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掌握清朝政权五十年,为何没人提出反对?

根据明清体制的特点 , 由于君主掌握了一切的权力 。 所以明清时代 , 基本上杜绝了前朝的宦官专权或者权臣弄权的现象 。 虽然明朝存在刘瑾、魏忠贤这样的宦官 , 清朝也存在和珅这样的权臣 。 但是在皇权独大的体制下 , 这些宦官和权臣 , 最终都因为帝王的不认可和不满 , 最终灰飞烟灭 。 但是 , 在明清六百年时间里 , 慈禧太后却成为了一个例外:在明清体制中 , 慈禧太后掌权五十年 , 可谓奇迹 。 那么 , 慈禧太后是如何做到掌权半个世纪而遇不到有效反对者的?
1、五千年未有之变局
明清时期的东西方 , 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 明朝时期的中国进入封建生产关系衰败的进程 , 但由于封建皇权的强大 , 以及君主专制在朱元璋时代就走上巅峰的缘故 , 导致整个整个东方都陷入经济原地踏步的状态 。 明朝时期的欧洲 , 则进入了文艺复兴和大航海的时代 。

慈禧太后掌握清朝政权五十年,为何没人提出反对?
文章图片
到了清朝初年 , 中国还在处于封建王朝新旧交替的过程中 , 而英国 , 已经发生了质变:就在清军入关这一时期 , 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 。 当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的时候 , 中英之间的力量对比已经完全不是一个维度了: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 , 是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家 , 而清朝和整个亚洲各国一样 , 还处于农耕社会的状态下 。 因此 , 清朝的溃败 , 不光因为清朝皇帝的能力有限 , 以及清军的腐败——即便是秦皇汉武指挥卫青霍去病的骑兵 , 去对战1840年的英军 , 也未必能扭转鸦片战争的定局 。
鸦片战争结束后 , 清政府被迫向列强开放口岸 , 海外资本也趁机针对清朝进行市场掠夺 。 这导致了大量老百姓陷入破产的局面 , 最终 , 蔓延清朝全境的农民起义爆发了——而太平天国 , 其实也只是众多农民军的一支 。
此时的清朝面临五千年未有之变局:当然 , 所谓的未有 , 指的是面对资本主义列强的压力 , 而非农民起义 。

慈禧太后掌握清朝政权五十年,为何没人提出反对?
文章图片
2、咸丰帝和慈禧太后的观念冲突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前 , 咸丰帝并不认为清朝的实力和综合条件比英法美差多少 。 所以 。
很多人对咸丰帝产生一种错误认知 , 认为咸丰帝是一个害怕洋人的君主 。 但其实恰恰相反 。 鸦片战争后 , 咸丰帝继续以“天下共主”的身份自居 。 他当然也没有因为和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而感到郁闷——因为按照咸丰帝的观念 。 虽然鸦片战争败了 , 但毕竟胜败兵家常事 。 所以咸丰帝非但不是一个害怕洋人的清朝皇帝 , 相反 , 他还打算和洋人好好再打一架 , 让洋人向自己俯首称臣 。 从这也可以看出:咸丰帝并没有意识到鸦片战争中 , 清政府战败的本质 , 是因为生产力的差距 , 而非军事上的差距 。

慈禧太后掌握清朝政权五十年,为何没人提出反对?
文章图片
咸丰帝对洋人十分不满 , 而且渴望和洋人打仗 。 洋人的主张是深化在清朝的经济掠夺 , 所以 , 清朝和洋人之间的冲突越来越严重 , 第二次鸦片战争也由此爆发 。 此时清朝的局面比道光帝时代更要恶化:因为道光帝时代 , 清朝还能勉强称得上天下太平 , 而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清朝的半壁江山 , 早就落在农民军手里了 。 而英法联军的实力比起当年的鸦片战争时期 , 也更要强大许多 。 所以 ,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不久 , 英法联军就攻入北京 , 咸丰帝只好逃到热河 。 结果到了热河没多久 , 咸丰帝就病死了 。
此时的清朝处于一个十字路口上:或者说大清帝国处于一种“路线之争”状态:有主张继续排斥洋人的影响 , 努力恢复鸦片战争之前状态的 , 也有主张学习洋人的军事工业技术的 。 慈禧太后是支持后者的 。 而咸丰帝 , 则是前者的拥护者 。 不过 , 当慈禧太后表态支持后者的时候 , 咸丰帝也早就不在人世了 。

慈禧太后掌握清朝政权五十年,为何没人提出反对?
文章图片
主张学习洋人军事工业技术的派系被后世叫做洋务派 。 慈禧太后在洋务派的支持下 , 发动了政变 , 夺取了政权 , 并开始了掌权摄政的人生 。 此时的慈禧太后面临咸丰帝留下来的烂摊子——一方面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清朝需要支付给洋人赔款 。 另一方面 , 沙皇俄国开始对清朝的西域甚至青藏地区虎视眈眈 , 准备来个趁火打劫 。 而更让慈禧太后感到闹心的事:此时南方有太平军 , 北方有捻军 。 西南的云南和西北地区 , 都有少数民族闹乱子 。 此时的清朝面临的严峻局势可谓史无前例——最起码比崇祯帝和元顺帝面临的局势严峻更多 。 因此大多数人都对清朝的前途没抱有太大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