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部三个组团的县级市,为何说其渊源可追溯到1500年前南朝梁

在湖北省政区图的中间部分有三个面积比较小的行政区域 , 分别是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 , 这三个市按行政级别来说仅是县级 , 但是由于它们在1994年10月24日 , 经国务院批准实行省辖直管 , 拥有了地级市的管理权限 。 因此在政区图上就把它们与各地级市放到同一标准下共同列出 。

湖北中部三个组团的县级市,为何说其渊源可追溯到1500年前南朝梁
文章图片
湖北政区图及三市所在
甚至在某些版本的地图上 , 干脆把这三地单独标出“省直辖” , 看起来这这一带三地显得那么的紧密和特殊 。 还获得了一个“天仙潜”的名字 。

湖北中部三个组团的县级市,为何说其渊源可追溯到1500年前南朝梁
文章图片
三市共同被标出“省直辖”
此外 , 这一带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 就是经过三地的汉宜高铁在天门、仙桃两市所设的两个车站:天门南站 , 和仙桃市隔汉江相望 , 直线距离6公里左右 , 可谓是近在咫尺 , 而距离天门市则足有40公里之遥;仙桃站 , 在仙桃市以西直线距离27公里左右的地方 , 而距潜江市、天门市的直线距离仅23公里、天门市24公里 。 这样别具一格的设站方式让外地人叹为观止 , 并且给来往于这几地的旅客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

湖北中部三个组团的县级市,为何说其渊源可追溯到1500年前南朝梁
文章图片
汉宜高铁所设的天门南站及仙桃西站
这些特殊的现象 , 充分说明了三地在历史、地理以及行政区划方面的纠葛和渊源 。
说起这一带的历史 , 躲不开一个地名“竟陵” , 这个名字最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 在被称为“竟陵”之前 , 西周时期是一个名为“郧国”的小国 , 春秋时期被楚国灭后改置为县 , 其位置在今湖北省潜江市西北 , 大约战国时楚郧县取山陵至此终止“竟陵者 , 陵之竟也”之意改称竟陵县 。 楚顷襄王十九年、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 , 此地为秦所取 , 成为秦南郡的辖地 , 并设置为县 。

湖北中部三个组团的县级市,为何说其渊源可追溯到1500年前南朝梁
文章图片
春秋时期的陨
竟陵县在后来的秦汉、魏晋等不同朝代分别属于南郡、江夏郡等郡 , 在西晋属竟陵郡 , 南齐时甚至还曾为竟陵郡治 , 直到南朝梁废竟陵县 , 其治所及辖地一直比较稳定 , 在800多年的时间里其治所均在在今天湖北潜江市西北 。

湖北中部三个组团的县级市,为何说其渊源可追溯到1500年前南朝梁
文章图片
湖北中部三个组团的县级市,为何说其渊源可追溯到1500年前南朝梁】秦朝南郡的竟陵县 , 治所在今天潜江市西北
虽然在梁时废除了竟陵县 , 但仅十余年后的北周 , 又复置竟陵 , 不过治所不再设于今天潜江市西北 , 而是把位于今天天门市、于西晋所置的霄城县改为竟陵县 , 并且以此为竟陵郡治 , 此后至今的1500年里 , 哪怕县名因避讳而改景陵、天门 , 治所再也没有变动 。 这也是天门市有着“竟陵”古称的来历 。 竟陵在隋属沔阳郡、唐朝为复州治 。 五代时晋天福初因避讳改名景陵县 , 清朝雍正四年因避康熙陵名“景陵”而改名 , 以县西有天门山改为天门县 。 1987年8月3日 , 天门县升格为县级天门市 。

湖北中部三个组团的县级市,为何说其渊源可追溯到1500年前南朝梁
文章图片
民国时期地图上的三地
在南朝梁废除竟陵县的同一时期 , 梁天监二年(503年)在今天湖北仙桃市南设置了沔阳县 , 据唐《元和郡县志》卷21复州沔阳县:“本汉云杜县地 , 梁天监二年分置沔阳县 , 即今县东三十里沔阳故城是也 。 ” , 这是沔阳县 , 也就是仙桃市前身创建之始 , 不过这个沔阳县在西魏末废除 。 不久之后的隋大业初 , 把西魏时所置、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镇的建兴县改为沔阳县 , 并且为沔阳郡治 , 唐为复州治 , 后属复州 。 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废为沔阳镇 , 元朝至元十二年为复州路 , 十六年复州路升为沔阳府 , 明清为沔阳州 , 民国初废州设县 , 为沔阳县 , 1952年徙治仙桃镇(今仙桃市) 。 1986年改设仙桃市 。

湖北中部三个组团的县级市,为何说其渊源可追溯到1500年前南朝梁
文章图片
清朝沔阳州的西半部 , 可见州治及仙桃镇
南朝梁废竟陵 , 又在今天天门市复设之后 , 在潜山县原竟陵县治附近一直没有设新的政区 。 400多年后的唐末 , 荆南节度使、五代高季昌据荆南时沿汉江筑堤 , 以防水患 , 设安远镇 。 宋乾德初 , 改安远镇为潜江县 , 以:“《尔雅》水自汉出为潜 , 盖汉水自钟祥北三十里分流为芦洑河 , 经县东南 , 复入于汉 , 故名 。 ”历经宋元明清 , 直到今天名字、治所均没有改变 。 1988年5月改为县级潜江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