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法制度”和“昭穆制”为何出现?帮周人解决了什么问题?( 二 )


就是这样的仪式安排 , 使得《诗经》上出现了“诸父诸母”的说法 。 正确的周代意义 , “诸父诸母”强调的是同辈的叔叔伯伯、叔母伯母 , 他们在亲族关系上的地位 , 和父亲、母亲是没有区别的 。 因为不了解周人这种辈分认同的安排 , 郭沫若犯了严重错误 , 将“诸父诸母”当作是古代“群婚制”的证据 , 以为是一个人有好多爸爸好多妈妈呢 。
强烈的辈分认同 , 反映在亲属的称谓上 。 周人说的“父” , 和我们今天理解的“父” , 不是同一回事 。 只要是和父亲同辈的 , 父亲加上伯父、叔叔 , 通通都叫做“父” 。 祖父加上伯祖叔祖 , 通通都叫做“祖” 。 在辈分共权的精神笼罩下 , 称呼及仪式上 , 叔伯兄弟间 , 你爸爸就是我爸爸 , 你儿子就是我儿子 。

“宗法制度”和“昭穆制”为何出现?帮周人解决了什么问题?
文章图片
这样的集体习俗 , 本来已经式微了 , 周人群体经历了阶层分化 , 有资源有地位的人 , 不可能和没资源没地位的维持平等 。 但是周公刻意予以复兴 , 至少在形式上 , 让不同资源不同地位的人具备共同的集体意识 , 也就是将在阶层分化中被隔离出去的人拉拢回来 , 给他们参与“封建大业”的动机 , 不至于将“封建”就看做是有权有势的人的事 , 跟无权无势的人无关 。
换句话说 , 在阶层分化的过程中 , 逐渐地 , 世系认同超越了辈分认同 。 富二代认同富爸爸 , 富爸爸照顾富儿子 , 这个纽带愈来愈强 , 相对地 , 富二代不会觉得自己和穷困的堂兄弟有甚么关系 , 富爸爸也不会愿意把自己和穷困的兄弟一视同仁 。 必须靠着有意识的打造 , “昭穆制”的辈分认同才回来成为周人社会组织上的重要力量 , 并且保留了相当长的时间 。
昭穆制的深远影响
到了春秋时期 , 都还有这样的记录 。
鲁闵公是鲁庄公的儿子 , 公元前670年即位 , 只在位两年 , 就被专权的大夫杀了 , 当时的霸主齐桓公强势介入 , 改立鲁闵公的哥哥鲁僖公为国君 。 鲁僖公在位三十三年 , 到公元前627年去世 。
从“昭穆制”上看 , 鲁闵公和鲁僖公同属“昭”辈 。 于是到鲁僖公去世 , 安排庙祭时就出了严重问题了 。 当时的庙祭 , 遵循同辈共权的“昭穆制”方法 , 同一辈只有一个代表入祭 。 鲁闵公比鲁僖公年长 , 又比鲁僖公早死 , 早就成了他们那一辈的代表 , 入祭宗庙里了 。

“宗法制度”和“昭穆制”为何出现?帮周人解决了什么问题?
文章图片
于是鲁僖公死后 , 他的儿子鲁文公继位 , 他就无法接受自己的父亲不在“昭庙”中的这种安排 。 对鲁文公来说 , 僖公不只是他自己的父亲 , 而且僖公和闵公的成就天差地别 , 凭什么只在位两年 , 死于乱臣之手的闵公可以凌驾于僖公之上 , 代表入祭在“昭庙”里?于是在鲁文公的坚持下 , 鲁国的庙祭做了更动 , 让僖公入祭于“昭庙” , 把闵公移到“穆庙”去了 。
这件事清楚显现了:
第一 , 到春秋时期 , 公元前第7世纪 , 距离“封建制”的成立已经差不多四百年了 , “昭穆制”的同辈共权仪式仍然保留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