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中国太监第一人,仅靠一人之力竟获得了五位皇帝的信任,堪称奇迹nnn

洪武二十八年 , 萧敬阉割入宫 , 因为他比较机灵 , 在入宫后成了司礼监内书堂的第一批宦官 。
根据史料的记载 , 朱元璋选拔宦官有一个标准 , 那就是禁止内侍识文断字 , 防止其干涉政务 。 不过 , 从萧敬的传记来看 , 显然他的经历与史料中的禁令有矛盾 。 萧敬之所以能进入内书堂 , 完全是因为他有一定文采 , 并非文盲 。

nn中国太监第一人,仅靠一人之力竟获得了五位皇帝的信任,堪称奇迹nnn
文章图片
那么 , 有没有可能萧敬等服务于内书堂的宦官是特例呢?史料中并未明言 。
天顺年间 , 萧敬被提拔为长随 , 当时的他负责替英宗盘点赏银 , 并将赏银发放给功臣们 。 英宗每年都要打赏给臣子许多金银钱串 , 萧敬颇有会计之才 , 能将这些钱两点算得丝毫不差 。 英宗觉得这小伙子是个人才 , 决定委以重任 。
天顺二年 , 萧敬被提拔为御用监 。 那么 , 什么是“御用监”呢?就是专门负责皇宫掌造的太监 , 有点像是“采办专员” , 权力不小 。
天顺五年 , 萧敬又晋升为右少监 。 此时的他 , 地位已等同于外廷四品大员 。 英宗对其极其赏识 , 还送给他一件蟒袍 。 要知道 , 只有手握实权的外廷官员 , 才有资格穿戴这种官服 。 能获得这种殊荣 , 足见英宗对其的信任 。
这年端午节 , 英宗带着萧敬来到校场 , 检阅军队 。 英宗问道:“我知道你文章写得不错 , 不知道你射箭的功夫如何 。 ”见皇帝要考验自己 , 萧敬立即抓住机会 , 连射三箭正中靶心 。 英宗对这个文武双全的小伙子愈发赏识 , 将他任命为太监 。
从这以后 , 萧敬经常被英宗派往地方办差 。 根据地方官的汇报 , 萧敬来到地方办事时十分注意影响 , 从不侵扰百姓 , 且为人端正清廉不受贿 。 英宗驾崩后 , 萧敬的地位有所下降 。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 , 新皇帝并未将萧敬视作亲信 , 只是将他调任为神宫监 , 负责祭祀事宜 。
成化三年 , 宪宗发觉了萧敬的潜力 , 将他任命为内宫监 , 让他打理皇帝的“小金库” , 也就是仓储粮饷 。 说起来 , 这是萧敬的老本行 , 他早年正是靠着一手精细的会计工作深得先帝赏识 。 担任内宫监期间 , 萧敬将过去的一些坏账烂账做得明明白白 。
因萧敬理账有功 , 被宪宗提拔为司礼监佥书 。 随后 , 萧敬受朝廷指派 , 前往武冈等地协助地方官调查命案 , 在此期间他秉公执法 , 办案公平 , 将案件理清后能及时将结果呈报给宪宗 , 此举深得宪宗嘉许 。

nn中国太监第一人,仅靠一人之力竟获得了五位皇帝的信任,堪称奇迹nnn
文章图片
人在宫中 , 势必要结交几个朋友 。
萧敬与当时的东厂太监尚铭的关系不错 。 尚铭是个典型的贪赃枉法之徒 , “卖官鬻爵无所不至” 。 成化末年 , 尚铭的丑行败露 , 终于被法律制裁了 。 由于萧敬颇识时务 , 自知尚铭垮台势必会牵连己身 , 于是他甘愿请奏皇帝前往裕陵司香 , 也就是替先帝守灵 。
不过 , 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 。 宪宗驾崩后 , 孝宗继位 , 虽然此时的萧敬未在京中 , 但孝宗对其早年功劳颇有耳闻 , 对其颇为赏识 。 当时有政敌在孝宗面前弹劾萧敬 , 可孝宗却一直在帮萧敬说好话 , 还对文武百官表示:“虽然朕一直没给萧敬实权 , 但他始终是朕的顾问 。 ”
弘治三年 , 上任司礼监离职 , 孝宗觉得是时候重新启用萧敬了 , 于是便将他调回京城 , 担任司礼监 。 当时的萧敬 , 已有权与皇帝协商军国大政 。 因为萧敬这么多年读了不少书 , 熟悉古今典故 , 所以不论孝宗提出什么问题 , 他都能随时引用典故给予回答 。
从这以后 , 朝中的一切大型典礼 , 均由萧敬安排 。
在张延龄一案中 , 孝宗派萧敬会同督察院、大理寺审案 。 张延龄犯了什么案子呢?这就要从张皇后开始讲起了 。
皇后张氏严守妇道 , 深得成祖及徐皇后嘉许 。 不过 , 其族弟张延龄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混蛋 , 靠着姐姐的皇后身份 , 张延龄纵容家奴行凶伤人 , 鱼肉乡里 。 地方官将张延龄的恶行上报朝廷后 , 孝宗看在张皇后的面子上 , 并未严查此事 , 只是派萧敬酌情处理 。
按理说 , 皇帝将案子交给萧敬 , 就是想让他从宽处理 。 不过 , 萧敬向来执法严明 , 并未因为张延龄是皇后族弟而从轻发落 。 按照大明例律 , 萧敬给了张延龄应得的制裁 。 从这以后 , 朝廷的文武百官都知道了萧敬这个响当当的人物 。

nn中国太监第一人,仅靠一人之力竟获得了五位皇帝的信任,堪称奇迹n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