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黄包车夫命运:如同牲口一般跑到衰竭,很多因病痛活不过40岁

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 , 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老舍《骆驼祥子》
在中国所有近现代电视剧里 , 都会出现一种交通工具 , 就是黄包车 , 准确来讲叫人力车 , 起初是一个美国牧师在日本发明的 , 1874年法国人米拉看到后 , 觉得它能在中国为他带来巨大财富 , 于是写了一份报告给法租界 , 申请设立一个人力车客运服务机构 , 并要求10年经营专利 , 随后将其引进上海 。

民国黄包车夫命运:如同牲口一般跑到衰竭,很多因病痛活不过40岁
文章图片
尽管一开始的时候人力车还非常简陋:几块木板钉制的车座 , 铁胚焊接的轮圈 , 实心胶袋的轮胎 , 连接车座和轮轴杆的弹簧弹性很差 , 拉的时候想要平衡重心 , 就必须要两手连肘扶住车把向上撬起……不过它还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的发展、道路的改善 , 以方便、舒适、便宜而取代了轿子、鸡公车等 , 风靡了整个上海、北京、天津等 。
于是这个世界又有了一个新鲜的职业 , 就是人力车夫 , 这对于那些在乡村没有办法生存 , 在大城市又因为不具备知识 , 从而与世界格格不入的破产农民来说 , 其实是一件大好事 , 他们纷纷涌入车行 , 或者购置私营 , 为自己的未来、先进的生活贡献自己的力气 , 给这个大时代增添了一抹抹朝气蓬勃的身影 。

民国黄包车夫命运:如同牲口一般跑到衰竭,很多因病痛活不过40岁
文章图片
后来不仅仅是破产农民 , 还有鞋匠、厨子、货郎、戏子、仆人、甚至是满清旗人 , 他们也都加入了这个行当 , 或者是兼职于这个行当 , 其中不乏有妇人在落日时分换上男子服装去拉车 , 以至于1921年时——“近查人力车夫号数以三万三千一百计 , 日夜恃拉车为生者约在五万人左右 , 而间接赖人力车夫生活者亦不下十五万” 。
按理来说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增加了一些新兴的岗位 , 对于一个城市 , 乃至于一个国家来说 , 都是有益的 , 而且新东西出现的时候 , 虽然起步时比较难 , 但一旦人民接受之后 , 作为头一份 , 那赚的钱应该蛮多 , 总而言之新职业岗位上的人应该过得不会太憋屈 , 但事实上人力车夫的生活和地位 , 也就只比乞丐好上那么一点 。

民国黄包车夫命运:如同牲口一般跑到衰竭,很多因病痛活不过40岁
文章图片
“除乞丐以外 , 这些以人类代牛马的东洋车夫算是最穷苦的人了” , 这是近代社会学家李景汉 , 在调查了人力车夫生活之后发出的感叹 , 他于1924年在《北京人力车夫现状的调查》一文中讲述了这个感叹的来源 , 那时候人力车夫每天收入并不是固定的 , 多则280枚铜板 , 少则40枚 , 平均每日是130枚左右 。
不过这130枚 , 要看租车的费用 , 要看租车是一人拉、两人拉还是三人拉 , 要看铜元跌不跌价 , 要看他们吃的小米面价格涨不涨 , 还要看他们最需要的粗蓝洋布涨不涨 , 事实上1900年这个小米面是3元7角5分 , 到1924年的时候已经是7元(银元) , 额粗蓝洋布1900年是4元8角8分每百尺的价格 , 1924年是12元7角 。

民国黄包车夫命运:如同牲口一般跑到衰竭,很多因病痛活不过40岁
文章图片
到最后130枚铜板所剩无几 , 所以人力车夫基本都是单身汉 , 终日奔腾在烈日样样下 , 风雪之中 , 却根本吃不饱饭 , 每天挤在车厂宿舍 , 或者直接睡在自己的人力车里 , 让人想起2018年电影中的一句台词: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枕着枕头睡觉 。 当人力车夫幕天席地 , 却被噼里啪啦的大雨敲醒时 , 不知道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想法?
更严重的是赚不到钱也就算了 , 他们还得时常警惕自己丢了饭碗 , 因为人力车并没有得意多久 , 很快城市里就出现了一种更便捷的交通工具 , 就是电车 , 坐过电车的人再也不会觉得人力车方便和便宜 , 因为电车更胜 , 《益世报》中有“从王府井到东安市场索大铜元3枚 , 由珠市口到瓷器口索大铜元5枚” , 可是电车每华里只需0.8铜元 。

民国黄包车夫命运:如同牲口一般跑到衰竭,很多因病痛活不过40岁
文章图片
所以人力车渐渐就失去了市场 , 他们积极起来为自己维权 , 从电车铺起来那一刻到1929年 , 他们的维权活动从未有过停止 , 结果最好的一次 , 是北京车业公会力阻电车铺轨和通车 , 最后电车公司给公会赔了几万块钱 , 想要平息该事件 , 然而这笔钱公会私吞了 , 人力车夫还是什么都没得到 , 从此得面对巡捕房、洋人、人力车行的三重压力 。
常年的辛劳、精神的压迫、身体的疲惫 , 这些因素累加导致人力车夫的平均寿命甚至达不到40岁 , 成为明明最辛勤 , 却让人觉得还不如大街上就地一趟的存在 , 所以那时候很多关于人力车夫的文学作品 , 其中代表有老舍的《骆驼祥子》、胡适的《人力车夫》、刘半农的《人力车夫歌》、鲁迅《一件小事》、郁达夫的《薄奠》 。