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礼仪之争,内阁首辅杨廷和惨遭罢免,状元儿子杨慎被发配( 二 )



一场礼仪之争,内阁首辅杨廷和惨遭罢免,状元儿子杨慎被发配
文章图片
同年七月 , 进士张璁表示汉哀帝、宋英宗虽然是汉定陶王、宋濮王之子 , 但那是因为汉成帝和宋仁宗无子 , 因而两人自小便被养于宫中 , 立为皇嗣 。 而明孝宗却有明武宗这个儿子 , 且明武宗此前也曾在位 , 因此不应该遵循前例 。 朱厚熜于是将张璁的奏折给杨廷和等人看 , 杨廷和则以“秀才不懂国家大事”为由 , 又将奏折送回了宫中 。 不久 , 朱厚熜亲自召见杨廷和与蒋冕、毛纪 , 给他们一个亲笔指示 , 要他们尊崇自己的亲生父母为皇帝、皇后 , 再度遭到杨廷和的坚决反对 , 直接封还了朱厚熜的手诏 。
九月 , 朱厚熜母亲抵达京城 , 朱厚熜再次表达了想尊称兴献王、王妃为皇帝、皇后意思 , 杨廷和当然再度反对 , 同时以罢免官职相威胁 , 而大臣中谏诤的也有一百余人 。 朱厚熜迫不得已 , 只得在嘉靖元年(1522年)下诏 , 称孝宗为皇考、慈寿皇太后为圣母 , 兴献王、王妃为本生父母 , 不称为皇帝、皇后 。

一场礼仪之争,内阁首辅杨廷和惨遭罢免,状元儿子杨慎被发配
文章图片
嘉靖二年(1523年) , 张璁与桂萼、胡铎互相辨析大礼议 。 同年十一月 , 桂萼上疏 , 重提此事 , 明世宗于是在次年正月要求再次廷议 , 并于四月召张璁、桂萼至京师集议大礼 , 行至凤阳 , 奉敕“不必来京” , 遂还南京 。 不久 , 张璁、桂萼上书 , 表示应该去掉“本生”两字 , 否则再也没有理由争论了 , 此举立即遭到了杨廷和一派则有多达“八十余疏二百五十余人”的反对 。
嘉靖三年(1524年)正月 , 眼看皇帝又要作妖 , 杨廷和再度上书请辞 。 面对这个先后四次封还自己亲笔批示 , 上书近三十余篇的首辅 , 嘉靖帝这次没有再惯着他 , 直接批准了他的致仕 , 即使给事中、御史纷纷请求挽留 , 朱厚熜也都不予答复 。
“左顺门惨案”爆发之后 , 杨廷和之子杨慎被发配
杨廷和被罢免之后 , 张璁、桂萼于嘉靖三年(1524年)五月奉召至京 , 在朝中群情愤懑的情况下 , 两人刚抵京城便立即遭到朝中大臣的弹劾 , 甚至面临被捕杀的威胁 。 不过 , 此时朱厚熜的皇位已经稳固 , 在他的支持下 , 两人不仅没有被杀 , 反而被晋升为翰林学士 , 专门负责处理礼仪问题 。

一场礼仪之争,内阁首辅杨廷和惨遭罢免,状元儿子杨慎被发配
文章图片
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 , 朱厚熜在左顺门召见群臣 , 表示将为生母章圣皇太后之尊号去“本生”二字 , 这表示朱厚熜将重新议定其父母的尊号 。 结果 , 朱厚熜此举立即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 朝中大臣纷纷上书表示反对 , 然而却被下定决心的朱厚熜全部留中不发 。
与此同时 , 朱厚熜正式下诏改称生父为恭穆皇帝 , 在父亲辞职后多次请辞不成的杨慎“又谐学士丰熙等疏谏 。 不得命 , 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 , 朱厚熜大怒 , 命人“执首八人下诏狱” , 消息传出后 , 立即引起了朝臣们的同仇敌忾之心 。

一场礼仪之争,内阁首辅杨廷和惨遭罢免,状元儿子杨慎被发配
文章图片
杨慎约集同年进士检讨王元正等人 , 言道 , “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 , 仗节死义 , 正在今日” 。 于是 , 多达231位大臣(《明史》称229人) , 在金水桥、左顺门一带列宫大哭 , 抗议非法逮捕朝臣 , 声彻宫廷 。 朱厚熜多次令引礼监太监劝退群臣 , 但大臣们却已经抱定了仗节死义”的决心 , 死谏不退 。
朱厚熜大怒 , 随即下令将134人收监 , 并对五品以下的180余人施以廷杖 , 当场打死17人 。 杨慎于七月十五被捕 , 十七日被廷杖一次 , 死而复苏;隔十日 , 再廷杖一次 , 几乎死去 , 然后充军云南永昌卫 。 终世宗一世 , 六次大赦 , 杨慎终不得还 , 按明律年满六十岁可以赎身返家 , 但无人敢受理 , 最终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七月病逝于昆明 。

一场礼仪之争,内阁首辅杨廷和惨遭罢免,状元儿子杨慎被发配
文章图片
一场礼仪之争,内阁首辅杨廷和惨遭罢免,状元儿子杨慎被发配】嘉靖三年(1524年)九月 , 张璁与礼部尚书席书及桂萼、方献夫等奉诏召集大臣于阙右门辨议大礼 , 这次张璁等人大获全胜 。 最终 , 明世宗朱厚熜以明孝宗为皇伯考 , 昭圣皇太后为皇伯母 。 生父兴献王为皇考 , 生母章圣皇太后为圣母 , 明武宗朱厚照为皇兄 , 庄肃皇后为皇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