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家长必看!近视防控的黄金时期该怎么做?( 二 )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运动,必须在户外,在室内就没有这种预防近视的作用。
首先,因为户外照明强度比较大。实验证明只要将光照强度提高到10000Lux(光照度单位)以上,就能有效的抑制动物的近视发病率。强光照射使得瞳孔收缩,瞳孔缩小会使眼景深加深,加大眼镜的聚焦性,模糊减少,看东西更清晰。10000Lux的光照强度相当于晴朗夏日,在树阴下戴墨镜的感觉。而即使是光线充足的室内,光强度通常不超过500Lux。由此可见,室外和室内的照明强度不是一个级别的,即便是阴天,室外的光照强度也能达到15000Lux,远比室内要大得多。
其次,因为户外强光调节眼内物质的分泌。研究发现,一定程度内光照越强,我们身体的多巴胺释放量就越多。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和愉快、满足、积极的感觉有关,同时它也作用于我们的眼球,不仅可以调控眼睛里的视觉信息传递,也可以调控巩膜、视网膜的发育。受户外光照影响,多巴胺分泌多了,能有效阻碍眼睛的拉长,使得光线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从而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
所以,我们建议,每天要进行户外活动2小时。家长和老师们一定要多鼓励孩子们出去活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尤其是课间十分钟,也要抓紧“动”起来,走出教室,沐浴阳光。
防控侧重点因年龄而异
《瞭望东方周刊》:《光明行动》同时也提出要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并指导各地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电子产品对于儿童青少年视力的伤害到底有多大?
吕帆:科学研究表明:小于30cm的近距离阅读,其对近视的发生风险将提高1.45倍;视频阅读时间大于2小时/天,风险将提高1.65倍。长时间、近距离、高专注度地使用电子产品,会给我们的眼睛带来很大的“负荷”。
所以,中小学生一定要规范科学使用电子产品,尽量选择大的电子视屏,严格控制使用时长,同时还要熟记“20-20-20”原则,即看20分钟,眺望20英尺(6米)20秒,以放松眼睛的晶体,改善调节功能。
《瞭望东方周刊》: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其防控重点有什么不同?
吕帆:儿童青少年从0岁到18岁年龄跨度大,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特点,近视防控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0至6周岁是孩子眼部发育关键期,这个阶段主体对象是家长,要密切关注幼儿的眼健康,在新生儿阶段关注孩子的行为和眼健康发育。近距离阅读,包括看电视、玩手机等尽量迟一些年龄开始。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发布了一份关于5岁以下儿童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的权威指南。指南认为,2周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应接触任何电子产品。2至5周岁儿童的视屏时间不应超过一小时,越少越好。在这个阶段,家长应积极带孩子到户外活动,远离“电子保姆”。
小学阶段是近视防控的黄金时期,是重点监测的阶段。上了小学,孩子开始看书、写作业,这时候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发生近视。教师、家长要时时加强引导,督促孩子养成健康的用眼习惯。健康的用眼习惯包括培养广泛的体育运动爱好,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避免躺姿阅读、伏案歪头阅读等不良习惯。孩子要谨慎开展线上学习,家长也不要盲目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增加孩子的课业负担。
中学阶段学业任务繁重,面临中考、高考的压力,孩子的用眼强度达到高峰期,需要特别注意近视程度加深问题。在这个阶段,儿童青少年是眼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主动学会科学用眼健康知识,学习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严格控制电子视屏时间。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要及时进行科学矫正和干预,尽量避免发展成为高度近视。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