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法制度”和“昭穆制”为何出现?帮周人解决了什么问题?
公元前1350年 , 为了能够解决权力分配矛盾 , 周人的另一项发明出来了 , 那便是宗法系统中的昭穆制 。
昭穆制与辈分认同
西周时期我们看天子的世系表上有昭王、穆王 , 但“昭穆制”并不是以他们命名的 , “昭穆制”的存在远早于昭王、穆王的时代 , 甚至是倒过来 , 接连两代的周天子叫做昭王和穆王 , 就是因为有“昭穆制” , 受“昭穆制”的影响 。
文章图片
“昭穆制”其实是很原始的社群组织的原则 , 是对于不同辈分的固定划分称呼 。 一代是“昭”、另外一代就是“穆” , 不断地轮流 , 这不是什么复杂的东西 。 父亲是“昭”辈 , 儿子就是“穆”辈 , 孙子又变成“昭”辈 , 曾孙则又是“穆”辈 。 “昭穆”制的起源也很单纯 , 在那个人活得不太长的时代 , 正常状况顶多就是三代共存 , 所以用两个不同的名称就足以明确地划分出辈分了 。
“昭穆制”的核心是区分辈分 , 也就是突出辈分认同 , 同一辈的人形成一个紧密认同的团体 , 追求团体的共同利益 。
在台湾的原住民部落 , 有一些到现在仍然保留了“会所制” , 尤其是有猎人传统的部落 , “会所制”的力量很强大、很普遍 。 “会所制”就是少年们长到一定年纪 , 就离开家去住在“会所”里 , 和同年龄的其他少年一起居住、一起长大 。 如此一来 , 他们同辈之间的情谊 , 甚至会高过对于家庭的认同 。
长大了之后 , 他们理所当然要和同辈的人一起去打猎 。 遇到黑熊、山猪等猛兽 , 单独的猎人就等于是死猎人了 。 打猎必须互相帮助、彼此保护 。 谁来帮助你?谁来保护你?你最能信任的人来保护、帮助你 。 而对于“会所制”中长大的人来说 , 他没有问题 , 一起长大的同辈朋友就是他最能信任的人 , 也就是他打猎时的依靠和保障 。
文章图片
“会所制”中必然有一种同辈平等的精神 。 不管你从哪一家来 , 是谁的儿子 , 进到“会所”里 , 大家就都是同辈 , 同辈身份超越了一切 , 把大家连结在一起 。 有“会所制”的部落 , 在它的社会组织上 , 也就必然相应地发展出一定程度的“共权制”或“分权制” , 同一辈的团体中 , 每个成员有着大致相当的权力 。
周人的“昭穆制”也是着眼于辈分认同 , 同辈的人组成一个团体 , 团体内部有着基本“共权合作”的精神 。 在周人发展的过程中 , 一度没落荒废了 , 不过却在周公手中 , 又有意识地加以复兴并扩大 。
昭穆制下的家族“共亲”
周人通过昭穆制建立辈分认同来维护亲族内部的“共权合作” 。 除了同辈之外 , 上上辈或者下下辈也是同属昭或者是穆 。 这我们可以从人类学亲族文化的调查研究中 , 可以得到归纳观察 , 那就是“隔代亲近原则” 。 发现在许多文化中都有同样的现象——通常祖父和孙子之间的关系 , 会比父亲和儿子的关系来得亲近、自然 。 这种现象可以用简单的心理机制来解释 。
【“宗法制度”和“昭穆制”为何出现?帮周人解决了什么问题?】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 , 父亲通常是监督他社会化最重要的责任者 , 使得父亲对儿子通常会比较严厉 , 采取高压权威的互动模式 。 而且 , 儿子长大后要取得自己的地位与权力 , 又无可避免和父亲之间有了竞争 , 使得两者之间的关系更不容易轻松自在 。
文章图片
相形之下 , 孙子的诞生就确立了祖父的“老人”身份 , 他在社会上拥有因高辈分而得到的尊崇 , 但也逐渐被解除了实质的权力 。 他完成了做父亲的责任 , 对于孙子就没有那种紧张压力了 。 而在孙子能接触的人之间 , 祖父又仍然是和他最亲近的男性 , 如此一来 , 孙子就比较容易从和祖父的互动中拾取经验、智慧 , 他也有动机亲近祖父 。
“昭穆制”建立在这种“隔代亲近”的普遍心理上 , 用制度把它固定、强化 。 在庙堂上 , 各种仪式中 , 亲族成员清楚地分列开来 , 一边是“昭” , 另一边是“穆” , 隔代的祖孙是站在一起的 , 邻代的父子则站在对面 。
在仪式上 , “昭”辈和“穆”辈固定地左右分列 。 在精神上 , 同辈形成一个可以互通、尽量泯除成员区别的集体 。 例如说在祭拜祖先的时候 , 我祭拜的不是我爷爷 , 而是我爷爷那一辈的所有的兄弟 , 如此强调出同辈成员的平等权利 。
- 麝香|皇帝明明瞧不起颂芝,为何要“破她身子”?你看她掌握了啥秘密
- 虚假繁荣的“大正时代”:日本政党为何无法阻止军部崛起?
- 管仲有一毒计,轻而易举就灭掉他国,现在却成了美国的“杀手锏”
- “千古一帝的”的康熙皇帝,为什么让一群“孩子”生擒鳌拜?
- 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未应验,并非其计算有误,而是另有原因
- 《红楼梦》有个“脂砚斋”,存在就是个谜,看破他,不要迷信他!
- 幼儿园出现“戴面具的爷爷”,欺负4岁小女孩,内裤上有血迹
- 欧洲的“匈人帝国”,疆域有多大?
- 从黄忠的事迹来看汉末的“忠烈观”
- 他绝望之际拿出的一份自以为能“保命诏书”,没有想到是这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