴孔衍圣公为虚君 。 孔衍圣公者 , 孔子之后而汉人者也 。 ”可以做这个解释的一个注脚 。

武昌起义后南北谈判,康有为出了个馊主意:把孔子后人弄成皇帝
文章图片
在1911年11月9日康有为《与黎元洪、黄兴、汤化龙书中》 , 他详细的陈述了自己的政见 , 并称:“为今中国大势计 , 莫善于行虚君共和策 , 因旧朝而共和之 , 以安全中国 , 上策也;尊奉衍圣公以收中国 , 中策也;不得已而行议长共和 , 下策 。 若行总统共和以召乱 , 是谓无策 。 ”
师康有为言在先 , 徒梁启超论在后 。 梁启超也认为“呜呼 , 以万国经验最良之虚君共和制 , 吾国民熟知之 , 而今日殆无道以适用之 , 谁之罪也 , 是真可谓长太息也 。 ”梁启超的提倡 , 更多的是一种他认为的基于目前情况的最优解 。

武昌起义后南北谈判,康有为出了个馊主意:把孔子后人弄成皇帝
文章图片
对于康有为所说的拥立孔圣人后代做皇帝 , 梁启超说了三疑:一、外国不一定承认;二、孔子是教主 , 如果拥戴国家元首 , 那这不是政教混合了吗?那其他宗教的人怎么办?;三、孔子是汉人 , 那蒙回藏的内附问题怎么解决?所以 , 他支持保留清代皇帝 。
这里我交代一个背景:梁启超在1903年游访美国之后 , 认为即便是在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美国 , 共和制度仍然有巨大的缺陷 , 而中国人则并不具备“国民资格” , 因此他告别共和而“梦俄罗斯” , 实际上推崇的是俄罗斯的开明专制 。 日俄战争后 , 梁启超的思想有所松动 , 但对共和制度仍然是持保留意见 。
还要注意 , 此时康有为和梁启超早已经决裂 , 不太可能有私底下的勾连 。 两人在政论上走到一块 , 实际上反应的是当时一大批所谓的“保守派”知识分子的共同政治倾向:他们认为 , 过多的民主势必会带来过多的混乱 。 稳定 , 是他们的底线 。
笔墨官司
所谓的虚君共和 , 不过是一个“文字游戏” , 康有为想要倡导的还是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度 。 这也不能说他完全是维护现有体制 , 因为晚清多数人所向往的君主立宪制度是向德日学习 , 皇帝是有莫大权利的 。 而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度 , 皇帝只是一个装饰品 。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 康有为的政论也不全是时代的反动 , 而是一种调和后的妥协 。 这种妥协同时代的人买账不买账呢?
诚然 , 这样的“奇思妙想”自然是应和声寥寥 。

武昌起义后南北谈判,康有为出了个馊主意:把孔子后人弄成皇帝
文章图片
首先是理论上的质疑 。 今天的人们大都搞清楚了国体和政体的区别(国体: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 就是国家是谁掌握“主权”的;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 就是咋运行的) 。 但当时的人们政治学观念要么很浅薄 , 要么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层层加码层层失真 , 导致康有为能够上下其手 。 但时人还是有人基于学理进行反对 。
《大公报》言称:“既有君主 , 何云共和 , 既云共和 , 何有君主 , 子矛子盾 , 尚复何为政体?既有皇帝 , 何用总统 , 既有总统 , 何用皇帝 , 并妻匹嫡 , 尚复何国体?是真于君主、民主、联邦、合众诸种国家之外 , 别创一新奇之格 , 宜称之曰骑墙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