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梁山好汉宋江,历史上真实的宋江结局如何,比小说更霸气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 , 可以说 , 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 , 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 数百年来 , 《水浒传》不仅深受中国老百姓的喜爱 , 还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 , 流传于世界各个角落 。
在《水浒传》中 , 最引人注目的人物 , 就是宋江了 。 说到宋江 , 往往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就是:此人是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的领导 。 那么 , 历史上真的有宋江这号人物吗?如果有的话 , 宋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他最后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

都知梁山好汉宋江,历史上真实的宋江结局如何,比小说更霸气
文章图片
其实 , 历史上还真的有宋江这个人物 , 但是 , 这个人物的故事却与小说相差甚远 。 小说中的宋江 , 被逼上梁山是因为在他当公差的时候 , 犯了一些事 , 惹得当官的不高兴 , 要被以罪论处 , 这才造反 。 但历史上的宋江 , 却是因为赋税太重 , 在官兵的重重压迫下不得已 , 才造反的 。
那时候 , 宋江本来在家乡安居乐业 , 到了1119年 , 郓城发生了一件大事:一大片区域都被官府收纳为公家用地 。 原本附近的老百姓都是靠着这些田地、水域来养活自己 , 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 。 可是 , 不曾想 , 现在这些地方全部收归公家 , 让老百姓靠什么生活呢?
从此以后 , 不管老百姓是在水域里打鱼 , 还是在田地里种粮食 , 只要是在公家的区域里谋生 , 就要缴纳沉重的赋税 。 政府的这一举措 , 自然引起了当地老百姓的不满 , 就在当年11月 , 他们纷纷起义 , 反抗这不公平的待遇 , 宋江就是起义中的一位领袖 。
当时、宋江就带领了三十六个人 , 据史料记载 , 其中 , 就包括大部分三十六天罡 , 虽然 , 有些名字和小说里面的不一样 , 但是 , 他们的读音却很相似 。 比如:公元1127年 , 在陕西称帝的史斌 , 就是小说里史进的原型 。

都知梁山好汉宋江,历史上真实的宋江结局如何,比小说更霸气
文章图片
史斌最开始的时候 , 是跟着宋江的 , 而且 , 每次打仗他都非常勇猛 。 后来 , 在宋江投降的时候 , 他也跟着一起 , 但是 , 他后来他又造反了 , 并且 , 在兴州成功称帝 。 后来 , 在高宗赵构建炎元年的一次战争中 , 史斌战败 , 并被宋朝的将领吴玠给杀了 。
然而 , 吴玠与小说中的人物也不一样 , 小说中的他是一个坏人 , 但事实上 , 吴玠却是一个抵抗金人保护国家的影响 。 在他做官期间 , 就十分爱护百姓 , 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 。 除此之外 , 吴玠还非常的节俭 , 并在做上将军之后 , 每次遇到打仗 , 他都会冲在最前面 , 为将士们做表率 。
由此可见 , 小说中人物的好坏 , 并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真实品质 , 还是要用真实的历史来评判 。
历史上的宋江 , 算是一位敢做敢当的男子汉 , 他手下只有区区的三十六个人 , 对朝廷根本算不上什么威胁 。 军事上 , 他们在占领城池之后 , 并不是抢夺财产 , 而是向民众揭示各贪官的罪行 , 并救济当地的贫苦的百姓 , 正是这些利民的举动 , 让他们在百姓心中有了很好的声誉 。

都知梁山好汉宋江,历史上真实的宋江结局如何,比小说更霸气
文章图片
他首先张贴出了榜文:“有赤身为国 , 不避凶锋 , 拿获宋江者 , 赏钱万万贯 , 双执花红;拿获李进羲者 , 赏钱百万贯 , 双花红:拿获、呼延绰、、、等 , 赏钱十万贯 , 花红;拿获、李进者 , 赏钱五万贯 , 有差 。 ”(王士祯《居易录》卷二四)同时 , 张叔夜又派出探子侦察起义军的情况 , 当他获悉起义军从海上突破这一动向后 , 连忙招募敢死队1000余人 , 在近城设伏 。

都知梁山好汉宋江,历史上真实的宋江结局如何,比小说更霸气
文章图片
又派出小股士卒赶往海滨诱战 , 同时将精兵埋伏在海边 。 双方开战后 , 张叔夜诱使起义军离船上岸作战 , 伏兵乘机烧毁了起义军的船只 。 面对数倍于己的官兵 , 宋江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 宋江虽率部勇猛拼杀 , 给敌人以只好接受重创 , 但面对重围 , 船只着火 , 退路已断 , 向张叔夜投降接受招安 。
历史上真实的宋江结局如何?
宋江接受“招安”后 , 北宋朝廷对起义军将领都授以官位进行笼络 。 《宣和遗事》载:“宋江和那三十六人 , 归顺宋朝 , 各受武功大夫诰勒 , 分住诸路巡检使去也 。 ”
北宋朝官李若水 , 极度仇视农民起义军 , 反对“招安” , 可他却又亲眼目睹了宋江受“招安”的情形 , 于是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写了一首《捕盗偶成》诗:“去年宋江起山东 , 白昼横戈犯城廓 。 杀人纷纷剪草如 , 九重闻之惨不乐 。 大书黄纸飞敕来 , 三十六人同拜爵 。 狞卒肥骖意气骄 , 士女骈观犹骇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